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7篇
  20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对本病均易感,其中2周龄以内的仔猪致死率可达100%,通常死于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本病在世界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72.
赵强 《河北农机》2021,(3):117-118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5G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凭借着其生动直观、迎合喜好以及制作简便的特点已经成了公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大量网友的喜爱,并形成了现在的“网红经济产业”模式.但是随着短视频行业体量的不断壮大,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侵权现象也越来越多,给短视频制作者造成流量的流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相似文献   
73.
亚热带农业小流域水体氮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流域氮素养分流失、改善流域水体环境,以亚热带典型农业小流域脱甲河为研究对象,对表层水体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浓度和水体硝态氮δ~(15)N(δ~(15)N-NO_3-)、沉积物有机质δ~(15)N(δ~(15)N-Org)浓度进行了连续试验观测,分析氮素浓度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的时空特征,探讨影响氮素分布的环境因子及水体NO_3-和沉积物有机质氮素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水体NO_3--N浓度明显高于NH_4~+-N,均值分别为1.62 mg·L~(-1)和0.90mg·L~(-1),并且分别在6月、8月及冬季较高;城镇区和农田区水体NH_4~+-N浓度与其他类型区差异显著(P0.05),并且显著高于其他水体;NO_3--N浓度在城镇区、农田区及山间林地区较高,水库区较低。支流NH_4~+-N浓度高于干流,均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干流、支流NO_3--N浓度分别表现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春季。源头和出口处水体均表现为NO_3--N浓度高于NH_4~+-N,源头处氮素浓度低于出口处。水体δ~(15)N-NO_3-及底泥δ~(15)N-Org值分布范围分别为-19.87‰~8.11‰和-0.69‰~6.51‰,水体δ~(15)N-NO_3-最高值在Ⅲ级河段,最低值出现于Ⅳ级河段,各级河段间水体δ~(15)N-NO_3-11月差异较小,而1、2月差异明显;河流底泥δ~(15)N-Org最高值也位于Ⅲ级河段,而最低值则在Ⅰ级河段,Ⅲ、Ⅳ级河段δ~(15)N-Org值随时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Ⅰ、Ⅱ级河段δ~(15)N-Org最小值出现于1月。总之,脱甲河水体存在氮素污染现象且以外源输入为主,水体氮素来源主要为土壤有机质、人工合成肥料及陆源有机质,开展流域氮素分布及来源研究对认识流域尺度氮污染物的源解析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提高直播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秦优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4种施氮方式对直播油菜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初步表明:氮肥以底肥施用(60%)为主,配以追施30%蜡肥和10%蕾薹肥的施氮方式,获得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5.
沙漠增温效应导致了绿洲不同区域热量资源的分异[1],为了进一步了解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不同区域作物的影响,本文通过在准噶尔盆地沙漠区、距沙漠20 km、70 km区域进行试验,从棉花生理生态的角度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不同区域的农田小气候、棉花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差异。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三个区域之间的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差异不大;(2)不同区域的大气温度均呈单峰曲线,距沙漠越近的区域温度越高;(3)不同区域的相对湿度都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4)影响区域间Pn、Tr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的差异。  相似文献   
76.
化学打顶对南疆棉花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以陆地棉品种中棉所49号为材料,于2008 -2010年在新疆阿克苏市开展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2种打顶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特征、棉铃空间分布、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棉株高于人工打顶,但株宽、果枝长及叶枝长显著低于人工打顶,因而株型更紧凑、见絮期冠层透光性好.化学打顶棉...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叶片布置方式对双吸离心泵径向力的影响,在其他外部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3种叶片布置方案的离心泵进行非定常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较对称布置方案,采用交错30°布置的叶片能够有效提高离心泵的扬程,采用交错15°布置的叶片对离心泵扬程具有消极影响.同时,采用交错布置方案会导致离心泵的效率下降;在设计工况下,与对称布置方案相...  相似文献   
78.
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生长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北疆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在化学封顶后,叶面喷施辛酸甲酯(MC)、油菜素内酯(BR)、复硝酚钠(CSN)、萘乙酸钠(NAA) 4种外源物质,设清水(Blank)对照,研究4种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剂量的外源物质叶面喷施后,棉花各项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指标响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不同剂量外源物质在喷药后15 d、30 d均能使植株生物量提高,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且30 d时,75 m L/hm~2MC、15 m L/hm~2BR、150 m L/hm~2MC、15 m L/hm~2NAA和75 m L/hm~2CSN处理效果较好。喷施各外源物质后,各处理的单株成铃数、单铃重、衣分及增产率均高于空白处理;处理75 m L/hm~2MC、15 m L/hm~2BR、150 m L/hm~2MC和7.5 m L/hm~2CSN下,籽棉产量提高;其中75 m L/hm~2MC效果最佳,较Blank籽棉产量提高了25.88%。结果表明外源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化学封顶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在本研究条件下75 m L/hm~2的辛酸甲酯处理效果最佳,15 m L/hm~2油菜素内酯、150 m L/hm~2辛酸甲酯次之。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水氮运筹对化学封顶棉花二次生长形态及发生规律,优化水肥调控结合化学封顶技术,有效控制棉花二次生长,为塑造棉花株型、调控采收的吐絮时间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施氮(纯 N)量,设3个施氮(纯 N)水平:N1、N2、N3分别为150、300、450 kg/hm2,副区为灌溉量,设3个灌水水平:W1、W2、W3分别为3 000 、4 500、6 000 m3/hm2。分析水氮处理对化学封顶棉花二次生长前后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增加延长棉花生育期,增加棉花植株株高、果枝数、二次生长率;施氮量(是)控制棉花干物质和产量形成因素。灌水处理为4 500和6 000 m3/hm2时,化学封顶棉花株高和果枝台数较高,易发生二次生长;施氮量在300 kg/hm2时,产量及其构成均高于其他。水氮处理组合以处理N2W2、N2W3表现较优,产量分别为6 349.21、6 203.54 kg/hm2。【结论】对化学打顶棉花,适当水氮运筹可控制棉花二次生长现象,且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0.
王蕾  赵强 《中国畜禽种业》2013,9(8):134-134
随着近年赛鸽比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饲养赛鸽。赛鸽一般每年免疫一次新城疫疫苗,免疫一次新城疫对于赛鸽是否可以呢?这就需要我们能检测出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这样才能指导免疫。血抑试验在肉鸡和蛋鸡饲养上有广泛的用处,用于检测新城疫的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