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9篇
  8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山东省棉花生产转型升级目标、实施途径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总结"十二五"山东省棉花在生产能力、结构布局、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生产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2016—2020年山东棉花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目标及实施途径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2.
离心式压缩机组径向摩擦发生位置与严重程度的准确诊断有助于及时排查径向摩擦的故障原因,迅速、妥善处理径向摩擦,保障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研究径向摩擦的产生机理,对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局部径向摩擦、局部摩擦热弯曲、全周摩擦等径向摩擦故障的振动状态进行剖析,利用离心式压缩机组表现出的异常振动现象判断其是否发生径...  相似文献   
113.
山东生态条件下纯作春棉的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常规抗虫棉鲁棉研28号为材料,在山东广饶、夏津和冠县三地大田条件下纯作种植,研究了不同密度(3.00~9.00株/m2)下的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纯作抗虫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均有显著的影响,对经济产量的调控效应三个试验点大致相同,都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即低密度(3.00株/m2)和高密度(9.00株/m2)处理的产量低,中高密度(4.50~7.50株/m2)的产量较高。三个点平均,6.00株/m2密度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与4.50株/m2处理相当,但比3.00株/m2分别增产10.1%和12.0%,比9.00株/m2处理分别增产22.3%和22.8%。提高密度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但可显著降低棉柴比、铃重和早熟性。密度偏高和偏低都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和协调的产量结构,山东春棉纯作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为4.50~6.00株/m2。  相似文献   
114.
以东北冷凉风沙区普遍采用的玉米垄作保护性耕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试验(2004~2007年),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玉米耕层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微生物数最均大于传统耕作(CK),其中留茬覆盖(B2)>留茬(B1)>火茬(B3).灭茬方式(B3)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留茬覆盖(B2)处理前期土壤脲酶活性较低,但后期增长迅速.留茬覆盖(B2)措施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最显著.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CK),其中留茬覆盖(B2)比对照高1.58%,但差异不显著.同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都表现出随覆盖年限的延长而提高的趋势,留茬覆盖(B2)方式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2007年比2004年增加0.18g·kg~(-1).年际间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CK),且随着保护性耕作方式实施年限延长,同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留茬覆盖(B2)的增幅最大,2007年比2004年分别增加35.3%和32.7%.  相似文献   
115.
于2014年5-9月在辽河平原棕壤地区春玉米地设置不施氮肥(对照,CK)、常规施肥(F)、吡啶尿素包衣(FP)、常规施肥加生物黑炭(FC)以及常规施肥加秸秆半量还田(FS)5个试验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在玉米整个生育期观测N2O的排放情况,对比分析5种农作措施对农田土壤N2O排放及玉米生产过程中碳足迹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施肥对N2O排放有明显影响,其排放通量主要受施肥时间和施肥量的影响,施肥后排放通量较高,其中基肥和追肥阶段排放的N2O分别占全生育期N2O累积排放量的24.3%~27.3%和32.0%~38.2%;(2)各施肥处理中 N2O 的排放量均高于 CK 处理,但与 F 处理(常规施肥)相比较,FP、FC和 FS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0.2%、22.7%和9.4%,其中FP的减排效果最好;(3)各施肥处理碳足迹均显著大于CK。除CK外,FP和FC处理的碳足迹较低,分别较F处理降低了19.5%和14.8%;FP 处理的碳强度最低、碳效率最高,与其它农作措施相比,是高产低排效果最优的措施;(4)施用氮肥的直接 N2O排放占玉米生产全周期中碳排放的最大份额,其占比为74.9%~89.0%,其次是化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其占比为13.4%~17.8%。因此,适当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是降低玉米生产过程碳足迹的关键,本研究中,吡啶尿素包衣处理(FP)是棕壤区春玉米生产过程碳足迹管理的最优措施。  相似文献   
116.
农业高校拥有的资源优势正是解决农业信息化水平滞后问题的关键所在。充分利用农业高校的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建设多功能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相关群体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是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7.
迁安市于2015年1月,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结合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建设工作,2015年以来,迁安市率先在河北省启动河长制工作,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18.
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8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用Logistic方程拟合研究了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差异较大,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期最早的是石麦16,最晚的是石麦14,相差2.52d;石6138的理论最大粒重最高,石麦16最低;各品种灌浆前、中、后期的平均时间14.03、12.89和9.10d;各个时期对灌浆的贡献分别是21%、61%和18%;灌浆持续期天数以石麦14最长,冀5579最短,相差6.64d;石6138平均灌浆速率最大,比最小的石麦14高0.29g(/d·千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积累量和前期灌浆速率对千粒重影响较大,前中后期的灌浆持续天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9.
因种植面积减少,单产降低,2013年山东棉花生产持续滑坡。据意向调查,2014年全省植棉面积将继续减少6.6%。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因地制宜发挥植棉优势、抓好高产创建和发展现代植棉业的工作思路,提出制定目标价格,实行补贴、奖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