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遗传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概述了水稻感光性品种、非感光品种、杂交水稻、籼粳亚种间F1杂种和诱变早熟突变体的生育期 /抽穗期遗传 ,以及水稻抽穗期主基因和QTL定位的研究现状 ,并讨论了水稻抽穗期主基因研究、QTL定位、显性早熟基因的育种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分析程序,技术特点以及在企业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水稻507ys黄绿叶突变体的遗传鉴定与候选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水稻507ys黄绿叶突变体进行遗传鉴定与候选基因分析。【方法】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从突变体库中获得一份黄绿叶突变体507ys。对该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以及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将507ys与正常绿色品种进行杂交,调查F1代的叶色表型和F2群体的叶色分离情况,分析该突变表型的遗传行为。利用(507ys/明恢63)的F2作为定位群体,对507ys突变基因进行精细定位且遴选候选基因,对候选基因进行DNA测序验证及编码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同时,测定507ys突变体和野生型亲本的光合色素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精确分析它们的叶绿素组成成分,以进一步揭示507ys黄绿叶突变基因的候选基因。【结果】507ys黄绿叶突变体整个生育期呈黄绿色。与野生型亲本日本晴相比,507ys突变体在分蘖期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52.1%和58.1%,成熟期株高、每株有效穗数、每穗着粒数和结实率分别减少8.3%、51.0%、7.4%和11.6%。507ys与正常绿色品种日本晴和明恢63杂交的F1表现正常的绿色,F2群体绿色正常植株与黄绿叶突变植株分离比符合3﹕1,表明507ys的黄绿叶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突变基因定位在第10染色体长臂近端部SSR标记RM333和InDel标记L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56 cM和0.14 cM,两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60.2 kb,此区间内包含13个有注释的预测基因。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507ys突变体中编码叶绿素酸酯a加氧酶的OsCAO1(LOC_Os10g41780)在编码区第2 198位碱基(CDS第1 057位碱基)处,碱基G突变为碱基A,造成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第353位的谷氨酸(E)突变成赖氨酸(K)。对叶绿素组成成分分析表明,507ys突变体叶片中只有叶绿素a,没有叶绿素b。【结论】507ys突变体基因是已报道的叶绿素酸酯a加氧酶基因OsCAO1的等位基因。507ys突变体在OsCAO1外显子上发生的一个点突变使得其体内叶绿素酸酯a加氧酶失活,造成叶绿素b合成受阻。  相似文献   
2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生态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介绍了我所1990年以来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育种的基本思路,育种程序,技术关键与要点,以及取得的成效。技术关键是在强大的长日低温选择压力下选完全不育株,再在再生和/或短日条件下选可育株。育种成铲主要是首次发现可达生产应用程度的核不育系再生复育特性,成功培育出蜀光612S和570S等有实用的价值的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25.
水稻籼粳中间型材料H14具有显性早熟特性,以H14与明恢63、蜀恢881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中、迟熟品种杂交后代为材料进行早熟性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合F1的抽穗期均与早熟亲本H14相近或更早,H14与明恢63和蜀恢881等的杂交F2和B1F1抽穗期呈双峰分布,从峰谷处进行分组,早熟植株与迟熟植株分离比经χ2测验分别符合3∶1和1∶1,表明H14的早熟性主要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6.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及其与理化品质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测定了四川地区种植的124个水稻品种的RVA谱特征值及各项理化品质指标, 分析了RVA谱各特征值间, 及其与各项理化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并分析了不同直链淀粉含量(AC)品种的RVA谱特征值差异, 结果表明, RVA谱6个特征值之间, 最高黏度(PKV)与冷胶黏度(CPV)、回复值(CSV)相关不显著, 热浆黏度(HPV)与崩解值(BDV)相关显著, 其余均相关极显著。AC、胶稠度(GC)与RVA谱6个特征值均极显著相关, 而碱消值(ASV)与RVA谱6个特征值相关均不显著, 说明AC和GC是影响RVA谱特征值的两个重要理化品质指标。不同AC品种间的RVA谱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 AC越高的品种崩解值越小, 而消减值和回复值越大。  相似文献   
27.
三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F_1和F_2代的不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902S是光敏性强、可育临界温度较高的光敏不育系,2877S是光敏性强、可育临界温度较低的光敏不育系,而2558S是光敏性弱、可育临界温度低的温敏不育系,它们都是由农垦58S衍生而来的籼型核不育系。这三个不育系杂交,F_1在长光照、偏低气温下均表现稳定的不育性,表明三个亲本的不育主基因是等位的,F_1可育临界温度与低的亲本相近或更低.光敏不育系89025与2877S杂交,F_1与亲本一样,光敏性强;8902S和2877S与温敏不育系25585杂交,F_1表现双亲的中间型,光敏性中等.2877S与25585杂交F_2代不育株,在长光照、偏低气温下表现败育程度高,在短光照下绝大多数表现可育,且其中很多结实率病,光敏性强.还讨论了农垦58S衍生不育系不育主基因的等位性和实用型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28.
生物技术改良稻米淀粉品质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稻米品质改良的重点是稻米淀粉品质的遗传改良,笔者概述了影响淀粉品质的关键酶,控制稻米淀粉品质的重要基因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介绍生物技术改良稻米淀粉品质的途径及近年取得的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9.
对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及其衍生的7个籼型光,温敏核不系双列杂交组合F1和部分F2在长日高温和长日中温两种生态条件下的育性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敏不育系农垦58S,8902S和2877S,以及温敏不育系培矮64S,8801S和2558S等6个不育系的不育主基因等位,温敏不育系W6154S和9202S的不育主基因等位,而前6个与后2个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则非等位。  相似文献   
30.
水稻Wx基因与稻米AC、GC和GT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60个籼稻品种(或品系)和57个(G46B/D香1B)B3F5株系为材料,通过检测Wx基因型,同时测定AC、GC和GT,探讨了水稻Wx基因与稻米AC、GC和GT的遗传关系。结果AC与GC极显著负相关,且二者均与Wx基因型密切相关,Wx基因的GG型材料具有较高的AC和较硬的GC,而TT型材料具有中等的AC和较软的GC,在全部57个B3F5代株系中AC的高低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