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35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选取了拜泉县幼龄云杉纯林土壤、大豆土壤、落叶松—美国红云豆农林复合经营型土壤、杨树—水飞蓟和杨树—板蓝根林药复合经营型土壤等5种土壤类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农林复合经营条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的影响,并因作物的品种而存在差异。总体来看,只要选择适宜的间作品种,一般对林地的土壤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在本试验选择的3种农林复合经营类型中,杨树—板蓝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2.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后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经过植被恢复后形成的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重度火烧迹地在经过植被恢复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樟子松林土壤pH值升高,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土壤pH值均降低。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全P、有效P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土壤密度降低,樟子松林和山杨林的土壤密度升高。白桦林土壤孔隙度最好。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经过植被恢复后,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均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  相似文献   
43.
防风种子的休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防风完整种子与种仁的发芽率和吸水率,测定了防风种子粗提液对白菜、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运用原位试验方法探讨了防风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防风种子休眠与种皮关系不大,种子中存在的内源抑制物质是造成防风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缓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栗钙土区栽植沙枣、榆树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与试验分析的方法,对赤峰市巴林右旗黄花林场撂荒沙化的栗钙土区栽植沙枣和榆树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枣地和榆树地土层(h)0<h≤15cm和15<h≤30cm的土壤密度明显都低于对照撂荒地.沙枣地和榆树地土层(h)0<h≤15cm和15<h≤30cm的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明显都高于对照撂荒地.沙枣地和榆树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的质量分数都高于对照撂荒地,其中0<h≤15cm土层内尤为明显.栽植沙枣和榆树可明显降低土壤密度,改善土壤孔隙状况,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含量,使土壤水、气、热状况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得到提高,并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壤荒漠化的扩大.  相似文献   
45.
为探索微立地对脂松幼林生长的影响,采用较小尺度,测定与单株林木生长空间相关的土壤物理性质,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脂松幼林期间的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结果表明:不同微立地类型上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显著,微立地地形因子对脂松幼林的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凹地形和伐桩对脂松的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是负影响,而且与普通地形上的林木长势差异显著;凸地形对脂松的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是正影响,但与普通地形上的林木长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以3个时期(1995、2000和2007年)Landsat 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于ArcGIS对DEM派生的地形因子和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不同地形因子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进而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和林地面积之和所占的比例最大,3个时期分别为81.63%、82.07%和79.35%;1995—2007年间,未利用地和草地面积持续减少,居民工矿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在平坡、第一高程带和无坡向区域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平坡和无坡向是其优势区域,面积百分比均大于60%,且2000年的面积比例最大,2007年的最小;林地在不同海拔和坡度都有分布,半阳坡和半阴坡为其优势区域,2007年的面积比例最大,1995年的最小;水域、居民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受坡向的影响较小,但随着高程和坡度的增加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47.
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林踏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科尔沁地区半流动沙丘地上6a生踏郎人工灌木防风固沙林为对象,选取立地质量相近的撂荒地作为对照,通过样地种群结构统计、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度等研究.对踏郎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不同生境下的踏郎人工灌木防风固沙林的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坡下踏郎人工固沙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种群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均达到最好,其中物种丰富度S达到8;Simpson多样性指数D为0.58;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为1.35;Pielou均匀度指数Jw为0.74;Alatalo均匀度指数Eα为0.64;M指数达到0.666 7.撂荒地的立地质量、物种多样性均最差,物种丰富度为4;Simpson多样性指数D为0.29;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为0.67;Pielou均匀度指数Jw为0.36;Alatalo均匀度指数Eα为0.32.综合评价不同生境的踏郎人工灌木防风固沙林稳定性结果为:坡下>坡上>坡中撂荒地.  相似文献   
48.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源涵养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防护林种,具有很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功能。从森林植被对水量、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从各国的研究成果来看,普遍认为森林覆盖率的减少可以增加流域产水量;森林植被可以减少径流泥沙含量并能有效改善溪流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49.
大兴安岭几种典型林分林冠层降水分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兴安岭7种典型林分林冠层降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5-9月,大气总降水量为236.62 mm,平均每次降雨量11.27 mm;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都增加,林冠截留率降低;7种林分穿透雨量分别为151.48 mm,156.16 mm,141.40 mm,162.11 mm,182.35 mm,148.69 mm,156.29mm,分别占林外降雨总量的64.02%,66.0%,59.76%,68.51%,77.06%,62.84%,66.05%;7种林分单株树干茎流量分别为4.99 mm,2.45 mm,0.82 mm,1.28 mm,3.30 mm,2.94 mm,1.67 mm,分别占降雨总量的2.11%,1.04%,0.35%,0.54%,1.39%,1.24%,0.71%;以线性回归方程来拟合穿透雨(y)和林外降雨(x)之间的关系最好;树干茎流与林外降雨的关系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较好,但是树干径流与林外降雨之间关系不如穿透雨与林外降雨之间关系紧密;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0.
白雪峰  赵雨森  戚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23-9124,9128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近年来对于需水量的预测被高度重视,由于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实际的需水量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因为因素的忽略、数据资料的局限性、预测方法的不当,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的需水量之间的差距很大。应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GM(1,N)模型,对佳木斯市的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进行了预测。所建立的模型经过误差分析,证明该模型适用于影响因素复杂,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为研究区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