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玉米综合种“G—1”与一墨西哥一年生大刍草进行种间杂交,后代采用连续自交、1—3代回交结合自交的选育方法,进行选系。对不同选育方法的育种效果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连续自交或不同次数回交后自交选系,都能获得较好的选系。但回交比自交具有较快的稳定速度。在回交选育方法中,不同回交次数从总体而言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回交亲本对后代选系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不同回交亲本显示具有不尽相同的适宜回交次数。  相似文献   
32.
试验以大田环境下的多份甘蓝型油菜的品种或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活性炭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不仅提高了胚产量,而且有利于小孢子胚的正常发育,添加活性炭的固液双层培养基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3.
在初花期对几个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的雌、雄蕊及花药发育动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在雌蕊发育过程中差异相对较小 ,仅在花蕾发育后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到开花前 ,不育系的雌蕊略长于保持系。而雄蕊则在蕾长 3~ 4mm时期开始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 ,花药则在蕾长 1mm后开始表现出差异。临花前 ,不育系雄蕊及花药明显短于保持系 ,一般仅为保持系的 1/ 2左右。在不育系的花蕾中 ,雌蕊与雄蕊长度间在蕾长 3~ 4mm时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时 ,雌、雄蕊长度差异可达 0 5~ 1mm ,可以用肉眼直接剥蕾观察出来。这时可以作为不育系田间早期育性识别的大致时期  相似文献   
34.
采用无水乙醇提取油菜花瓣色素,在439nm波长下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实现对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量化观察,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法,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HW 243×HZ 21-1)和(HW 243×中油821)的P1、P2、F1、F2、B1和B2世代群体进行分析,研究花瓣颜色的遗传特性。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表现为数量性状,其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O),以主基因作用为主,多基因的作用相对较小;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均具有较大的作用;主基因的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在F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5.51%和96.35%,多基因遗传率为3.65%和2.43%;在B1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为53.00%和49.5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9.93%和39.84%;在B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7.38%和95.5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17%和1.57%。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内源激素与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发育关系。[方法]以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材料特长角H218、H203,短角"4101"、增11,普通角果中油821、MSP334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分析了角果发育1~20d内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讨论了内源激素IAA、GA3、iPA和ABA含量与油菜角果长度发育的关系。[结果]特长角材料IAA含量在角果发育第1~5天低于短角材料,第5、20天角果的IAA含量分别与最终角果长呈显著负相关。特长角材料iPA含量在第5~20天低于短角材料,第1天角果的iPA含量与最终角果长呈显著正相关,第5、10、15天角果的iPA含量分别与最终角果长呈显著负相关。第5天角果的GA3含量与最终角果长呈显著正相关。第1天角果的ABA含量与最终角果长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PA和IAA可能在油菜角果长度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6.
本文利用2000 ~2010年油菜审定品种资科,分析了近10年来四川省甘蓝型油菜育成品种的特点.结果表明,近10年来四川省油菜品种数量明显增多,杂交化、双低化发展迅速,品种株高呈现升高、全生育期呈现延长趋势;油菜品种的单株角果数明显增加,每角果粒数也有所增加,千粒重仅略有降低,因此,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潜力明显提高;油菜品种品质得到有效改善,含油率稳步增加,但抗病性(病毒病、菌核病)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7.
光周期处理对黄瓜花性分化及其氧化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时间,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对黄瓜强雌系、普通系花性分化和内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8 h光照处理使所有供试材料的雌花节率都高于对照,16 h光照处理使所有供试材料的雌花节率都低于对照,两种处理均达到了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8 h光照处理总体上使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16 h光照处理使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38.
杂交油菜蓉油3号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就不同土壤肥力、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下控制性试验结果,分析了杂交油菜蓉油3号各产量构(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以及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单株产量同等重要,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以角果数贡献最大,其次为每果粒数;在产量组成中一次分枝的贡献最大,其次为主花序;有效分枝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分枝高度与产量呈负相关,株高与生物产量呈正相关,与经济产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39.
3种筛选NPT-Ⅱ标记转基因油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卡那霉素溶液叶片涂抹法、种子浸泡法以及卡那霉素MS培养基筛选法三种方法对含有NPT-Ⅱ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油菜种子(T0)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三种筛选方法的最佳卡那霉素选择压为200mg/L;涂抹叶片法4-5d可以明显识别植株对卡那霉素抗性与否,此法筛选到的4株植株PCR检测全部呈阳性,可靠性达100%;浸泡种子法2-3d可以明显识别植株对卡那霉素抗性与否,此法筛选到的5株植株PCR检测全部呈阳性,可靠性100%;MS培养基筛选法一般10d可以明显植株识别对卡那霉素抗性与否,此法筛选到20株植株,移栽后存活5株,PCR检测3株呈阳性,2株是假阳性植株,可靠性为60%。因此可以认为卡那霉素涂抹叶片和浸泡种子两种方法是转基因油菜进行大规模、快速的筛选及后代的遗传分析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