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58篇
  66篇
综合类   670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518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曹东  辛金鸽  曾燕  倪学勤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2,(23):115-120+137-138
为了研究性别对巴马小型猪粪便微生物组成及丰度的影响,试验以10头雄性和10头雌性试验用巴马小型猪作为试验对象,收集新鲜粪便,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并对预测的代谢通路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雄性巴马小型猪和雌性巴马小型猪之间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雄性和雌性巴马小型猪的核心菌群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属水平上雄性的核心菌群为志贺氏杆菌属(Shigella,5.81%)、颤螺菌属(Oscillospira,4.62%)、密螺旋体属(Treponema,4.14%)、梭菌属(Clostridiaceae_Clostridium,2.73%)及拟杆菌属(Bacteroides,2.58%),雌性为颤螺菌属(5.23%)、密螺旋体属(4.94%)、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3.74%)、SMB53(2.35%)及梭菌属(2.12%)。在门水平上,雌性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丰度显著高于雄性(P<0.05);在...  相似文献   
992.
重迎茬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茬口、迎茬条件下施用不同有机肥的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迎茬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正茬,真菌数量高于正茬,而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时期有很大变化。施入不同有机肥后,能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真菌中青霉菌数量增多,致病菌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综合应用多种甘蔗杂交技术,探索解决云南高原内陆瑞丽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甘蔗花期不遇与冬季低温影响花粉发育问题,提高杂交花穗的生产能力和花穗质量。  相似文献   
994.
‘京春CR3’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CR1572和CR1582杂交而成的抗根肿病耐抽薹大白菜一代杂种。定植后60d左右收获。植株半直立,外叶中等绿色,叶面中皱,球内叶黄色,叶球合抱,炮弹形,球高25.7 cm,球直径14.3 cm,单球质量2.0 kg,净菜产量80 300 kg·hm-2。耐抽薹性较强,抗芜菁花叶病毒病、霜霉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根肿病4号、2号和7号小种。  相似文献   
995.
大豆根腐病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大豆根腐病在黑龙江省各农场发生普遍,一般减产10%左右,是一个新的严重威胁大豆生产的病害。此病系由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从种子萌发后7—10天即可侵染幼根,以后随着生育期加长,病情逐渐加重,花荚期达到高峰。发病与土壤温度、湿度关系密切,同时,受茬口、栽培方式、肥料种类及根部害虫危害影响。大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但尚未发现高抗品种。在药剂防治方面,多菌灵与福美双或克菌丹混合拌种,对提高保苗率、减轻病情作用较大。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为研究发酵中药渣对肉牛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宁夏固原市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园随机选取210头牛作为试验牛群,采用配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结果]结果表明,中药渣组比对照组采食量增加0.51 kg(8.9%,P﹤0.05),料重比(F/G)减少了0.18 kg(P﹤0.05)。发酵中药渣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20.8 kg(2.9%,P﹤0.01),采食量增加0.73 kg(12.8%,P﹤0.01),料重比(F/G)减少0.29 kg(P﹤0.01)。发酵中药渣组血液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肉牛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中药渣可增加肉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饲料报酬,发酵中药渣可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997.
为适应我院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传统农学专业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磋商与研讨,认为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教改的切入点,是基本要素改革的重头戏。面对重视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基本国策及即将来临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传统的农学专业应抓住难得的机遇,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为尽快实现向复合型人才方向转移的培养目标,专业课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改造、强化、提高的对策。调整、改造《育种学》,重点开好《种子学》;重点改造、提高《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统一编排《作物高产理论与技术》;强化《植物营养与施肥》及植物保护学科群,并定位为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云南优良的甘蔗细茎野生种云南82—114进行杂交利用,对选育出的F1(云割F1 97-105)、BC,(云割BC1 03—80、云割BC1 03—78)、BC2(云割BC204—41和云割BC204—48)真杂种及其亲本(云瑞99—248、ROC10)的重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导入云南82—114基因后,F1、BC1、BC2代材料的茎径、单茎重、蔗糖分随着回交代数的曾加而逐代提高:原料茎长、有效茎数、纤维分在降低;蔗茎产量、产糖量在明显增加。云南82—114的利用为选育优良品系(种)提供种质基础,同时也显示了云南82—114的育种价值和甘蔗细茎野生种质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9.
退化草地的系统性恢复:概念、机制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草地是地球陆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多功能生态系统,长期以来过高的家畜数量使草地超载过牧,同时气候变化也对草地的生态稳定性产生负向作用,导致世界及我国的草地出现普遍性退化。草地退化是制约草地实现生产、生态功能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地使退化草地恢复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科学与技术挑战。迄今对草地恢复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这些研究总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且实践多于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有共识的草地恢复理论。只有深刻认识草地恢复的过程、机制及途径等理论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建立其相关的技术基础,进而研发出行之有效的草地恢复技术。本文作者针对草地恢复问题,分析总结了以往建立的草地恢复模型,即恢复演替理论、阈值模型、选择状态模型及过滤模型等,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草地的系统性恢复概念,即通过构建基本的草地关键组分(植被-动物-微生物的营养级物种与优势种)激发草地生态(跨营养级的养分-水分联系、地上-地下耦合等)的自组织过程,实现以系统稳定平衡和多功能协同为目标的恢复方式。草地的系统性恢复强调:恢复目标是接近或达到新的稳定平衡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保证维持草地主体功能即可。草地的恢复方式是从营养结构到生态过程和多功能的“系统化”,实际上是从“系统”角度定义、实施草地恢复;草地结构的恢复,即需要恢复草地的优势种或营养级物种,以此构建的生物多样性、食物网或生态网络之框架;草地过程的恢复是实现其自组织性,即依赖草地的内源动力,促发草地过程“自然地”达到稳定状态,这种内源动力源于草地系统存在的生物组分,由于生物可以进行新陈代谢而产生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反馈;草地功能的恢复主要是恢复草地的多功能(产品生产与生态服务),并使多功能之间形成协同与耦合,最终体现的是草地恢复的结构整体性、过程自组织性和功能完整性。文中还阐释了草地系统性恢复的相关机制,同时,对草地系统性恢复的主要方式或途径——封育式自然恢复、人工辅助式干预恢复、适度利用式激发恢复等,进行了深刻解析。鉴于我国牧区的草地面积、家畜数量基数、以及社会生产状况,草地的适度利用恢复可能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恢复途径。尽管草地恢复与草地退化密切关联,然而,草地恢复的过程与机制远比想象得更加复杂。本文构建了草地系统性恢复的概念框架,试图丰富、推动发展草地恢复的一般性理论。今后,仍然需要在不同的退化草地上,开展更多的长期试验与技术实践来检验、修正及发展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000.
以2个金铁锁四倍体材料(T1、T2)及1个二倍体金铁锁组培苗(CK)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倍性金铁锁组培苗的茎、叶解剖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倍性金铁锁组培苗叶及茎的相关性状均差异显著。不同倍性金铁锁均无明显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四倍体金铁锁T1与T2叶片厚度分别是二倍体的1.77、1.60倍;叶主脉厚度分别是二倍体的2.34、1.67倍。四倍体金铁锁T2的茎直径横切大小为二倍体金铁锁的1.40倍,而T1和T2的茎导管横切大小分别是二倍体的1.81、1.23倍;四倍体T1和T2的茎中空横切大小分别是二倍体的1.80、1.73倍。可见,金铁锁经多倍化处理后,其茎、叶的解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异。研究结果可为金铁锁多倍体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