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玉米安全生产的威胁之一。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的重要生态属性,研究桃蛀螟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明确其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桃蛀螟的田间抽样计划制定、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统统计学(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玉米田桃蛀螟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基于Iwao回归模型确定桃蛀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通过序贯抽样技术得到不同允许误差(D=0.1、0.2、0.3)和经济阈值(m0=0.5、1、1.5、2头/株)下的最大理论抽样数。【结果】两种统计学方法的结果均表明桃蛀螟幼虫种群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聚集度指标分析表明桃蛀螟幼虫的分布型为聚集型;Taylor幂法则结果显示桃蛀螟幼虫种群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Iwao回归模型证明桃蛀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且为一般的负二项分布。根据半方差函数模型参数,确定桃蛀螟幼虫种群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球型、指数型和线型,表明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通过Kriging插值法分析得到桃蛀螟幼虫种群的三维和二维空间分布图,其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田块边缘。基于Iwao回归模型抽样技术明确了桃蛀螟幼虫在置信概率t=2,不同平均密度m=0.5、1、2、3、4、5、10、15时的理论抽样数。进行序贯抽样确定了最大理论抽样数,在t=2,D=0.1、0.2、0.3时,当m0=0.5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3 417、854和380株;当m0=1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 717、429和191株;当m0=1.5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 150、287和128株;当m0=2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867、217和96株。【结论】桃蛀螟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田块边缘。基于序贯抽样确定的理论最大抽样数可用于指导玉米田桃蛀螟幼虫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果园中果蝇的诱集效果,减少果蝇种群数量,本研究在室内及樱桃园中对诱集液的成分、配比以及诱集的时间和诱集器的孔径、颜色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糖、醋、红酒和水为主要成分的诱集液最优配比为2:1:2:5,诱集器孔径为6 mm、颜色以红色或橙色诱集效果较好;如果在诱集液中加入脱落的樱桃和166.67 g/L的酵母,诱集效果会明显提高;诱集时间在18:00—20:00时效果最佳。本研究将为果蝇的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范永贵  郑方强 《昆虫天敌》1990,12(3):105-107
本文采用捕食性天敌日控量的方法,对斜斑鼓额食蚜蝇末龄幼虫的捕食功能进行了测定。初步建立了日控蚜量(y)与苹果黄蚜密度(x)相关数学模型:y=-146.960+4.524x-0.021x~2(r=0.9976 P<0.05),当 x=107.71≈108头时.其最大日控蚜量 y=97头,失控点 x_1=175.6≈176头。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2代卵在夏大豆上的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频次分布法和聚集指标法研究结果表明,二代棉铃虫卵在夏大豆上呈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其空间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二代棉铃虫卵主要产在夏大豆的叶片上,叶片正反面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有卵株率和卵平均密度之间为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项研究明确了玉米象的寄生性天敌-米象金小蜂Lariophagus distinguensis(Foeerster)在山东省泰安地区室内变温条件下,一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在26 ̄32℃、相对湿度78% ̄85%时,完成一代平均17.6d。当每公斤虫粮有玉米象幼虫600头左右时,分别扫雌雄成蜂10和20对以上,2个月后的控害效果依次为71.63%和90%以上。由此,提出了益害比为1:  相似文献   
16.
天蛾科雌性生殖系统形态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山东省常见的13种天蛾雌性生殖系统的形态构造。天蛾科雌性生殖系统具有鳞翅目雌性生殖系统的一般构造。其特点是:1.侧输卵管长或等于中输卵管;2.附腺着生于生殖腔中部;3.导精管从交配囊基部生出,连在生殖腔端部,开口与受精囊导管口相对;4.交配囊形状与精珠形态相一致。天蛾授精以精珠形式进行。同时,本文还对交配囊中精珠形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草蛉自然种群预蛹耐寒性的季节性变化及机制。【方法】测定大草蛉自然种群预蛹的蛹重、过冷却点(SCP)和结冰点(FP)、体内含水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耐寒性指标。【结果】大草蛉预蛹的SCP和FP在2010年1月(越冬中期)达到最低值为-17.53和-7.14℃,在2010年7月(生长期)达到最高值为-8.21和-3.65℃;2009年9、10月(越冬前期)的SCP和FP均低于2010年4、5月(越冬后期),SCP和FP值在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间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体内水分、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SCP的变化相似,也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而脂肪含量在越冬初期即达到最高,为46.81%,越冬期间逐渐减少,但仍高于其它时期,2010年7月(生长期)降到最低,为31.07 %。【结论】大草蛉预蛹的耐寒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越冬预蛹的耐寒性显著高于夏季和越冬后预蛹,自然种群预蛹耐寒能力的变化规律与预蛹体内的水分和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在22 ℃,相对湿度 40%和光周期16L:8D条件下,对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为寄主的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雌、雄成蜂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相比,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雌、雄成蜂头壳更宽、寿命更长(雌蜂 5.0 d,雄蜂 4.6 d)、过冷却点(雌蜂 -25.7 ℃,雄蜂 -25.3 ℃)和结冰点(雌蜂 -24.9 ℃,雄蜂 -24.8 ℃)更低,体内水分、蛋白质和糖类含量更高,但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在同一寄主上雌雄蜂间,前述参数除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头壳宽度存在雌蜂大于雄蜂外,均无显著差异.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雄蜂高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的雄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雌蜂高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的雌蜂外,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POD活性在2种寄主间、同1种寄主上的雌蜂和雄蜂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比以麦二叉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具有更好地抗逆特性,更有利于烟蚜茧蜂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9.
韭蛆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韭蛆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属杂食性害虫,尤其嗜食韭菜、露地蔬菜。年生6代,以幼虫在寄主根际越冬,历年4~5月是严重为害期,夏季锐减,9月以后为害又上升,11月越冬。保护地蔬菜周年发生。成虫产卵趋向隐蔽、湿润和寄主茎部有腐败物的场所。卵成堆状,单雌产卵量通常在40~210余粒。幼虫共四龄,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具有群集为害性、趋湿性、半腐生性、分泌丝线拉丝网及结茧化蛹习性。经试验,用草木灰和细砂覆盖地面的方法,造成干燥的生态条件,对控制发生效果显著;药剂防治适期,露地韭菜4月中、下旬,保护地11月下或12月上旬。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丝孢纲7个真菌属菌株发酵产物对棉蚜和其中5个真菌属菌株发酵产物对大豆二斑叶螨杀虫活性的研究。用水培棉苗法培养棉蚜,盆栽大豆培养二斑叶螨,采用菌株发酵产物浸渍法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受试菌株发酵产物对棉蚜防效均高于对照,其中单格孢菌(Ulocadium)、链格孢菌(Alternaria)、匍柄霉菌(Stemphylium)的防效较稳定,蠕孢霉菌(Helminthoid)和皮司霉菌(Pithomyces)的防效次之,弯孢霉菌(Bipaloria)和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的防效不稳定。其中除附球菌和皮司霉菌以外的5个真菌属菌株发酵产物对二斑叶螨也有杀虫活性.但防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