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农作物秸秆生料袋栽鸡腿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生料袋栽鸡腿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50%,栽培方法简单、管理粗放、便于操作,适合规模及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42.
农作物秸秆生料袋栽鸡腿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50%,栽培方法简单、管理粗放、便于操作,适合规模及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43.
研究了百草枯胁迫下对地黄叶片膜脂过氧化相关生理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在百草枯胁迫下,地黄叶片相对电导率减小,丙二醛的含量逐渐降低,超氧阴离子(O(-)/(·)2)产生的速率逐渐降低,保护酶(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逐渐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增加后降低;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从而为百草枯的抗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4.
不同寄主受绿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绿盲蝽偏好程度不同的5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绿盲蝽危害后各寄主体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各寄主植物体内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在1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绿盲蝽偏好程度较高的苜蓿与绿豆,糖含量较未受害对照分别高62.10%和3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受害后除Bt棉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寄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以大豆增加最显著(53.47%)。受害后寄主植物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有增有减,但活性变化与偏好程度呈正相关性,5种寄主植物体内POD活性均增加,其中苜蓿增加最多(133.00%),仅大豆体内SOD活性下降(3.17%),苜蓿、大豆、甜叶菊体内CAT活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145.
从4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林权证的定义、天津市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6.
针对成捆堆放的原木端面图像,利用机器视觉方法开发一个材积检测系统,算法的鲁棒性和系统应用的方便性是两个关键难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设计并开发了结合深度学习与Hough变换的等长原木材积检测系统。首先,在对训练样本做了旋转、调整曝光度、加噪声等提高模型鲁棒性的预处理后,使用YOLOv3?tiny卷积神经网络对原木端面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计算得到每一个原木端面对应的目标区域;其次,在对目标区域计算边缘并去除目标区域中心噪声边缘后,利用Hough变换圆检测算法计算原木端面轮廓的准确直径;最后,开发了操作简捷方便的用户界面,根据用户输入的一个原木轮廓径级校准信息和长度,即可实现图中所有原木的材积检测。本系统在多种原木端面图像上,包括端面完好、端面伐痕、端面霉变、环境复杂等情景进行实验验证,系统真检率为98.79%,误检率为0.602%。结果显示本系统在各种复杂原木端面图像上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同时为了兼容深度学习算法与用户界面设计,本系统在PyQt5核心库上实现了操作界面,其操作简洁、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47.
鲜食毛豆作为一种特色蔬菜在浙江省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浙江省种子管理站把它列入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范围.为鉴定菜用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特性,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组织了8个新品种参加菜用大豆区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8.
以红青菜‘紫衣’为试材,研究了6种不同种类的商品化复合基质栽培对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最佳复合基质。结果表明:红青菜‘紫衣’在不同基质中的生长和品质均存在差异。从物理性状来看,6种基质中比较理想的基质为培蕾(J2)和爱丽丝(J3),J3的叶宽和叶面积分别相当于中诺(J1)的2.0倍和3.9倍,美乐棵(J4)的株高和叶长最大,分别相当于最低值(J1)的1.5倍和1.6倍。生物量指标J2最高,其鲜质量达到J1的2.6倍,根冠比仅为J1的66%。从食用品质来看,含水量和叶绿素差异不明显,但J4条件下‘紫衣’的花青素含量高达0.20mg·g~(-1),约为J1的3.0倍,维生素C含量则是翠筠(J5)中最高,硝态氮含量J1~J5均维持在一个很低的安全水平,仅J6略高于标准值。综合来看,基质J3对红青菜‘紫衣’的生长和品质综合影响最优,J2~J5也各具优势,而J1和J6则不适合。  相似文献   
149.
采用液体发酵技术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碳源、氮源、起始pH值和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对红汁乳菇菌丝体干质量的影响,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汁乳菇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的较优组合为碳源为马铃薯粉,浓度为3%;氮源为酵母膏,浓度为0.3%;起始pH值为6.0;发酵时间5 d。在27℃条件下,该组合菌丝体干质量最高,为10.094 g/L。  相似文献   
150.
为了获得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LSDV)L1R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试验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LSDV L1R蛋白的编码区合成序列,将合成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32a,构建pET32a-L1R重组阳性质粒,转化至BL21(DE3)大肠杆菌感受态,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通过透析进行纯化蛋白的复性,用Western-blot对复性后的蛋白进行鉴定。将鉴定成功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结果表明:L1R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在1 mmol/L IPTG、37℃、200 r/min条件下,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且纯度较高,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40 ku,与预期的蛋白质大小一致。纯化后的L1R重组蛋白能被His单克隆抗体及山羊痘阳性血清识别,反应原性良好。制备的小鼠抗LSDV L1R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02 400,免疫原性良好。说明试验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LSDV L1R重组蛋白,并制备获得多克隆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