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外源SA影响油菜叶表皮蜡质及菌核病抗性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植物地上部分最外层的表皮蜡质被认为是植物抵御病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但表皮蜡质是否及如何参与油菜菌核病防御机制还不清楚。本试验选用2个抗病性不同的油菜品种中双9号(抗性品种)和渝油19 (感病品种),对水杨酸(SA)处理后的油菜幼苗接种核盘菌,分析油菜病情指数、叶表皮蜡质含量和晶体结构特征、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A处理使中双9号病情指数显著下降,渝油19无显著变化,SA诱导了油菜抗性品种中双9号对菌核病的抗性。接种核盘菌后,中双9号PAL活性显著增加,而渝油19显著下降; SA处理植株叶片PAL和POD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接种植株。渝油19苗期叶表皮蜡质总量显著高于中双9号。SA诱导中双9号蜡质总量及组分含量增加,柱状晶体结构减少,片状结构增加,扩大了蜡质层覆盖叶表面积。渝油19在SA处理后蜡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晶体结构发生了与中双9号相似的变化,但渝油19蜡质晶体熔融后覆盖叶表面积小于中双9号。综合分析认为防御酶活性及叶表皮蜡质共同参与SA诱导中双9号抗性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52.
水热胁迫对紫花苜蓿叶表皮蜡质组分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2个抗旱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敖汉(强抗旱)和三得利(弱抗旱),在水热胁迫条件下,调查其叶表皮蜡质含量及组分变化规律、蜡质含量与气体交换参数、脯氨酸及叶片相对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叶表皮存在致密的蜡质层,蜡质晶体结构呈片状,无特殊的晶格方向。叶表皮蜡质主要由烷(1.98%~3.38%)、醇(79.97%~84.98%)、酯类(0.08%~0.24%)及其他少量未知物质组成(7.77%~13.38%)。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共同影响叶表皮蜡质的沉积。敖汉叶表皮蜡质含量显著高于三得利。水分胁迫后烷类比例增加(81.22%~108.16%),醇类比例下降(3.32%~12.54%),强抗旱品种叶表皮蜡质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无显著变化(除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下降外),而弱抗旱品种蜡质含量和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下降。说明表皮蜡质限制水分散失,蜡质组分中烷类物质可能主要具限制水分散失的功能。高温及水热互作胁迫处理下,紫花苜蓿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相对含水量下降,敖汉蜡质含量下降,三得利蜡质含量无显著变化。表明在严重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主要通过关闭气孔和渗透调节来限制水分散失。  相似文献   
53.
紫花苜蓿在酸性土壤中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以酸性紫色土(pH值5.45),粘黄壤(pH值4.99)和砂岩黄壤(pH值4.30)为供试土壤,利用盆栽试验比较分析了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酸性粘黄壤和砂岩黄壤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生长与结瘤,而在酸性紫色土中,紫花苜蓿生长相对良好,且能正常结瘤;3种土壤不同的pH值水平是引起紫花苜蓿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酸性土壤的耐受性也不同,使紫花苜蓿品种间存在较大的生长差异。酸性粘黄壤和砂岩黄壤施用一定量的石灰,可提高紫花苜蓿生长高度,增加生物量的积累,且粘黄壤中根瘤数极显著增加;酸性紫色土经石灰改良后,部分品种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降低,所有品种的根瘤重显著下降;相比之下,酸性粘黄壤和砂岩黄壤不经改良没有种植紫花苜蓿的可能,酸性紫色土较适宜种植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54.
以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实验教学为例,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学生自主选题、撰写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实验改革的效果及可行性.旨在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5.
选择3种不同的退耕地,即前茬为水稻地、黄豆地和草皮地,进行混播人工草地建设。分析测定了6个组合、2个混播比例(3:7和5:5)在不同退耕地中的生长速度、总产量、组分产量及各组分比例。结果发现不同退耕地显著影响人工草地产量及组分变化。黄豆地产量显著高于水稻地和草皮地(p<0.01)。而草皮地豆科牧草产量又显著高于黄豆地和水稻地(p<0.01)。同时,不同组合的产草量及组分比例随着刈割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草皮地中各牧草第2次刈割产量平均较第1次提高430%。3种土壤中,除F组合3:7混播比例外,2个组合不同混播比例苇状羊茅与鸭茅的比值都是第2次小于第1次。  相似文献   
56.
施肥对甜高粱产量及茎叶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水平对大力士甜高粱产量、茎叶比及茎秆和叶片可溶性糖、全氮、全磷及全钾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甜高粱干物质产量,高施氮肥组(200kg/hm2)较对照提高了29%,较低施氮肥组(100kg/hm2)提高了17%.甜高粱产量对氮肥和钾肥敏感,对磷肥不敏感,氮、磷、钾肥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磷、钾肥比例为1∶1时,产量显著高于1∶2和2∶1处理.本试验条件下,甜高粱的最佳氮、磷、钾肥施用量为200kg/hm2,50kg/hm2,50kg/hm2.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甜高粱茎叶干物质比及茎秆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逐渐升高,全氮、全磷及茎秆中的全钾质量分数下降.茎秆中可溶性糖和全钾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叶片,而叶片氮素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茎秆,磷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施肥处理茎秆氮质量分数高于对照,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氮肥施用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7.
试管薯大田生产微型薯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 言石家庄燕赵种业有限公司生物技术开发中心20 0 0年开展了马铃薯脱毒快繁及试管薯工厂化生产工作 ,并于 2 0 0 1年 3月成功的生产出试管薯 15万粒。为了加快试管薯的成果转化 ,缩短脱毒马铃薯的良繁中间环节 ,降低微型薯的生产成本 ,改变目前种薯生产单位使用试管苗温网室扦插生产微型薯成本较高的一些缺点 ,我公司大胆尝试 ,于2 0 0 1~ 2 0 0 2年利用试管薯催芽后 ,直接播种于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大田中 ,上加盖防虫网进行微型薯的生产 ,获得良好效果 ,2 0 0 2年 6月 2 5日经有关部门现场验收 ,产量达 135 6 5kg 6 6 7m2…  相似文献   
58.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重庆市涪陵区南沱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果-草-鹅"模式下饲养的四川白鹅肌肉和肝脏中铅的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被测鹅肉和鹅肝样品中铅残留量均符合我国铅允许量标准GB 14935-1994.  相似文献   
59.
在5℃的低温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暖季型牧草新品种玉草1号和大力士饲用甜高粱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两种牧草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都表现出了急剧增加的变化,而可溶性糖含量却表现出了总体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0.
耕牛氨化麦秸中毒郭彦军,李启文,颜凤珍,高娄花,李世权(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畜牧中心741020)北道区凤凰乡席西村农民席某词养的耕牛3头,1994年6月10日因误饲末经放氨的氨化麦秸引起中毒,2头治愈,1头死亡,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具突发性。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