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茄子青枯病抗性材料的鉴定及性状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亚蔬中心的8份茄子抗青枯病材料,1份感病对照,在温室中进行苗期人工种鉴定其抗病性。结果7份材料表现抗病、1份表现中抗。同年了露地种植,调查其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92.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和D-21及非单性结实品系03-2为试材,研究在自然低温条件下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和去柱头后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及与单性结实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下单性结实品系果实都可以正常膨大,而非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只在人工授粉的情况下正常发育。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发育前期的IAA、ABA含量和ABA/(IAA+GA_4+ZR)均高于非单性结实品系03-2;茄子3个品系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含量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含量。不同品系不同授粉方式下果实发育过程中GA_4含量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人工授粉提高了03-2果实发育初期的IAA、GA_4和ABA含量,对ZR含量和ABA/(IAA+GA_4+ZR)无明显影响,但促进了其果实的发育。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03-2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和ABA/(IAA+GA_4+ZR)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和ABA水平有利于茄子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93.
GA3,IAA和C/N对马铃薯试管匍匐茎及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94.
茄子航天诱变后代变异及其SSR标记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3个茄子高代自交系为材料,分析茄子航天诱变后代的变异及其SSR多态性。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处理能显著影响茄子当代(SP1)种子的萌发,诱使株高、株型、叶片、果形等植物学性状在二代(SP2)发生变异,多数变异性状可在三代(SP3)稳定遗传;不同基因型材料对航天诱变处理的敏感度不同,长茄05-18的敏感性最高,圆茄05-9较05-7敏感性高;SSR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变异株系与其未经航天处理自交系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说明航天诱变可以使茄子在分子水平上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95.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AFLP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温室单株抗病性的鉴定,选出了三个能够作为马铃薯青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的亲本。利用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检测了它们基因组的DNA的多态性,并构建了其AFLP图谱,且有望应用于标记辅助的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96.
茄子青枯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选用6个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茄子自交材料,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36个组合(包含亲本自交)。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各组合抗性并计算病情指数,采用Grifmg方法I及Hayman方法对抗性配合力方差进行分析,估计相关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茄子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符合“加性一显性”效应模型。遗传效应中同时存在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反交效应,但以加性效应为主。茄子对青枯病的抗病性表现隐性,感病性表现部分显性。茄子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较为复杂,由多个微效基因、较少的主效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97.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茄子种间体细胞杂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应用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 获得了茄子近缘野生种Solanum torvum、S. aethiopicum 与栽培种S.melongena (六叶茄, Dourga) 的种间体细胞融合四倍体再生植株。染色体检测表明该植株为四倍体(2n =4x = 48) , 荧光免疫检测证明为种间体细胞杂种, 青枯病抗性鉴定表明带有抗病基因, 田间生长表现为倾向野生亲本的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98.
不同预处理对辣椒小孢子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低温、高温、无碳源、秋水仙素和甘露醇 5种预处理对 5个辣椒品种小孢子离体培养前期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4℃和无碳源处理对提高小孢子存活率作用明显 ,并且对供试品种都有作用。其中无碳源处理 2d对 83- 5 8的诱导效果最理想 ,存活率达 4 3.33% ,较对照提高 7倍多 ,较其它处理平均提高 2倍以上 ;另外75 - 7- 3- 1低温 (4℃ 2d)、秋水仙素 (1mg·L-12d)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 15 .5 %和 13.0 %。  相似文献   
99.
利用RAPD分析部分茄子品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茄子 (SolanummelongenaL .)在植物学上可分为3个变种 :圆茄、长茄和矮茄〔1〕。本研究借助RAPD技术 ,对不同地区茄子材料间亲缘关系进行鉴定 ,为茄子种质资源的进一步评价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本试验共用 35份材料 ,其中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资源库内来自 14个省市的 30份材料 ,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来自两个不同国家的 5份材料。1.2 DNA提取 DNA提取参照Murray〔2〕和Saghai maroot〔3〕的方法。1.3 引物选择 均用Operon公司产 10bp随机引物 ,筛选…  相似文献   
100.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连勇  邹颖  东惠茹  金黎平  林桓 《园艺学报》2002,29(6):537-541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在试管薯形成过程中, 研究其GA3、IAA、6- 呋喃氨基嘌呤( KT) 、6- 苄氨基嘌呤( BAP) 、AB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无论是换入试管薯诱导培养基前的试管苗, 还是试管薯诱导形成过程中的母株试管苗, 根内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始终高于茎叶。随着诱导环境的改变, 以及匍匐茎、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 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转入诱导培养基后的试管苗在光照培养条件下, 茎叶内GA3、IAA、KT、BAP 和根内ABA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黑暗培养3 d 匍匐茎形成时, GA3、KT、BAP 及茎叶内IAA 含量下降; 黑暗培养7 d 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时, 茎叶内GA3、KT、BAP 含量再次增高, 而根内GA3、BA 含量继续下降, IAA、ABA 含量无明显变化; 黑暗培养14 d 试管块茎基本形成时, IAA、BAP 含量缓慢上升, 根内GA3 含量下降, 茎叶GA3 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