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蓖麻植株不同部位粗提物对蛴螬的触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测定了蓖麻植株不同部位水粗提物对蛴螬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蓖麻植株不同部位的水粗提物对蛴螬均有触杀作用,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蓖麻籽、茎、叶、种皮和根的水粗提物,以30倍蓖麻籽重量的水提取得到的粗提物对蛴螬的触杀处理校正死亡率最高,处理后7 d达60%.  相似文献   
82.
从鳞翅目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nacalis(Guen6e))3龄幼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其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18S rDNA)的序列,利用ClustalW与六足总纲中22个目(纲)昆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多重联配.结果表明.昆虫18S rRNA有4段序列较为保守,其中第2区段最为保守.分别用全长序列和第2保守区段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保守区段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符合传统分类,所列各目(纲)中毛翅目与鳞翅目亲缘关系最近,昆虫纲中的衣鱼目、蜉蝣目、蜻蜓目与弹尾纲、双尾纲、原尾纲距离较近,属于比较古老的昆虫类群.  相似文献   
83.
中黑盲蝽滞育与非滞育卵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黑盲蝽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其越冬卵在室内26℃不能正常孵化,证明这些卵是滞育的。中黑盲蝽非滞育卵有呼吸角,而滞育卵没有呼吸角。在室内(26℃,L∥D=16h∥8h,RH=80%)孵化6d非滞育卵有红色复眼出现,而同样条件下滞育卵无红色复眼出现。这两个特征可用于区分滞育卵与非滞育卵。  相似文献   
84.
烟青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已经报道的棉铃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I(GOBP1)和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以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触角cDNA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获得2条特异性条带,约400 bp。将以上两条片段分别连接到T-easy载体上,获得重组子T-GOBP1-Hass和T-PBP-Hass。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表明,Hass-GOBP1开放阅读框全长441bp,编码14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7.2 kD和4.71。Hass-PBP开放阅读框全长405 bp,编码135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5.1 kD和5.2。Hass-GOBP1和Hass-PBP具有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即氨基酸序列中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呈酸性。这2个基因已在GenBank中登记,序列号分别是AY864774和AY864775。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棉铃虫和烟夜蛾交配和产卵行为存在差异的形态和生理原因,解剖了棉铃虫和烟夜蛾内生殖器官,比较2种夜蛾内生殖器官的形态差异,检测了不同发育时期2种夜蛾内生殖器官中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同一发育时期,棉铃虫雌蛾中输卵管、侧输卵管和交配囊体长度及雄蛾精巢直径均显著大于烟夜蛾.(2)棉铃虫和烟夜蛾雄性内生殖器官和附腺中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及2种夜蛾雌性内生殖器官中蛋白质含量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而雌性内生殖器官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却没有规律.(3)同一发育时期,棉铃虫雌性内生殖器官、雄性内生殖器官和雄性附腺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烟夜蛾;其雄性和雌性内生殖器官中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却均显著低于烟夜蛾.(4)交配后,2种夜蛾雌、雄内生殖器官中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比交配前有所增加,但雄性附腺中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却比交配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6.
昆虫细胞色素P 450与昆虫抗药性关系密切,本研究以烟实夜蛾5龄幼虫中肠的总RNA为模板,设计并合成简并引物,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了烟实夜蛾细胞色素P 450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 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得到的491 bp的片断编码163个氨基酸残基,且该片断在阅读框内.与已公布的谷实夜蛾、棉铃虫和烟芽夜蛾细胞色素P 450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其一致性分别为98.7%,98.7%和92.1%.  相似文献   
87.
烟实夜蛾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烟实夜蛾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甘油、血淋巴蛋白、糖原、脂肪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预蛹阶段,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甘油含量差异不显著,3日龄和5日龄的滞育蛹甘油含量显著高于非滞育蛹;滞育蛹血淋巴蛋白含量略高于非滞育蛹,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滞育预蛹的糖原显著高于非滞育预蛹,但发育至3日龄时急剧下降,发育至5日龄时糖原含量仍保持在3日龄的水平,非滞育个体的糖原含量从预蛹发育到3日龄蛹时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而发育至5日龄时,糖原含量急剧下降;滞育蛹脂肪含量高于非滞育蛹,二者在预蛹期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8.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昆虫触角电位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不同性别昆虫对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EAG反应的差异,以及刺激化合物结构和碳链长度对昆虫EAG反应的影响,阐述了昆虫EAG反应与行为反应的关系,并探讨了EAG反应复原快慢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目的】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虫和模拟防治方法,以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分别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接入草地贪夜蛾3龄初期幼虫,设0、1、2和3头·株-14个处理,重复3次,接虫后第7天喷药杀灭幼虫,待受害叶片完全长出后调查玉米叶面积,至玉米收获期调查株高、穗长、穗直径、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等指标,计算草地贪夜蛾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结果】玉米受害叶面积、叶面积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均随幼虫密度提高而加大,2021年夏玉米3个生育时期平均每头幼虫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7.54%、4.99%和3.96%,2022年分别为7.33%、5.34%和4.59%。产量水平7 500~12 000 kg·hm-2条件下,化学防治为主时,夏玉米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11.1~17.6头·百株-1,大喇叭口期为15.9~25.4头·百株-1,吐丝期为21.9~35.0头·百株-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