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玉米杂交种选育、自交系选育及防杂提纯中,都需要人工套袋授粉,以隔绝外来花粉,防止人为和天然混杂,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交、姊妹交和杂交。夏季高温干热的北方地区均采用硫酸纸或牛皮纸套袋,该方法的优点是不受夏季高温影响,可保护玉米花丝不被烈日灼伤,缺点是成本太高,操作速度慢,费工费时;不易观察雌穗花丝抽出长度以掌握最佳授粉时机;纸袋难固定,风吹时易脱落。我所玉米育种技术人员根据西南地区七八月份玉米散粉时雨量大、田间湿度高、气温偏低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探索总结出一套简单实用, 且  相似文献   
12.
1玉米播种前的准备1.1玉米丰产的土壤条件由于玉米的适应性很强,其自身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是,要实现玉米高产则需要有一定的土壤基础。因此,种植玉米的地块必须不断加深耕层、熟化土壤、改善结构、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供肥供水和保肥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杂交玉米亲本云南冬繁的技术措施云南省保山地区农科所(678000)邵思全玉米亲本一般生活力较弱,自身产种量偏低,繁殖系数不高,如遇到灾年,亲本种子往往出现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所利用本区自然优势,在低热河谷区冬季播种繁殖,保证夏播制种使用。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的原因与防杂保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一个优良的玉米(原种)自交系,经过几年的繁殖后往往会出现与原种性状不相同的植株,甚至丧失该自交系的典型性状.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种性退化(混杂退化).据多年的经验及有关资料报道,用混杂退化(纯度低)的自交系制种比用原种(纯度高的)自交系配制的同名杂交种.在生产上一般减产10%~20%.因此,在亲本繁殖过程中,搞好自交系的防杂保纯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保玉9号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其子粒粗蛋白含量10.6%,淀粉含量64.2%,粗脂肪含量4.1%,氨基酸含量5.1%;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594kg,比对照增产7.5%;抗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和穗粒腐病,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适合云南省海拔700—2000m玉米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保山市玉米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阐述了保玉系列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完成措施、结果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以品种为龙头,配套管理和栽培技术措施为主线,在全市5县(区)72个乡镇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育和推广多抗、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搞好抗旱保苗;增加投入,培肥地力;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推广行之有效的先进实用技术等措施,指导玉米生产实践,促进玉米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简述了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收获期的管理技术,以供同行参考。1玉米苗期管理技术1.1玉米苗期生育特点玉米播种到拔节阶段为苗期,夏玉米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是营养生长阶段,即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阶  相似文献   
19.
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玉米C型雄性不育应用于种子生产中,是提高种子纯度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多年大量的田间试验,先后鉴定(调查)了T、C、S群(型)不育胞质的育性表现,结果选定C型不育胞质的Cb37为基础材料,对很多自交系进行了不育系的转育和恢复系的筛选工作,先后育成3个组合,完全实现利用了C型不育化三系配套技术生产杂交种子,不需要掺合常规杂交种,直接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经多年多点推广种植表明,不仅种子纯度质量高,而且恢复散粉株率在96%以上,转育成功的不育系Cb107、CV8112、CM丹1511不育株率稳定在99.6%~99.8%之间。  相似文献   
20.
玉米灰斑病流行造成玉米大量减产,损失严重。综合运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结合防治药剂等技术措施,可较有效地防治玉米灰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