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1篇
  6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喷施甲霜灵锰锌可以有效的防治云南春播“大西洋”的晚疫病发生 ,使植株生长期延长 ,有利于块茎的膨大和干物质积累 ,从而显著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施用甲霜灵锰锌以现蕾开花后 ,每隔 10d喷施一次较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2.
比较了透明胶带粘取法、火棉胶印迹法和直接撕取法等三种马铃薯叶片气孔的观察方法。研究表明,透明胶带粘取法观察马铃薯叶片气孔,较火棉胶印迹法和直接撕取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和真实性强的优点,适宜于气孔密度和纵横径的观察。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马铃薯与玉米复合种植对化感物质积累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轮作、间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机制,本研究以马铃薯连作、玉米连作、马铃薯||玉米间作、马铃薯-玉米轮作第8年的土壤为对象,利用GC-MS测定土壤中化感物质含量,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16Sr DNA V4-V5区域进行测序,分析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并对化感物质和优势菌属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连作和马铃薯连作会导致化感物质的积累,玉米连作土壤积累了更多的油酸、亚油酸、花生酸、木焦油酸等脂肪酸,马铃薯连作土壤积累了更多的硬脂醇、二十烷醇等脂肪醇类物质。轮作降低了大部分化感物质的积累,间作降低的化感物质种类相对轮作较少。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对于连作,间作和轮作Ace指数和Chao指数显著升高。在门水平上,轮作土壤放线菌丰度显著高于马铃薯连作土壤,间作土壤拟杆菌门丰度显著低于玉米连作土壤,两种连作土壤中酸杆菌门丰度都较轮作显著升高。在属水平上,一些有益细菌如节杆菌属、溶杆菌属等在复合种植土壤中相对丰度更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微菌属、小梨形菌属与脂肪醇类物质呈显著正相关,黄杆菌属、溶杆菌属、微杆菌属等与脂肪酸类物质呈显著负相关。马铃薯与玉米复合种植降低了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抑制了土壤细菌丰度的降低,提高了有益菌属丰度,消减了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检测蒸煮马铃薯中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果】从46个马铃薯品种蒸煮块茎中检出43种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其中醛类14种、酯类5种、醇类5种、烷烃类5种、呋喃类2种、酮类3种、苯环类7种及其它化合物2种。【结论】醛类物质是蒸马铃薯的主要香味成分,而苯甲醛、3-甲硫基丙醛、癸醛、壬醛、正己醛、2-正戊基呋喃等化合物是蒸马铃薯的主要芳香物质,不同马铃薯品种间,芳香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5.
赤霉素打破种薯休眠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结果表明:用50mg/L赤霉素浸泡小整薯1h不但可以有效的打破休眠,同时还可以增加有效茎数,提高单株叶面积,从而使单株结薯数和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6.
间作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7.
甘薯脱毒苗驯化培养及大田光合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对甘薯JS004脱毒组培苗驯化培养的影响,并对驯化苗与常规苗进行大田种植,分析比较其光合效率及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为1∶1∶0.5的基质上,甘薯脱毒苗驯化培养较其它处理,蔓长长,分枝多,叶片数多,SPAD值高,效果最好;大田种植脱毒驯化苗光合效应高于常规苗,单株产量比常规苗增加40.9%.  相似文献   
28.
经作相关的试验研究了山药、日本薯蓣、黄独3种薯蓣植物的珠芽休眠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休眠过程中3种薯蓣植物珠芽的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休眠结束时与休眠初期相比,珠芽休眠期最长的山药其淀粉含量极显著增加,珠芽休眠期较长的日本薯蓣其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仅珠芽休眠期最短的黄独其淀粉含量上升不大;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与淀粉含量的升高相关;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淀粉含量变化相似,其中山药珠芽的还原糖含量极显著增加,日本薯蓣珠芽的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黄独珠芽的还原糖含量增加不显著,还原糖含量的升高促进了珠芽的发芽;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的淀粉酶都以α-淀粉酶为主,珠芽休眠期短的黄独其α-淀粉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珠芽休眠期长的山药在休眠初期其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种薯蓣植物.  相似文献   
29.
黄山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综述了黄山药的化学成分、薯蓣皂甙元的药理活性以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黄山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薯蓣皂甙元,单体化合物目前分离出的有5种:progenin(Ⅰ),progenin(Ⅱ),薯蓣皂甙(dioscin,Ⅲ),纤细皂苷(Gracillin,Ⅳ),pesudoproto-dioscin(v)。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薯蓣皂甙治疗心绞痛、降血脂等作用。栽培实验研究表明,肥料对次生根茎的生长和薯蓣皂甙元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薯蓣皂甙元含量的积累规律与物候期和栽培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30.
山药(Dioscorea opposite)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药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用75%酒精消毒15 s,再用2%NaOCl浸泡15~25 min为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法;(2)MS+6-BA 1.0 mg/L+NAA 0.2mg/L为诱导多芽体较好的培养基配方;(3)MS+NAA 0.5~1.0 mg/L对诱导生根较为适宜;(4)离体条件下获得的零余子在MS+6-BA 0.2mg/L+NAA 1.0 mg/L的培养基上平均出芽数能达4.0,且芽的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