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明确冬小麦春季合理追肥技术,以追肥时间(返青后10、25和40d)为主区,追肥量(90、120和150kg/hm2)为副区,研究春季追肥对冬小麦群体分蘖动态变化、籽粒灌浆进程、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后25d较其他追肥时间显著提高了开花期分蘖数,追氮量为120kg/hm2时最高。返青后25d较其他追肥时间显著提高了籽粒灌浆起始势,籽粒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提高了1%~20%,提高灌浆过程中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率,追氮量以120kg/hm2表现最好。返青后25d较其他追肥时间显著提高了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量及穗部结实性状,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8%~11%、7%~12%、3%~5%和8%~30%,且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以追氮量120kg/hm2最高。总之,返青后25d追肥可有效调控冬小麦春季分蘖消长,增加有效穗数,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且追施氮120kg/hm2实现了产量和氮效率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天水市麦积区羲皇缘合作社为例,依托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策略研究项目,通过对苹果园—蚯蚓养殖—肥/饲料—鸡养殖—有机肥—苹果园绿色循环模式原理、关键环节技术、效益进行剖析,总结出绿色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有机结合的田园综合体盈利机理,提出政策驱动保发展,新业态模式促发展,现代农业供求与流通体系助发展,市场机制优发展,创出特色拓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措施,以期对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市是重要的西菜东调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近年来全市蔬菜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效益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5.36万hm^2以上,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94.6万t,总产值19.5亿元。逐渐形成了一批以蔬菜生产为重点的乡镇和专业村。  相似文献   
14.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食用菌已成为提高天水广大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直接影响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甘肃天水地区日光温室苦瓜西红柿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技术,并对其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大棚韭菜套种菜豆,韭菜采用多层覆盖栽培,菜豆品种选用架豆王,于4 月下旬韭菜收获后点播。两茬每667 m2 纯收入1 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天水市食用菌生产规模、区域布局、经营主体、生产模式和主栽品种、产业现状的分析,探索了食用菌绿色标准化生产新模式,并提出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中药材间套作的复合经营模式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实现一地多用,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对解决农(林)药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促进多种经营发展。本项目选择重楼、五味子、猪苓、天麻四种中药材,采取架上五味子,架下重楼,地下猪苓(天麻)的立体化种植模式,在复合经营模式构建方面做了一定研究。本研究从2013年开始在天水市麦积区东岔小红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中药材基地建设标准,利用滇重楼、猪苓、天麻生长期喜荫蔽、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成熟的特点,提前1~2年在规划的阴棚边线处定植五味子,为重楼、猪苓、天麻生长遮阴打好基础。通过田间不断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符合同类型地区实际的五味子、重楼、猪苓(天麻)复合栽培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非常突出,可为中药材高效化种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天水市蔬菜加工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天水市蔬菜加工业发展的对策是:加强产业管理与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重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20.
农民长期从事农业活动,是当地农用地的直接创造者、使用者和维护者,有着丰富的农用地评价知识和智慧。本研究以山西省河曲县沙坪村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和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articipato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GIS)等地理学与人类学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当地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乡土知识进行农用地评价的,并运用科学方法评价了这里长期形成的农用地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们当时按照社区成员都认可的乡土知识,对本村农用地进行了评价,农用地被划分为6个级别,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特级地1.32%、一级地7.81%、二级地19.14%、三级地17.43%、四级地9.28%以及五级地48.77%;其中:土地质量较好的前4级主要用于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后2级质量较差,主要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2)村庄深度访谈发现,村民们在评价农用地时考虑了自然、社会和经济等14项因子,它们的权重和优先顺序有所差异。3)将村民视为"乡土专家",通过18位村民的打分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本村农用地质量评价的14项因子进行权重排序,结果为:单产≥地力≥土壤质地≥土地利用类型≥耕作距离≥坡度≥土壤保水供水状况≥坡向≥坡位≥土层厚度≥道路通达度≥田间道路≥田块大小≥土壤侵蚀程度,其中单产、地力、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类型等是评价的主要因子。4)依据村民对各评价因子的"乡土"描述,结合科学表达,得出本村农用地6个级别的主要特征,与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一致。本文认为,特定区域的农民积累了丰富的农用地利用和管理的乡土知识,这些知识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和合理性,其评价结果质量应优于短期快速进行的专家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村级农用地评价。因此,"乡土"农用地评价更符合当地自然、社会和经济情况,适用于在村级尺度上进行的评价。建议在今后农用地可持续管理中,应加强乡土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沟通",从而提高农用地评价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