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1篇
  26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西藏春小麦物候期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利用1991-2020年西藏日喀则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的春小麦生育期和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相关系数、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西藏春小麦生育期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影响其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在1991-2020年期间,西藏春小麦生长季内降水量(Pr)、相对湿度(RH)和日照时数(S)表现为下降趋势,平均最低气温(Tmin)升温率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Tmax)升温率,平均气温(Tm)、≥0 ℃积温(∑T0)和平均风速(Ws)均呈增加趋势。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以及全生育期的热量资源(TmTmaxTmin、∑T0)和Ws都表现为增加趋势,S与RH趋于减少;Pr在营养生长期增多,在生殖生长期减少,在全生育期略有增加。春小麦所有生育时期都表现为推迟趋势,平均每10年推迟2.33~13.36 d,以乳熟期推迟最明显;播种-出苗、拔节-孕穗2个生育阶段天数对气候变化响应不明显,开花-乳熟期天数以11.03 d·10 a-1的速度显著延长,其他生育阶段天数均呈减少趋势;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呈减少趋势。除开花期外,其他生育时期都发生了推迟的气候突变,突变时间主要出现在21世纪前10年的中后期;只有三叶-分蘖、分蘖-拔节、开花-乳熟、乳熟-成熟4个生育阶段天数在21世纪初出现了气候突变。影响春小麦营养生长期、全生育期天数的主导因子是Tm,次要因子为∑T0,而∑T0却是影响生殖生长期天数的主导因子,Tm为次要因子。近30年西藏春小麦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减少,主要是因为Tm显著升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62.
陇东黄土高原春播紫花苜蓿生长规律及气候生产潜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春播两年生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和平行气候条件观测资料,分析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的生长高度和速率的时间变化规律,千物重和鲜草重与活动积温的相关关系;根据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光合产量和温度及降水订正模型,计算紫花苜蓿的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春播当年的开花~枯黄,第二年的显蕾~开花期的生长高度增长量达最大,生长速率在萌芽~分枝、显蕾~开花期达最大;干物重和鲜草重与活动积温在分枝~显蕾期同时达到最大值;水分是陇东紫花苜蓿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目前在中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尚有较大的气候生产潜力有待利用.  相似文献   
63.
吉林省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种植面积大、品质好、产量高,同时也产出大量的玉米秸秆,为广大农户提供了重要的生活能源。我省地处北纬40度52分~46度18分,东经121度38分~131度19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农户不论是做饭还是冬季取暖,仍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燃烧后的草木灰数量很大,是农家肥的来源之一。合理使用草木灰能使农作物茎秆坚硬,根系发达,提高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但草木灰如果保管不善,在村、屯、房前屋后会灰尘四扬,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有时还会死灰复燃,导致火灾发生。因此,在广大农村各家各户修建一个草木灰仓十分重要。积攒草木灰,挖掘有机肥料,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又降低了农民粮食生产的成本,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4.
为了了解伊维菌素水包油口服液对双峰骆驼寄生虫的驱治效果,本试验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4个试验点的92峰双峰骆驼为研究对象,通过饮水给药,以全身蠕虫剖检法及EPG来判定驱虫率。结果表明:伊维菌素水包油口服液对双峰骆驼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效果明显,使用高倍剂量(0.8 mg/kg)伊维菌素水包油口服液同样安全,对骆驼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5.
基于5℃界限温度指标,利用羌塘自然保护区附近站点1971−2019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9a自然保护区高寒草地牧草青草期及其水热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预估了在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下,未来80a(2021−2100年)牧草青草期的变化,以期了解和预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近49a自然保护区平均每10a牧草青草期开始日提早2.81d,终止日推迟2.74d,天数延长5.56d;青草期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75.86℃·d·10a−1、15.84mm·10a−1和27.58h·10a−1。(2)在年代际变化特征上,20世纪70−90年代各站青草期开始日晚、终止日早、持续天数短、水热条件偏差;21世纪00−10年代截然相反,青草期开始日早、终止日晚、持续天数长、水热资源充沛。(3)M-K法检验显示,青草期开始日、终止日和天数的突变时间分别出现在2006年、1991年和1988年;青草期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分别在1988年、1999年和1981年也发生了由偏少变偏多的突变。(4)青草期要素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未来青草期开始日提早、终止日推迟、天数延长,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增加的变化趋势仍将持续。(5)在RCP4.5排放情景下,未来80a自然保护区牧草青草期开始日提早10d、终止日推迟9d、天数延长17d,这有利于牧草生长,牲畜抓膘,对牧业生产、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6.
为了更好的利用和牛资源,加快高档肉牛的饲养,我们研究了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T1组(纯种和牛)、T2组(西杂)、T3组(荷杂)。结果显示:30月龄时,3组牛平均体重为883.78 kg,12~30月龄平均日增重1005 g。并且30月龄时,T3组在体高上显著高于其余2组,但在其他指标方面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2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3组平均胴体重551.27 kg,T3组最高,T1组与T3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显著高于T2组(P<0.05)。3组平均屠宰率为60.01%,T3组屠宰率最高为61.46%。  相似文献   
67.
68.
痢菌净属于卡巴氧类化合物,应用时如果不按要求,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则会引起急性和蓄积中毒,将会给广大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4年的3月份,某村养殖户在饲养的2100只海三褐商品蛋鸡20日龄时,因鸡群60%~70%突然出现排黑色腥臭稀薄粪便,经当地兽医诊断为细菌性肠炎,用痢菌净原料80克(2000只鸡量)拌料,连喂7~10天,当喂到第8天时鸡群出现中毒症状。2临床表现2.1全群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采食和饮水减少或废绝,头部皮肤呈暗紫色,排淡黄、灰白水样稀粪。2.210日龄时部分鸡出现瘫痪,两翅下垂,逐渐发展成头颈部后仰,弯曲,角弓…  相似文献   
69.
陕西省南北狭长,纵跨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海拔320-3767米。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林业用地1066.0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636.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92%。全省从南到北划分为陕南山区、关中平原、黄土高原三大区域,森林自然风光遍布其中。 巴山以林、山、水、雾、花、鸟为主,有亚热带观赏植物和多种鸟兽及木竹林、茶园、峡谷溶洞、云山雾海、水乡等独特景观。 秦岭是我国南北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南北物种的交汇处,蕴藏着品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有植物3300多种,素有"秦地无闲草"之誉,其中太白贝母、延龄草,独叶草、百步还阳丹等  相似文献   
70.
齐齐哈尔城市郊区的达乎店镇、卧牛吐镇、莽格吐镇的大部分村屯及附近的龙凤奶牛场、东胜农场、嫩水农场、双河农场,地处音河、阿伦河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