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1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在北方寒冷稻作区的水稻生产中,障碍型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比较大,严重的可以造成水稻减产40%以上。选择抗寒品种,通过采取适时早播、培育壮秧、适时插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合理施肥、促早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措施,来有效规避低温冷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以昆明市为例,采用政策文本分析、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从昆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昆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建立健全制度、提高质量效能、统筹教育资源、加大政策扶持、搭建交流平台、实施动态管理、普及信息化应用、强化延伸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以期更好地提升昆明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助推昆明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保藏16种杏鲍菇品种中筛选出高蛋白、高多糖含量的优势菌株,为杏鲍菇功能研发发掘出优势材料。[方法]通过菌丝发酵的方法获得16种杏鲍菇的菌丝体,经过组织处理,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和苯酚-硫酸法进行蛋白和多糖的筛选工作。[结果]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杏21,其蛋白含量占菌丝体鲜重的5.20%;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的为杏4,占菌丝体干重的6.37%。[结论]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根据对功能成分开发的需要,选择优势菌株并对其进行高产发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棉柴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柴栽培杏鲍菇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棉柴与未发酵棉柴栽培配方均有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在20%~80%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发酵棉柴的添加量成正比;对于未发酵棉柴来说,在20%~60%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棉柴的添加量成正比。添加棉柴有利于杏鲍菇产量的提高,棉柴添加量为40%的配方⑥(未发酵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粕粉3%;糖1%;石膏1%)和配方②(发酵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粕粉3%;糖1%;石膏1%)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挤压膨化犬粮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犬粮配方研究中所确定的最佳配方为基础,以糊化度作为挤压膨化犬粮核心品质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喂料速率和套筒温度等双螺杆挤压机的主要操作参数与犬粮糊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糊化度与4个因素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物料水分为25%,螺杆转速为30 Hz(1 Hz=5 r/min),套筒温度为160℃,喂料速率为24 Hz(1 Hz=1.7 r/min)的条件下,犬粮的糊化度达到89.7%。  相似文献   
16.
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爽  胡江  沈其荣 《土壤学报》2010,47(5):939-945
通过根盒试验比较了籼稻汕优63和粳稻武运粳7号苗期不同采样期根际土和土体土壤的硝化强度以及氨氧化细菌数量的差异,并且采用16S rDNA 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指纹图谱技术比较分析了上述两种水稻苗期不同采样期根际和土体土壤中细菌及其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中硝化强度和氨氧化细菌的数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汕优63籼稻根部土壤中的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丰富度和群落变化特征随着水稻生育时期的延长较武运7号粳稻的变化更为多样,说明籼稻品种根系和根际硝化作用更强,在其根系附近会产生更多的硝态氮。这种差异性严重影响水稻植株对氮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对人类活动量化中考虑区域生态条件的差异,基于季节尺度,利用潜在NPP与实际NPP计算HAII,选取植被类型、高程、坡度等7个自然因子与HAII进行空间分异探测分析,以更细的季节尺度揭示多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描述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空间分异影响方面,HAII的解释力与显著性均优于人类活动值,其解释力最高为0.714。在多因子影响植被NPP空间分异方面,自然与人为因子均表现出明显季节差异,夏季人类活动解释力最高,春、秋季减弱,冬季则主要受自然因子影响。其中,坡度、温度、法向直射辐射量与散射辐射量在春、秋、冬季表现出单一的驱动影响,植被生存条件较好的夏季,因子出现明显拐点,降水因子的限制阈值随季节变化。因子交互作用中,人类活动、降水、气温及植被类型4个因子之间产生的交互作用是影响青藏高原NPP的主要驱动力。综合人类活动及多个自然因子,在青藏高原植被生态工程建设中,需主要考虑人类活动、降水、气温及植被类型4个因子,各季节主导因子不同。在干旱少雨地区,人类活动应被重点考虑。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植被生境条件下的区域提供生态系统管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快速发展。林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主要作用,林业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病虫害现象是主要之一,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是林业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林业工作者一直不断找出适合的防治方式。因林业面积的逐渐扩大,病虫害发生的范围也在逐步增长,因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较大,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重视,也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是放到首位。为了能更好的优化整合资源,如何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当地各级林业部门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政府部门政策,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此来实现病虫害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稻草还田对设施切花菊品质及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设施切花菊连作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切花菊品质逐年下降的现象,研究探讨暗管排水(埋管最适间距2 m)条件下,稻草还田措施对设施切花菊‘神马’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无暗管和无秸秆还田(CK);2)有暗管和无秸秆还田(PS0);3)有暗管和800 kg/hm^2秸秆还田(PS800);4)有暗管和1600 kg/hm^2秸秆还田(PS1600);5)有暗管和2400 kg/hm^2秸秆还田(PS2400)。测定温室耕作层土壤(0 15 cm)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盐含量以及植株主要生理指标。[结果]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稻草还田量均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与CK相比,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最低,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2.7%、23.6%、11.4%、8.23%;除此之外,各稻草还田处理均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土壤全盐量及电导率,其中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耕作层电导率最低,为167μS/cm,相比CK下降了31.1%;各稻草还田处理使切花菊的株高、茎粗、舌状花数、花鲜重和生物量等主要生理指标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的株高、舌状花数、生物量在1600 kg/hm^2稻草还田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为本试验综合效果最佳的处理,其对设施切花菊‘神马’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明显,土壤肥力增加显著,切花菊品质提高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