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39对SSR分子标记和系谱信息分析广西常用苏湾玉米自交系和原始育种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39对SSR引物在27份玉米自交系和两个玉米群体中分别检测到154和196条等位基因差异,在27份玉米自交系中,每对引物检测到3~8个等位位点,平均为3.95个。经聚类分析,27份自交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明确了经过选择后的苏湾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可为更好地利用苏湾玉米自交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外源施硒对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重金属含量、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鲜食甜玉米生产中合理使用硒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甜玉米品种桂甜612和硒肥"锌硒葆"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叶面喷施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主处理和6个硒肥浓度[0(CK)、0.66、0.80、1.00、1.33和2.00 g/L]副处理,在甜玉米吐丝授粉23 d后测量籽粒中硒、镉、砷含量和籽粒糖度及鲜穗产量.[结果]不同时期喷施硒肥,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均随硒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叶面喷施硒肥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甜玉米籽粒硒含量.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均能提高甜玉米籽粒糖度,其中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甜效果较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和砷含量均高于或等于CK,抽雄期的镉含量低于CK.随硒肥浓度的增加,拔节期的鲜穗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的鲜穗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产效果最佳,高浓度(2.00 g/L)硒肥则引起叶面灼伤而造成减产.[结论]适宜生育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不仅可提高甜玉米的籽粒硒含量、改善甜度口感,还可提高其鲜穗产量,其中以甜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硒肥"锌硒葆"0.80~1.00 g/L的效果最佳.硒肥是否对甜玉米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与硒肥喷施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糯玉米科学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桂甜糯611、桂糯615和桂黑糯609)为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0.0、0.5、1.0、1.5和2.0 g/L)水溶性硒肥(锌硒葆),分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无显著影响。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籽粒硒含量随之增加,其中桂糯615增幅最大,硒含量最高达到0.265 mg/kg,是清水对照的2.82倍。不同糯玉米品种镉、砷的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桂甜糯611镉、砷含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最大降幅分别为52.94%和77.78%。糯玉米硒含量与镉、砷含量相关性分别为-0.5509和-0.8530,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喷施外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无明显提高作用,但外源硒肥浓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的硒含量,同时降低其镉、砷含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标记划分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杂种优势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了50份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从64对SSR引物中,选出扩增带型稳定的58对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07个多态性条带,涉及58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数为3.569个,变化范围2~7个;平均PIC值为0.560,变化范围从0.232到0.784。经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把供试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个类群(8个亚群)。聚类后的群内遗传相似系数大于群间遗传相似系数,这表明所选取的SSR引物可以有效地区分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划分结果是客观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广西玉米南方锈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玉米南方锈病致病力、不同温度对玉米南方锈病病原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夏孢子形态特征、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西玉米锈病的主要类型是南方锈病(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其致病力极强,接种植株平均发病率达88.3%;广西玉米南方锈病病原菌夏孢子萌发对温度敏感,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在24—28℃之间,温度在36℃以上时孢子不能萌发;南方锈病病原菌夏孢子为单胞,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平均大小为26.82μm×34.46μm。研究结果为广西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百香果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绿色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广西百香果主要种植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015—2019年),围绕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方式、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阐述广西百香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近年来玉林博白县及北流、贵港、河池、钦州、南宁、柳州、崇左、北海等广西百香果主产区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广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百香果产区,全区种植总面积超过2万ha,主栽品种为台农1号,种植模式有平棚式、篱笆式和平棚垂帘式;全区产量约为30万t,其中约80%份额销往鲜食市场,20%用于产品加工,平均售价稳定攀升.此外,广西还在百香果电商销售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电商企业超过300家,平均日接单量超过10万件;各地百香果加工企业也纷纷投产,以百香果为主料或辅料,生产浓缩汁、饮料、冷冻浆、果脯、饲料等,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存在品种来源混乱,主栽品种具有不耐高温、易感病等明显缺陷;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发生严重;种苗繁育随意,健康种苗匮乏;原料长期匮乏,加工产能大量闲置;行业缺少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科研启动较晚,科研产业对接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广泛引进百香果优异种质资源,拓宽百香果种质的遗传背景;建立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规范无毒健康种苗生产,建立快速高效的病毒检测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体系,提高生产效率;打造品牌效应,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玉米对纹枯病的抗病机制,以玉米自交系CML429 (抗)×DM9 (感)的182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82个SSR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的1530.9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8.67cM.通过人工接种分析F2∶ 3群体对纹枯病病菌的抗性表现,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抗病QTL及遗传效应,共检测到4个抗性QTLs,分布于第6、7和10条染色体上,在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QTLs,分别与标记bnlg107、umc1796连锁,其遗传效应分别能解释表型方差的12.63 %和0.27 %;在第7、10染色体上各检测出1个QTL,分别与标记bnlg1161、phi059连锁,其遗传效应能分别能解释表型方差的15.21 %和5.42 %.  相似文献   
18.
以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高抗南方玉米锈病种质为抗锈源,把抗病基因导入来自温带欠抗锈种质,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抗锈基因定向改良,对获得的BC2F2进行田间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利用phi048选择与抗病亲本相同带型的BC2F2家系368个单株接种鉴定,抗及高抗级别植株共235株,占总株数的63.9%;中抗级别植株114株,占31.0%;感病植株19株,占5.1%。表明利用phi048对南方玉米锈病抗病材料进行早代选择是有效的,可淘汰大量感病家系,减轻田间工作量;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定向选择结合抗病接种鉴定,能有效改良温带种质的抗锈性。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玉美头102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美头102是广西玉米研究所近年育成的优良单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区试中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3年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栽培上,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密度以51000~55500株/hm^2较适宜;低肥力地块,以45000~49500株/hm^2为宜;要获高产,全生育期hm^2施纯氮187.5~225kg,五氧化二磷75~112.5kg,氧化钾187.5~225kg。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作用效应,以玉米杂交种‘桂单0810’为材料,裂区设计,设置4个施肥水平和6个种植密度,进行一年两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与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都有显著的作用效应;随着施肥水平提高,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均有所降低,同一施肥水平随密度增加,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均有所提高,通过调节种植密度可以较好发挥氮素的作用效率;以(A2)施纯 N 225.0 kg/hm2、P2O575.0 kg/hm2、K2O 187.5 kg/hm2与种植密度在(B3)52500株/hm2至(B4)60000株/hm2玉米产量可达7913.2~8207.8 kg/hm2是一种较优的密、肥配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