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9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针对重庆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 的普遍性特征,选取忠县天子村社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从居住环境系统、基础设施系 统、公共服务系统、交通通讯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5大方面(准则层),选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道路硬化到户率等 26个指标构建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天子村的人居环境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后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指标总体分值由原来的0.519上升到0.949,人居环境级别由四级(人居环境质量较差)上升到一 级(人居环境质量好),特别是在居住环境和交通通讯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财富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出务工与在家务农之间的相对经济财富增长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力学原理,构建了务工与务农之间的经济财富增长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外出务工净收益、在家务农净收益、以及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财富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得出当前政府应合理调节务工与务农比价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路镇14个村3个社区农户土地产权意愿的总体特点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提出了坚持集体所有的改革方向、明确集体所有者、赋予所有者完整的所有权权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用益物权4个完善产权制度的建议。结果表明,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土地私有化倾向不明显,近2/3的农户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处分权认识混乱,越权处置土地现象明显,土地的处分权大多数由国家、社集体乃至村委会行使,村委会或者村集体对属于社集体的土地越权处置现象比较明显;不同群体间对所有权认识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呈现对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土地私有化倾向不明显;不同群体对土地处分权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呈现对土地处分权认识混乱、越权处置土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94.
基于GIS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与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GIS空间数据获取、分析与管理能力,基于农用地分等方法的应用和改进,建立了包括自然质量等和利用等指数模型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评价对象为2003年末39个区县更新调查的耕地,总面积2347627.48hm^2,通过各区县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共获取142319个评价单元。评价模型通过分功能模块从机理上实现评价质量控制,以实现指标区之间和标准耕作制度间指数的可比性。就光温/气候潜力指数加和算法,采用以能值为基础确定标准产量折算系数β,引入光温潜力协调系数γ;就自然质量分模型,指标区之间因素-分级-分值进行了统一,但保留了因素权重的区域差异性,体现了指标区间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采用2004-2005年重庆市分区县统计平均粮食播面单产对平均自然质量等和利用等进行独立检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83%和87%,相关性极显著。研究得出结论,评价模型有效实现了重庆市跨区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数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