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4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6篇 |
农学 | 143篇 |
基础科学 | 101篇 |
111篇 | |
综合类 | 639篇 |
农作物 | 161篇 |
水产渔业 | 75篇 |
畜牧兽医 | 320篇 |
园艺 | 138篇 |
植物保护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5种酚酸物质对滁菊扦插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滁菊扦插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阿魏酸、香草醛和水杨酸5种酚酸物质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酚酸物质在100μmol·L-1的高浓度处理中对滁菊幼苗的根长度、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10和50μmol·L-1浓度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受到抑制,且增加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在100μmol·L-1处理浓度时,3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随着酚酸物质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在根系中含量逐渐增加。在10和50μmol·L-1处理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高于对照,而在100μmol·L-1处理条件下,5种酚酸物质对PAL均呈现抑制作用,其酶活性均低于对照。5种酚酸物质浓度在100μmol·L-1时可以抑制根长度,减少滁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滁菊植株体内POD、CAT、SOD、PAL活性,增加MDA含量,从而对滁菊生长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2.
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对畜禽产品进行水足迹评价能够清楚地认识其对水资源的消耗情况.目前,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水资源消耗也在持续升高,因此研究如何缓解畜禽产品生产带来的水资源压力,已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评价畜禽产品的用水量和对不同生产阶段的用水分析,将有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确定用水量最大的过... 相似文献
93.
不同周龄大耳白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大耳白兔中国兽药监察所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选5、10及13周龄的雄兔和雌兔。空腹采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等16项血液生理指标和血糖、总蛋白等16项生化指标。10周龄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高于5周龄和13周龄,雌雄间血液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含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升高,碱性磷酸则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与日本大耳白兔相比,主要血液生理指标比较接近,丙氨酸转氨酸、白蛋白、尿素氮、直接胆红素等血液生化指标相近,其他指标有所不同。测定结果表明,该封闭群具有不同于日本大耳白兔(Slc:JW/CSK)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及变化趋势,2011—2019年在16个地市717个规模猪场,采集血清样品22 465份,采用猪瘟抗体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并比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场点的免疫水平。结果显示:2011—2019年,全省16个地市种猪场的场群免疫合格率为73.84%,个体合格率为77.54%;商品代猪场的场群免疫合格率为63.96%,个体免疫合格率为71.79%。从不同年份看,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呈波浪状变化,2011—2012年免疫水平较高,2013—2014年较低,2015—2016年再次升高,2017—2019年免疫水平又出现下降;从不同场点看,无论是个体免疫效果,还是群体免疫效果,种猪场均优于商品代猪场。结果表明,山东省规模猪场的总体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高且不稳定,因而规模猪场应持续加强猪瘟的免疫和监测,尤其是商品代猪群,以降低猪瘟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5.
96.
本试验旨在探寻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蛋白和乳脂合成的短链脂肪酸(乙酸、β-羟丁酸)和长链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组合添加模式,为调控乳成分合成提供理论依据。BMECs经分离、纯化后,选取第2代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不添加脂肪酸,Ⅰ组和Ⅱ组添加的乙酸、β-羟丁酸浓度比例均为2.0(9.60 mmol/L)∶1.0(4.80 mmol/L),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浓度比例分别为2.0(17.30μmol/L)∶13.3(115.05μmol/L)∶1.0(8.65μmol/L)和9.6(75.20μmol/L)∶7.4(58.00μmol/L)∶1.0(7.80μmol/L);Ⅲ组和Ⅳ组添加的乙酸、β-羟丁酸的浓度比例均为1.0(7.20 mmol/L)∶1.0(7.20 mmol/L),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浓度比例分别为2.0∶13.3∶1.0和9.6∶7.4∶1.0,各组添加的短链脂肪酸(SCFA)和长链脂肪酸(LCFA)总浓度为14.541 mmol/L,每组3个重复。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甘油三酯(TAG)的合成量以及乳蛋白和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试验组BMECs RGR及TAG的合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RGR最高,TAG合成量最多。2)与对照组相比,Ⅱ组显著提高了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κ-酪蛋白(CSN3)基因的表达量(P0.05);Ⅳ组显著提高了CSN3、蛋白激酶B(AKT)、S6K1、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基因的表达量(P0.05);试验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 AT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培养液中添加7.20 mmol/L乙酸、7.20 mmol/Lβ-羟丁酸、75.20μmol/L油酸、58.00μmol/L亚油酸、7.80μmol/L亚麻酸对BM ECs乳蛋白和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由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对产量品质影响极大。利用抗病品种进行防治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大豆对疫霉菌株的抗性分为由单基因控制的完全抗性和由多基因控制的部分抗性两种。以对多个大豆疫霉生理小种具有抗性的大豆品种郑97196作为抗性亲本与大豆感病品系X242003杂交构建F_(2∶3)重组自交家系群体,用大豆疫霉菌株He N35对亲本及F_(2∶3)群体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并利用SSR技术对郑97196的抗性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郑97196对大豆疫霉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的,抗病对感病表现为显性,再用9种毒力公式不同的疫霉菌株分别接种郑97196和14个国内外公认的含有单个抗病基因的大豆品种(鉴别寄主),观察并记录抗性反应类型,结果显示郑97196的抗性反应类型与14个鉴别寄主有所不同,推测其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暂命名为Rps Zheng。通过SSR分子作图分析,该基因位于大豆分子遗传图谱N连锁群上satt485和satt584之间,与这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1和3.7cM。 相似文献
98.
99.
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利用1990、2000、2006和2011年遥感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近20年青岛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首先对1990和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斑块,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样本数据矩阵;然后提取变化图斑对应驱动因子的栅格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矩阵;在此基础上,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土地利用转换类型与驱动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了青岛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定量阐释了各类型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距海岸线的距离、人口密度是青岛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其次为到城镇的距离、交通密度和GDP密度.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用水下摄影测量系统测量鱼类体长的可行性,选取15尾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摄影测量系统测量鱼体体长并与人工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摄影系统测量和人工测量两种测量方式测定出的数据相关系数为0.933(P=0.003);二者的相对误差范围为2.1%~18.1%,绝对误差范围为2.9~33.0 mm。研究表明,摄影测量鱼体长度与人工测量相比,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主要原因是鱼体控制点的提取较为困难,而人工测量本身也存在一定误差,因此,该摄影测量系统适用于水下测量鱼类体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