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78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52篇
  55篇
综合类   473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410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意大利黑麦草饲喂奶牛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对采用冬闲水田生产的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饲养奶牛效果进行研究。通过23 d(5 d预试期+18 d正试期)的奶牛饲喂试验,发现采用部分或者全部黑麦草代替野生杂草作为奶牛的青饲料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奶牛的日产奶量,延长奶牛的泌乳高峰期,并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试验还证明了黑麦草提高牛奶乳蛋白率的作用在奶牛泌乳高峰期与下降阶段同样成立。通过经济效益估算,全部以黑麦草代替野生杂草作为奶牛青饲料,增收达到每天6.0元/头,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2.
<正>一、产业现状(一)种鸡存栏高位白羽肉种鸡:2018年产能处于低位。2019年产能处于高位,1~6月祖代累计更新48.8万套,同比增加92.5%。6月祖代在产存栏79.8万套,后备存栏54.1万套。6月父母代在产存栏3457.9万套,环比增3.8%,同比增15.4%,连续5个月快速增加。原因:强制换羽比例大幅增加,强制换羽率>20%。在产存栏高  相似文献   
183.
畜禽场粪便污染已日益严重,如何利用这些废弃物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以牛粪和鸡粪为主要原料,经过接种EM活性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腐熟,以缩短发酵时间为目的,分别对原料的含水量、原料翻堆次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原料含水量在60%~65%,翻堆时间以45min/次为宜.发酵的腐熟度指标变化:(1)原料体积和重量减少1/3~1/2;(2)质感松软,颜色为暗棕黑色,无不良气味;(3)微细颗粒小于0.25mm,符合有机肥生产标准;(4)发酵自然温度稳定下降.  相似文献   
184.
为了定量评估呼伦贝尔草原的生产能力,明确气候因子对草原生物量累积过程的影响,利用近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MOD17A2H),结合同时期气象数据,基于像元定量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呼伦贝尔草原净初级生产力(NPP)均值为306.97 g C·m-2, 18年来NPP变化呈波动中增加的趋势,最低值为2001年的241.60 g C·m-2,最高值为2014年的372.10 g C·m-2。NPP高值区(>400 g C·m-2)分布于低地草甸;中值区(250~400 g C·m-2)分布于山地草甸和温性草甸草原;低值区(<250 g C·m-2)出现在呼伦贝尔西部的温性草原,不同草地类型NPP值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低地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沼泽类>温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NPP与降水的相关性高于与温度的相关性,降水是NPP积累的主要影响因子,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总体比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敏感。  相似文献   
185.
呼伦贝尔割草地由于在利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固定,连年打草导致割草地严重退化。为保护呼伦贝尔割草地和促进草地生态恢复,采用打孔及"3414"土肥配方试验,施用氮、磷和钾肥作为试验处理因素,结合回归拟合及模拟寻优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单因素氮肥在非打孔区域对生物量的影响显著,且存在最佳施肥水平(施肥量为105kg·hm^(-2))和理论最高草地生物量(55.66g·m^(-2));双因素中,打孔区域氮、磷和钾两两之间的组合效应均高于非打孔区域,说明打孔与施肥同时进行可改善施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也说明打孔对草地生物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天然割草地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需要增加处理重复或者样点重复,以保证数据的集中性反映施肥处理效果。依据氮、磷和钾全信息模拟寻优结果,非打孔区域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46.14kg·hm^(-2)、246.75kg·hm^(-2)和8.68kg·hm^(-2),此时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为62.09g·m^(-2);打孔区域的最优处理组合施肥量分别为氮肥231.50kg·hm^(-2)、磷肥374.50kg·hm^(-2)和钾肥25.20kg·hm^(-2),获得最大草地地上生物量为58.12g·m^(-2)。  相似文献   
186.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近年来,中美贸易中高粱交易量剧烈波动,高粱供需形势发生显著变化,高粱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从中国高粱的生产特征、贸易特征、消费特征等方面入手,对1960—2018年国内高粱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高粱从主要粮食作物转变为小杂粮,近年来种植面积略有提高;国内高粱消费主要用于酿酒和饲料,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高粱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并不高;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进口量受饲料高粱需求影响猛增猛减,出口量极小且相对稳定。未来,中国高粱的发展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新的增长空间主要取决于旱作粮食作物的发展和消费途径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7.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病害真菌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发表了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病害81种,隶属于真菌4个亚门,18科39属,其中鞭毛菌亚门5属,子囊菌亚门7属,担子菌亚门9属,半知菌亚门18属。  相似文献   
188.
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化学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Pyricμ lariμ oryzae Cav.)孢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学药剂中以多菌灵抑制能力最强,毒力回归式为y=30.27 26.65x,EC50=5.50μL/L。生物药剂中以好米得抑制能力最强,毒力回归式为y=219.69 123.93x,EC50=150.00μL/L。  相似文献   
189.
通过田间调查,共查出黑龙江垦区为害水稻的害虫有44种。其中,前人有报道的有29种,新发现15种。  相似文献   
190.
<正>1目前威海市野生海藻资源的基本情况威海市海岸线长达986 km,-15 m等深线的浅海水域面积20万hm~2,在这些水域的岩礁和泥沙海底,各种海藻(草)资源相当丰富,是多种海洋生物繁殖和栖息的良好场所。但由于人们无序的填海造地,以及以陆源污染物为主所造成的海洋污染和近海滩涂的捕捞养殖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