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8篇
  20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以早红柿为试材,采用川田、圣达、鸡粪3种有机肥5、10 kg·株-1两种肥量进行施肥,于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3种有机肥不同处理对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3种有机肥都显著降低了早红柿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种有机肥中以川田有机肥的施用效果较好,其中以施用10 kg·株-1的川田有机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32.
介绍了豇豆属作物遗传资源情况和远缘杂交的意义,综述了豇豆属栽培种及野生种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及幼胚培养的研究进展,为将豇豆属丰富的遗传资源应用于其属内各物种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3.
【目的】研究兰氏原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为竹弯茎野螟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兰氏原绒茧蜂的寄生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兰氏原绒茧蜂成虫羽化主要发生在上午8:00—10:00,且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产卵;该成虫可兼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未见雌性后代;在16~32℃范围内,16℃的成虫发育历期最长为6.65±0.24天,以10%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成虫发育历期则增加到13.35±0.37天。【结论】兰氏原绒茧蜂的寄生率随寄主发生代数增加而增加,且主要选择3-4龄幼虫期寄主寄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兰氏原绒茧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以10%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可显著延长成虫寿命。  相似文献   
234.
郭瑞 《中国种业》2018,(7):89-90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大豆生产,对于提高我国大豆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发展大豆生产首要的是要有良种,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适合安徽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圣豆30。对该品种的选育、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措施等技术和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35.
为比较产不同色素古尼拟青霉菌株菌丝体功效成分的差异,本研究对产不同色素古尼拟青霉菌株及对应古尼虫草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观察其菌落形态和菌落颜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和D-甘露醇含量;用HPLC法测定虫草素、腺苷、肌苷、胸苷、鸟苷、尿苷6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菌落背面绿色的菌株pgjt03,腺苷含量是古尼虫草样品YHCGGB0145的6倍,且虫草素、胸苷、鸟苷、尿苷含量也均达到最高,与它对应的古尼虫草样品YH—CGJT0148虫草素、腺苷、鸟苷、尿苷含量均高于其它古尼虫草;而菌落背面浅灰色的菌株pNt01,核苷类成分含量均低于其他菌株。说明古尼拟青霉产色素与功效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古尼拟青霉所产色素颜色越深,功效成分的含量相对越高。通过该研究指出,菌落颜色可作为筛选古尼拟青霉菌株高产功效成分的标志之一,且菌落背面绿色的菌株pgit03,性状优良,生长较快,可作为潜在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236.
苹果锈果病一度被认为是病毒病害,直到日本学者Hashimoto等首次报道了ASSVd全序列,才确认为类病毒病害 [4]。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属于Pospiviroidae科,主要侵染苹果和梨[1],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果树感染后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随品种和感病阶段不同,有花脸、锈果、裂果、果实变小皱缩等,严重时,整树的果实都不堪食用,失去经济价值[2]。国内早在三十年代对苹果锈果病有报道,但病原一直未定。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刘福昌先生对苹果锈果病和梨树的关系[3],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八十年代陈炜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2],。迄今,苹果锈果病在辽宁、陕西等不同苹果主产区已有报道,但在新疆地区尚未报道,另外,不同地区的锈果类病毒是否同源,也未有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首次对新疆地区苹果锈果=病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为该类病毒的同源性分析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7.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针对各院校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业工程实践性强、工程性、社会性、创新性特点,提出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包括有机融合工业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工业工程理论教学与体验式应用教学的有机融合及融合书面成绩与实践成绩,以提高学生学习时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时的工作能力。最后本文通过指出企业对IE人才的要求,总结出工业工程专业在教学时应更注重实践教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8.
杨树是我国北方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但由于抗盐碱能力较差,导致盐碱地区尤其是滨海重度盐渍区发展缓慢,人们担心杨树在该地区的长期适应性及其生长效果。作者对天津港区多年生的杨树绿地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①在客土绿化条件下,杨树生长表现良好,土壤盐害降低、肥力增强的变化趋势明显,提高了杨树在滨海盐渍区的长期适应性和稳定性。②毛白杨和欧美杨表现突出,年均生长量树高〉1.1m,胸径〉1.2cm;新疆杨冠幅小、生长量低、效益差。③杨树的生长状况与立地条件关系密切,毛白杨的年均生长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盐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降低含盐量的技术措施均能促进其生长,提高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239.
240.
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属于Pospiviroidae科(Hashimoto et al.,1987),主要侵染苹果和梨(陈炜等,1988a,b),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刘福昌等(1985)和陈炜等(1988a、b)对ASSVd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