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1.
烟实夜蛾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烟实夜蛾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甘油、血淋巴蛋白、糖原、脂肪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预蛹阶段,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甘油含量差异不显著,3日龄和5日龄的滞育蛹甘油含量显著高于非滞育蛹;滞育蛹血淋巴蛋白含量略高于非滞育蛹,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滞育预蛹的糖原显著高于非滞育预蛹,但发育至3日龄时急剧下降,发育至5日龄时糖原含量仍保持在3日龄的水平,非滞育个体的糖原含量从预蛹发育到3日龄蛹时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而发育至5日龄时,糖原含量急剧下降;滞育蛹脂肪含量高于非滞育蛹,二者在预蛹期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2.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昆虫触角电位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不同性别昆虫对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EAG反应的差异,以及刺激化合物结构和碳链长度对昆虫EAG反应的影响,阐述了昆虫EAG反应与行为反应的关系,并探讨了EAG反应复原快慢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调查结果表明,在豫中南烟区烟田发生的青虫,6,9月份以烟夜蛾为主,7,8月份烟夜蛾和棉铃虫的数量基本持平,降雨量过少的年份,棉铃虫数量有所上升.在这些地区,6,9月份应以防治烟夜蛾为主,7,8月份2种害虫都要兼顾,降雨量偏少的年份,棉铃虫的防治不可忽视.豫西烟区烟田7,8月份均为烟夜蛾占据优势.豫东烟区烟田,6,7,8月份亦均为烟夜蛾为多.在这2个地区,应以烟夜蛾为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84.
在大灰象成虫迁入烟田后的不同时期,调查成虫和卵块在烟田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1)大灰象成虫和卵块在烟草移栽至团棵期均呈聚集分布;(2)引起成虫聚集的因素为环境条件;(3)白天约有59%的成虫隐蔽在烟株下地表、土块下、土缝中,37%的成虫分布在近地面3~4片叶背面;(4)约有70%的卵块分布于烟株中、上部叶片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成虫测报时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85.
烟蚜Myzus persicae为害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年和1989年分别在网室内和大田研究了烟蚜为害对烟草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蚜为害能引起叶片主要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苗期接蚜,受害烟草叶片中烟碱含量下降,总氮、蛋白质、还原糖、氯含量升高,钾禽量变化不明显;旺长期接蚜,最低侵害水平(T_1)引起钾含量显著升高.其余成分变化趋势与苗期接蚜相似。2)烟蚜不仅直接刺吸炳草汁液,而且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叶片上蜜露覆盖程度随烟蚜侵害水平增加而提高。3)蚜害导致烟草生长发育不良,受害烟草株高降低,叶而积减小,叶质重下降,但叶片数变化不显著。受害的中部叶片烘烤后中级烟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昆虫生态学》传统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2方面,深入探讨了《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是可行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7.
黑杨萎蔫叶片挥发性物质诱集蛾类成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黑杨萎蔫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研究了10种单一组分和15种混合组分的样品对鳞翅目成虫的田间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组分的样品诱蛾活性很小,最大诱蛾量只有杨树枝把的11.7%;而混合组分的样品诱蛾效果明显提高,其中以含有苯甲醛、水杨醛、苯甲醇和苯乙醛的样品诱蛾量较大,如棉铃虫第1代成虫期,样品K对棉铃虫的诱捕量为杨树枝把的56.52%,第3代成虫期对棉铃虫和烟夜蛾的诱捕量为杨树枝把的66.67%,诱蛾量为杨树枝把的81.82%.在诱集到的棉铃虫和烟夜蛾中,平均雌蛾率达59.2%.第4代成虫期,样品U对夜蛾类的诱集量为杨树枝把的3.02倍.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卵期发育经历对一种寡食性害虫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初孵幼虫嗅觉偏好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烟青虫的2种主要寄主烟草和辣椒作为测试植物,每种植物进一步分为繁殖器官和营养器官2类不同的组织,将这些组织的提取物分别涂布在棉纱布上作为雌蛾的产卵基质,分离出刚孵化的幼虫并测试其嗅觉偏好性。[结果]和无经历的个体相比,只有来自烟草花器和辣椒叶片提取物环境的初孵幼虫嗅觉偏好性才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具有嗅觉调控能力的寄主组织与烟青虫成虫的自然产卵位置是一致的。然而,来自烟草花器和辣椒叶片的化学刺激物均能诱导出初孵幼虫对辣椒果实化学刺激的强烈嗅觉偏好性,与霍普金斯寄主选择原理是相反的。在植物种类的水平上(即将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合并分析),既不存在组内差异也不存在组间差异。在植物组织的水平上(即将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合并分析),胚胎发育期暴露于繁殖器官化学刺激的初孵幼虫对繁殖器官的嗅觉偏好性显著强于营养器官,这种趋势也和无经历组的行为有显著差异。繁殖器官诱导出嗅觉偏好性的机制可以用化学遗产假说(chemical legacy)来解释。[结论]试验结果为经历在昆虫生活史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虫和模拟防治方法,以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分别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接入草地贪夜蛾3龄初期幼虫,设0、1、2和3头·株-14个处理,重复3次,接虫后第7天喷药杀灭幼虫,待受害叶片完全长出后调查玉米叶面积,至玉米收获期调查株高、穗长、穗直径、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等指标,计算草地贪夜蛾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结果】玉米受害叶面积、叶面积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均随幼虫密度提高而加大,2021年夏玉米3个生育时期平均每头幼虫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7.54%、4.99%和3.96%,2022年分别为7.33%、5.34%和4.59%。产量水平7 500~12 000 kg·hm-2条件下,化学防治为主时,夏玉米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11.1~17.6头·百株-1,大喇叭口期为15.9~25.4头·百株-1,吐丝期为21.9~35.0头·百株-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