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6篇
  13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薇甘菊次生物质对椰心叶甲的忌避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次生物质对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均对椰心叶甲表现出驱避作用,在处理后72、96 h,浸渍各提取物后叶片的成虫着落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三氯甲烷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的驱避效果最佳,处理后96 h的驱避率分别为62.22%和66.22%;产卵忌避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三氯甲烷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处理后96、144 h,椰心叶甲的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2.
采用模拟土壤生态系统,研究了噻菌茂(2-苯甲酰肼-1,3-二噻茂烷)在不同稻田土壤中的消解规律及其对土著细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和100 mg/kg的噻菌茂在未灭菌处理的淹水及不淹水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6、4.0 d和5.5、7.3 d,而在经灭菌处理未淹水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5和11.0 d,表明微生物是土壤中噻菌茂消解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噻菌茂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尤其是稻田土壤细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低浓度(0.2 mg/kg)下,噻菌茂对土壤中细菌生长的影响是暂时性的,7 d后菌群生长即可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而高浓度(100 mg/kg)噻菌茂则对土壤中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持续抑制作用,28 d后菌群生长仍未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3.
郎溪种子市场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一个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任何农业科技新技术的载体: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以及社会的稳定.随着<种子法>的出台,种子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种子公司独家经营到全面放开经营,这些变化给种子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4.
氨基糖是土壤微生物细胞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微生物异源性,作为微生物标识物在土壤有机质积累、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以及碳氮循环研究中多有应用.本文综述了氨基糖的种类、来源及其组分对土壤中有机质积累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氨基糖分析测定方法、应用技术,举例说明了以氨基糖为标识开展土壤、环境和生态学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5.
<正> 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饲料行业HACCP安全管理体系试点工作总结暨学术研讨会”于今年4月20日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江富园大酒店召开。这是一次饲料行业的盛会,大会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同占主持,邀请了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沈镇昭局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白美清会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相关科研院所单位的领导参会,同时还有业内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100多人参会。  相似文献   
136.
为有效地去除养殖废水中的盐酸土霉素,成功制备纳米ZnO光催化剂,在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纳米ZnO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后,光催化降解养殖废水中的盐酸土霉素,考察了在紫外光照射下纳米ZnO煅烧温度、煅烧时间、ZnO投加量、H_2O_2终浓度、反应时间和盐酸土霉素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制备的纳米ZnO光催化剂处理养殖废水中的盐酸土霉素效果良好,紫外光照射下,纳米ZnO光催化剂处理养殖废水中盐酸土霉素污染的最优试验条件为盐酸土霉素初始质量浓度0.01 g/L、纳米ZnO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1 h、ZnO投加量0.8 g/L、H_2O_2质量浓度0.2 g/L、反应时间3.5 h,在此优化条件下,养殖废水中盐酸土霉素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5.45%。研究表明,用纳米ZnO去除养殖废水中的盐酸土霉素,去除效率高且无二次污染,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7.
螺虫乙酯对大型溞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新型季酮酸衍生物类杀虫剂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对水生生物的生态危害,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的螺虫乙酯中,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和子代染毒及恢复试验,研究螺虫乙酯对大型溞的急性和21 d慢性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对大型溞的48 h-EC50值为46.55 mg/L。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螺虫乙酯暴露21 d后,4.7 mg/L浓度组在初次产溞数、母溞产溞总数和母溞产胎数上较对照都有显著减少,并显著延后了初次产溞的时间。经螺虫乙酯暴露后的F0代大型溞所产后代(F1代)对螺虫乙酯的耐药性降低,同时对F1代染毒组的初次产溞时间、初次产溞数和产胎数均有显著影响,但仅对F1代恢复组的体长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螺虫乙酯对大型溞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型溞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8.
五氟磺草胺在稻田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五氟磺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和糙米中残留的分析方法,结合田间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及残留特性,并对稻米中五氟磺草胺残留的膳食暴露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在0.005~0.5 mg/L范围内,五氟磺草胺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0.001~0.002 mg/kg,定量限(LOQ)为0.003~0.005 mg/kg。在0.005~0.5 mg/kg添加水平下,五氟磺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和糙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9%~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8%~8.5%之间。浙江、福建和黑龙江2年3地的田间试验表明:0.025%五氟磺草胺颗粒剂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5~3.3,3.0~4.7和1.6-3.0 d,说明该药剂在稻田环境中消解速率较快。以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含量37.5和56.3 g/hm2分别施药1次,于水稻成熟期采样检测,发现其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0.005 mg/kg,表明其膳食摄入风险很低,该研究结果可为五氟磺草胺风险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方法]以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研究区域土壤中As、Cd、Cr、Hg、Pb 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除Cr外,其余4种均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s、Cd、Hg、Cr、Pb,平均单项生态风险因子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As、Pb、Cr,其中Hg处于很强生态风险,另外4种重金属均处于较低生态风险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秀山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利用有限稀释法从现有PK15细胞系中克隆出一株对猪圆环病毒2型具有高敏感性的细胞克隆株PKK,初步研究了该克隆株对猪圆环病毒2型增殖的特性及稳定性。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将该克隆株连续传代50代后对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性不变,病毒滴度最高可达107.0TCID50/mL。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体外复制、体外诊断及开发高效价的PCV2全病毒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