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明确广西香蕉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分布范围,为发展其抗病育种技术及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打下基础.[方法]从广西香蕉主产区采集38份具典型香蕉枯萎病发病症状的病害样本,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确定香蕉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从38份病害样本中分离出35株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经鉴定,有34株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xysporum f.sp.cubense),病菌检出率为89.47%,其中,9株为1号生理小种,25株为4号生理小种,检出率分别为26.47%和73.53%;4号生理小种均为热带4号生理小种.1号生理小种在广西香蕉种植区均有分布,4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于广西中东部和南部的香蕉种植区.[结论]热带4号生理小种为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的优势种群,在抗病育种中应以热带4号生理小种为靶标菌,且优先选择广西西部和北部的香蕉适生区作为新的香蕉种植地. 相似文献
42.
大豆锈病在广西粉葛上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广西大豆锈病在初次侵染源主要寄主粉葛上的发生情况,于2005~2007年对广西东西南北方向的32个县市的粉葛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查. 结果发现,在栽培粉葛及野粉葛上均有大豆锈病病菌,发病区域在经度105°91′~111°54 ′、纬度21°78′~26°03′之间的广西全境范围内,但在发生时间上有所不同,冬季发生范围在纬度23°55′以南.调查结果为今后大豆锈病的监测、预测预报和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3.
几个苦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苦瓜幼苗上分别采用浸根法、浸土法和针剌法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均能引起不同苦瓜品种一定程度发病,但以浸根法苦瓜枯萎病的发病较重,较适宜用作苦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测定。采用浸根法接种苦瓜枯萎病菌,测定了我区8个苦瓜主栽品种的苗期抗性,结果显示泰国大肉王、长寿大肉三号和大肉新三号苦瓜品种中抗枯萎病,其中未发现有高抗枯萎病的品种材料。 相似文献
44.
光照与黑暗对大豆锈病菌侵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xi Syd.)主要以其夏孢子进行传播和侵染。应用大豆离体叶片培养技术,在24±1℃、相对湿度饱和的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光照强度和黑暗时长对大豆锈病菌夏孢子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培养8~16h,光强在600~400lx适宜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延长或缩短黑暗培养时长,大豆锈病菌的侵染逐渐减少,增加或降低光强度,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率也逐渐降低,高光强(〉3000lx)和低光强(〈200lx)均不利于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从高光强或低光强转至适宜光强度下均有利于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试验结果与田间大豆锈病自然发生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明确球孢链霉菌JK-1抗菌物质的基本理化性质.[方法]以稻瘟菌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球孢链霉菌JK-1发酵滤液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蛋白酶K处理和硫酸铵盐析之后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盐析对抗菌物质进行初步提纯,并通过超滤的方法初步测定该抗菌物质的分子量大小.[结果]球孢链霉菌JK-1产生的抗菌物质在高温和蛋白酶K处理的情况下抑菌活性显著降低,在pH2 ~ 11条件下抑菌活性无显著变化,而pH≥11的强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显著降低.饱和度为50%的硫酸铵即可将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完全沉淀下来,超滤发现其分子量在10 ~ 30 kD.[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球孢链霉菌的田间应用及其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稻瘟病(Pyricu’aria oryzae)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目前,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常常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稻瘟病菌又易产生抗药性,稻瘟净、富士一号等的防治效果已欠佳,因而寻找新农药仍有必要。 1989年我们承担了全国大田药效试验网提供的广东省江门市农药厂以三环唑加硫磺生产的复合新剂型—45%瘟特灵胶悬剂防治叶瘟和穗瘟的小区试验,防治效果很好。 由于穗瘟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1991年 相似文献
48.
采集健康的和感染香蕉花叶心腐病毒 (CMV B)的香蕉吸芽 ,进行常规组织培养 ,用间接ELISA法对吸芽叶片及各代不定芽进行病毒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并结合继代苗和生根苗的症状表现 ,发现CMV B在常规的组培繁殖中是逐代传递的 ;在 2 8± 2℃和较弱的室内自然散射光条件下培养 ,各代苗病毒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 ;高温和强光照培养影响病毒的增殖。研究结果还表明 ,在同一带毒母株的不同吸芽和同一带毒吸芽组培繁殖的后代中 ,病毒分布不均匀 ;各代生根苗显症率不一致 ,假植后显症率提高 ;症状表现与病毒浓度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