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固氮蓝藻复合菌剂和促生细菌SM13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2种微生物肥料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常规施肥(CK)、施用固氮蓝藻复合菌剂(LZ)、施用促生细菌SM13(SM)及混施固氮蓝藻复合菌剂和促生细菌SM13(SL)共4个处理。测定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及干物质质量,在水稻成熟后考察水稻穗部性状和产量,在稻米理化性质稳定后测定稻米加工、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LZ处理的水稻灌浆期干物质质量显著增加26.40%(P<0.05,下同);SL处理显著降低了一次枝梗结实率,LZ处理显著降低了二次枝梗的千粒重;SM、SL和LZ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10.00%、9.80%和8.78%。单施固氮蓝藻复合菌剂或促生细菌SM13及二者混施对稻米加工、外观和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SM和SL处理显著改善了稻米食味品质,其口感值和食味值较CK分别提高7.23%、4.87%和7.22%、5.7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及其构成与水稻穗部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产量与穗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二次枝梗枝梗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固氮蓝藻复合菌剂和促生细菌SM13具备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力,且促生细菌SM13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42.
基于OBE理念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应用型学生,本文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设情况,针对目前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植物化学保护应用型教学改革策略,结合"雨课堂",进行有效的课前设计,加强过程性考核,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OBE的课程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重...  相似文献   
43.
以番茄灰霉病菌、早疫病菌为供试对象,测试了-施壮、甲壳丰、施特灵、低聚糖素等4种生物制剂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物制剂中.施特灵和低聚糖素对灰葡萄孢的抑制效果较好,施特灵和低聚糖素EC∞分别为104.70 mg·L-1和112.01 mg·L-1.施特灵和低聚糖素对早疫病菌的抑制效果也较好,EC50分别为137.56 mg·L-1和144.75 mg·L-1.  相似文献   
44.
水稻萌发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水稻品种间耐低温性鉴定方法,以8个水稻品种和3个自育品系为材料,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的相对值作为耐低温性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11个水稻品种进行耐低温性综合评价,16个鉴定指标中筛选出5个主成分,其中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株高、根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可作为水稻品种耐低温性的鉴定指标。加权隶属函数法评价出11个水稻材料耐低温性强弱顺序,聚类分析结果将11个水稻材料耐低温性聚为3类,第Ⅰ类耐低温性较强,第Ⅱ类耐低温性中等,第Ⅲ类耐低温性最弱。结果为水稻材料耐低温性评价方法和这11个水稻品种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
木醋液对赤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木醋液对赤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水琼脂培养基中加入浓度稀释1000倍、2000倍、3000倍、4000倍的木醋液,以不加木醋液的培养基为对照,观察并分析赤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培养基中加入浓度稀释3000倍的木醋液时,赤豆的活力指数提高幅度最大,发芽指数比对照增加8.02%,发芽势比对照增加6%。加入不同浓度稀释倍数的木醋液都使主根的长度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同,浓度稀释3000倍时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木醋液浓度稀释3000倍处理对赤豆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光合和氮素互作对紫花苜蓿自身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紫花苜蓿品种WL319为试验材料,通过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和避光处理相结合,测定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紫花苜蓿在非避光、避光和复光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光合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非避光条件下,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紫花苜蓿的光合能力;避光条件下,受气孔导度和非气孔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根瘤菌SD101不能发挥其与紫花苜蓿共生固氮的优越性,光合速率比不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对照低。恢复光照后,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的紫花苜蓿光合作用恢复程度没有不接菌对照好。由此可见,紫花苜蓿与中华根瘤菌SD101的共生固氮作用需要在适宜的光照下才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从校企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模式、高校教师适应形势的培训与提升、校企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多样化及健全机制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考核机制等方面,指出了校企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途径,旨在为高校可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全面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化肥投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是目前制约黑龙江省玉米发展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新型的肥料来更新原有的肥料应用模式。生物炭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作物产量,但关于生物炭基肥替代化肥减量施用模式对寒地青贮玉米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大田条件下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物炭基肥减量施用模式对砂壤土养分含量、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F1~F5增加了青贮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壤速效磷含量。在灌浆期和成熟期,F1的有机质含量分别较FCK增加了0.70%、14.90%。在成熟期,F1的茎重、穗重和地上部干物质重分别较FCK增加了15.80%、22.40%、11.35%。处理F2~F4的生物炭基肥施用量分别为570.00 kg/hm~2、540.00 kg/hm~2、510.00 kg/hm~2,即生物炭基肥减量施用5%~15%,即分别减少化肥投入量30.00 kg/hm~2、60.00 kg/hm~2、90.00 kg/hm~2,减量施肥处理F2~F4的青贮玉米产量与FCK之间无显著差异,起到了减量施肥效果。F1的青贮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较FCK增加了16.67%。  相似文献   
49.
本文探讨了连作大豆根部酚含量,病害与产量的关系以及施化肥对克服大豆连作的障碍效应,结果表明,连作大豆的根部病害加重,酚含量增加;连作施化肥对大豆根系内的酚含量地明显影响;但施化肥的增产效应连作比较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0.
水稻纹枯病在田间水平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纹枯病属于中心式传播型,病菌的菌核及病害在田间水平分布不均匀,稻田中央菌核量最少,发病程度较轻;稻田下风池角和池边菌核量较多,发病程度较重,深水串灌未晒田和排水不良的深水地块发病严重。偏施氮肥地域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