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8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植物病毒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极大 ,素有“植物癌症”之称 [1 ] 。近年来寻找和筛选抗植物病毒药物的研究一直颇受关注 ,虽然已涌现出多种化学药物 ,但防治效果仍不理想 [2 ]。作者前文 [3]报道了 1 2个新拟除虫菊酸肟酯类化学物 3的合成 ,并对其杀虫杀菌活性进行了讨论 ,本文将对这些化合物的抗植物病毒活性作简要报道。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毒源烟草花叶病毒 ( TMV) ;黄瓜花叶病毒 ( CMV) ;马铃薯 X病毒 ( PVX) ;马铃薯 Y病毒 ( PVY)。1 .2 供试植物三生烟 ( Nicotiana tabacum cv,“Samsum”) :TMV系统寄主 ,用于繁殖毒源 ;珊西…  相似文献   
32.
小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一种小麦病毒病,其传播介体是小麦蚜虫,在小麦生产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植物诱导抗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蛋白质激发子Hrip1可以激活多种植物的免疫防御反应诱导植物产生广谱抗性。本研究评价了Hrip1对小麦黄矮病的诱抗效果。用30 μg/mL的Hrip1溶液进行小麦浸种和幼苗喷雾,随后接种BYDV,接种后第14 d,Hrip1对小麦黄矮病控制效果在50%以上,接种后第21 d控制效果仍在3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Hrip1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BYDV外壳蛋白mRNA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EPG结果显示,在Hrip1处理的小麦幼苗上,麦二叉蚜寻找叶片刺吸位点和韧皮部取食位点的时间增加。以上结果表明:Hrip1能够有效地抑制BYDV在小麦体内的增殖;影响传毒媒介麦二叉蚜的取食行为,抑制其传毒能力。此外,Hrip1处理小麦能有效缓解BYDV引起的叶片黄化和植株矮化的症状。因此,Hrip1可以作为生物诱导剂综合控制小麦黄矮病。  相似文献   
33.
杂交稻混合种植利用多基因抗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OsHOX4基因是属于水稻植物同源结构域(HD-Zip)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OsHOX4基因转入籼稻(Oryza sativa ssp.indica)IR64中,获得54株过量表达植株。我们利用southern杂交分析确定了各个株系的拷贝数后,利用TAIL-PCR方法对4个不同的单拷贝株系进行了研究,并在其中找出T-DNA在3个单拷贝株系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分别为染色体5,8,10)。根据T-DNA在各个株系的插入位点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从T1代转基因株系里鉴定出纯合的植株。我们观察到OsHOX4过量表达植株的分蘖数明显高于野生型,株高比野生型明显的变矮,在同一个株系的纯合和杂合的转基因植株表型也有很大的差异。在TAIL-PCR分析基础上,为从T1代转基因作物中鉴定出纯合的植株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植物激活蛋白是利用生物高新科学技术从微生物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新型结构蛋白。它能启动植物体内一系列代谢反应,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统和生长系统,从而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和不良环境影响,具有防治病虫害、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的作用,喷雾、蘸根、浇根均可。适用于番茄、辣椒、西瓜、草莓、棉花、小麦、水稻、烟草、柑橘、  相似文献   
36.
苏云金杆菌对抗性及敏感小菜蛾的拒食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苏云金杆菌对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的拒食活性。选择性和完全拒食试验表明,Bt对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种群都有一定的拒食作用,且拒食活性随Bt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相对于抗性种群,小菜蛾敏感种群对Bt杀虫剂表现了更强的拒食趋势,其拒食中浓度AFC50(0.089 3 μg/mL)显著低于抗性种群(0.148 1 μg/mL)。试验结果表明,抗性种群对有毒叶片的行为避害能力弱于敏感种群,小菜蛾对Bt杀虫剂的抗性产生应与其行为机制无关。  相似文献   
37.
致病杆菌D43菌株产素培养基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致病杆菌产生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菌代谢过程pH值、还原糖、总糖、氨基氮与抗生素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筛选,确定了对该菌产素有利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用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该菌产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条件为(g/L):麦芽糖5g,牛肉胨10g,牛肉膏5g,CaCl25g,KNO30.2g。发酵培养基的起始pH值在6.0~8.0、种龄16h、摇瓶装量25—150ml/500ml的条件下,培养72h可获得较高的抗生素产量。产素量与菌代谢过程中pH、还原糖、总糖和氨基氨的变化有一定关系。通过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使该菌的产抗生素能力提高了46.67%。  相似文献   
38.
我国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谱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0省6群16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对10省29个研究所提供的318个水稻品种(系)进行测定,提出加农Si-Pi661020、81005等19个抗性品种(系)可作杂交亲本利用,对其中经济性状较好的品种(系)可根据各省当地小种的出现频率和分布情况,在较大范围内种植。 本试验选用我国近年分离的16个稻瘟菌生理小种,对318个有希望的水稻品种(系)进行了苗期抗稻瘟病谱测定和田间人工接种、自然诱发3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的鉴定,为全面评价供测品种(系)的抗病性提供依据[2]。现将试验的方法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9.
植物激活蛋白对黄瓜的促生诱抗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为探讨植物激活蛋白对植物的促生、诱抗作用,以30mg.L^-1的激活蛋白处理黄瓜种子、幼根和叶片,测定了激活蛋白对黄瓜幼根生长以及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活蛋白诱导处理黄瓜种子24、36h后,幼根长度均明显高于对照,二者差异显著;处理幼根12h后脱氢酶活性比对照提高29.62%;处理子叶1.5h后脯氨酸含量较对照提高44.61%,4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较对照提高15.36%;处理叶片1~6h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1.5h后比对照增加了248.73%。  相似文献   
40.
植物激活蛋白对番茄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2μg.ml-1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番茄植株,测定了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处理番茄4d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增加117.14%;10min过氧化氢酶活性即迅速上升为对照的2.5倍,12h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过氧化氢含量随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降低逐渐增加,在36h达最大值134.67μmol.g-1,比对照提高27.5%。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参与蜡质合成基因Cer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处理番茄2d后Cer1表达量约为对照的2倍。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番茄植株,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21d时达7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