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205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441篇
  118篇
综合类   1180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431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为探究奶农通过小作坊办加工厂的模式成因及发展情况,对各地出台的与小作坊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进行了梳理,发现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和云南6省(区)的奶农通过小作坊加工特定乳制品具有法律依据,可申请取得生产许可证。奶农申请食品小作坊证发展乳制品加工可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的发展、净化民族传统奶制品市场和增加奶农外部选择权,但也存在加工品类有限、销售渠道受限、政策知晓率低和质量安全风险等问题,需进一步通过优化产业政策、加强政策宣讲、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等措施提升“奶农+小作坊”模式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广西农民素质现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永福、博白、环江、都安、鹿寨5县15个乡镇45个行政村405个户主展开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被调查农民的文化程度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模式,即不识字人数和大专以上人数比例小,小学文化和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比例略大,分别为26.91%和21.48%;初中层次人数最多,占47.41%;二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人群的综合素质要比经济欠发达山区人群的综合素质高,人均创造的劳动价值也高;三是被调查对象中81%曾接受过一次以上的各种类型培训,对优良品种、合理施用化肥、合理使用农药等农业基本常识略有所知,但普遍缺乏产业意识、商品意识和现代农业知识。  相似文献   
83.
科学的耕地评价是耕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前提,耕地资源认知的深化引领耕地评价研究发展。为明晰耕地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动态和未来前景,系统梳理1949—2023年引领耕地资源认知变化的理念、事件和政策,探讨耕地资源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借助文献调查、文献计量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阶段耕地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政策支撑、技术方法与代表成果等进行总结,并提出面向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耕地评价研究展望与关键问题。研究表明:1)耕地资源认知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资源本体、资源平衡体和资源综合体3个阶段,认知对象由耕地数量单一维度向耕地数量与质量、数量-质量-生态、实体耕地与虚拟耕地等多维度转变,研究范围也由宜耕地、耕地等实体资源向近远程耦合框架下的全球虚拟耕地拓展;2)各阶段耕地评价的研究重点围绕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综合利用展开。在资源本体阶段,侧重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关注本底要素宜耕性;在资源平衡体阶段,注重耕地质量提升,对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在资源综合体阶段,评价对象向全球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拓展,评价内容关注耕地多功能及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因此,未来耕地评价的研究内容需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耕地本体评价需兼顾实体和价值量,耕地质量评价需匹配人类福祉需求,耕地综合评价需考虑多元对象和指标。在评价理论与方法层面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新调查监测手段,丰富精细化耕地资源数据,为进一步拓展资源认知、丰富评价范式、优化耕地保护制度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决因妊娠母猪饲喂量难以精确控制,造成母猪体重大小不同,引起母猪繁殖能力低、仔猪淘汰率高等问题,试验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妊娠母猪饲喂站,采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STM32单片机、工业相机、通信技术、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结合独立采食的机械结构,实现妊娠母猪的精准饲喂,即利用RFID技术通过母猪佩戴的电子耳标对母猪个体进行识别;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嵌入式控制单元与RFID读卡器通信,触发相机对进站的母猪拍照,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母猪体况数据的获取;依据母猪体况、胎次、妊娠时间等相应参数计算母猪饲喂量,控制投料电机实现精准投料。通过对6台饲喂站进行多组下料测试,对比分析理论投料量与实际投料量的差异,并计算下料精度;对70头妊娠母猪进行人工背膘测量与饲喂站测量,计算饲喂站体况等级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该饲喂站投料精度高于95%,能够实现精准投料;体况等级评定准确率达到92.9%,能够自动获得妊娠母猪体况等级,并且该系统运行稳定。说明基于机器视觉的妊娠母猪饲喂站能够自动获得妊娠母猪体况等级...  相似文献   
85.
根据全省农机化办会议精神,结合2009年工作需要,提出2009年省农机化科教工作思路和重点如下: 1 2009年农机科教工作的基本思路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机行业科教质量工作,围绕全年农机重大工作任务,各地农机科教单位找准位置,确定农机科教的目标任务,以开展农机化科技项目、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化技术培训、农机质量管理为工作重点。以改革为动力,搞好农机行业科教系统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力求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全年农机科教工作任务,为促进全省农机化发展、开创科教工作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6.
一些机手安装气缸垫时,喜欢在缸体上涂一层黄油,以为这样可提高密封性。其实不然,因为黄油遇高温后会溶流,使缸盖、缸体与气缸垫产生间隙,燃气更易漏出;黄油遇到高温产生的积炭还会使缸垫老化,增加装拆难度,给修理带来麻烦。还有的机手安装活塞销时,用明火加温活塞,然而活塞销座处较厚,其它部分较薄,明火加温时的热膨胀系数很大,容易使活塞变形。此外,  相似文献   
87.
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要求,为加大对新产品的支持力度,优化农机结构,促进农业机械人科技进步,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2009年7月21日农业部印发了<<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申报指南>补充规定的通知.  相似文献   
88.
小型自排沉沙池沉沙工况的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小型自排沉沙池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然后以物理模型对小型自排沉沙的水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资料深入分析了小型自排沉沙池内水流的流态特征,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试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小型自排沉沙池沉沙工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90.
夏季是生猪生长的繁盛阶段,新陈代谢加快,生长发育迅速,增重明显.但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非常活跃,是各类高热疾病的高发阶段.因此,夏季养猪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防热防中暑.育肥猪由于皮下脂肪厚,阻止了体内热量大量散发,加上汗腺退化,又不能以大量出汗形式散发体内热量,所以非常怕热,对热应激比较敏感.气温过高会出现食欲下降,采食减少,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生长减慢等症状;如果持续高温炎热,甚至会出现中暑死亡.因此,防热防暑是保障育肥猪安全度夏并降低其他高热疾病发生的重要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提供充足的饮水.(2)降低地面温度,加强栏舍的通风或安装喷淋降温系统等.(3)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高热抗体康和复合免疫多维,以增强猪的散热、抗热及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