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耕地保护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的显著表征是强力推进行政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共同责任机制与经济补偿机制.耕地保护机制建设滞后集中表现为"公地悲剧"导致主体责任机制失灵,"政府寻租"导致行政管制机制失灵,"比较效益"导致市场配置机制失灵3方面.因此得出,耕地保护机制创新势在必行,重在保障耕地保护主体权益,并逐步确立市场机制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2.
农地流转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诸多因素,为农地流转的定性研究提供量化的依据和支持。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按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序为:非农就业率、恩格尔系数、单位面积农业纯收入、交通便捷度、签订流转书面合同比率、农地流转主导因素、家庭最高文化程度、粮食安全保障率、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农业劳动力人数和被访者年龄。研究结论是: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是受到非农就业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建议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强部分农民的思想改造工作,扩大农民受教育的途径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煤矿长期开采活动(主要是煤矸石堆积淋溶和煤灰的飘尘)对周边矿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以河南省西部煤炭基地渑池和义马为试验区,科学系统选取采样路线进行采样,运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耕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并由此开展土壤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矿区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As>Cr>Hg>Pb,综合污染程度达到了轻度污染以上。  相似文献   
64.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的实施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文章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影响规划实施评价的因素包括对土地利用的结构、规模、布局和时序、效益、实施措施、社会影响评价等7个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因素权重的确定采用特尔菲(Delphi)法。在对重庆市城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数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规划实施评价的结果分为A(P≥85),B(70相似文献   
65.
内江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系统科学和协调发展观建立REES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获得2000—2004年内江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采用2维4象限法,对内江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可持续发展关键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①内江市2000年后从停滞的人类发展进入弱可持续协调发展阶段;在生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上,总体是发展不足。②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是水,对发展的约束已凸现;发展系统的关键制约因素是产业空心化。③应用此方法进行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层次分明、形象直观、符合实际、揭示机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采用社会调查法、统计法、住房消费生态足迹测试法构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住房消费承载能力测试模型、住房消费负荷压力测试模型和住房消费生态足迹测试模型,结果显示:1997年-2010年,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承载能力有所上升,住房消费负荷压力有所加大,住房消费生态足迹有所加深.认为导致城市居民住房消费生态足迹加深的重要原因,不仅有楼市房价上涨,还有城市居民住房消费面积增加等因素.  相似文献   
67.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新农村建设地区为例,通过对5个镇100余户农户的随机抽样调研,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因素,以期为加快农地流转和农地市场发育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8.
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撂荒地微观空间分布特征,为解决撂荒地提出了有操作性的对策;同时,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一是撂荒地主要分布在远离场镇、交通条件差、灌溉设施缺乏、坡度较大、土地肥力低的地方;二是水田撂荒少,旱地撂荒多,道路交通两侧表现得最为明显;三是撂荒地分布和坡向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二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地尽其用;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改革农地产权,建立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9.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农村节约集约用地,协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为此,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入手,结合重庆、四川、云南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设的现状特点以及各利益主体对规划制度的需求,提出了健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