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3篇
  25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宝莲灯扦插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宝莲灯(Medinilla magnifica)花卉的产量和质量,对北方温室中宝莲灯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半嫩枝插穗经50mg/L吲哚丁酸+50mg/L吲哚乙酸处理后,扦插在混合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4∶1∶1),成活率达到85.0%~95%,春夏季(4—8月份)扦插的成活率和发枝数明显优于秋冬季(9—11月份)。  相似文献   
82.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紫外辐射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2003年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UV-A,UV-B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依有关要素模拟计算了UV-A,UV-B。结果表明:UV-A,UV-B日、年变化明显,年内6月达最高,12月最低。UV-A,UV-B年总量分别为138.11,35.14 M J/m2。UV-A,UV-B占DR的比例也有明显的日、年变化,中午前后(夏季)高。早晚(冷季)低,年内分别为2.17%,0.54%。UV-A,UV-B与诸多的气象因子具有一定的显著性相关,但不能说明这些气象因子与UV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事实上是受DR影响的结果。采用DR,5 cm土壤温度为预报因子,建立影响UV-A,UV-B的旬相关模拟方程,具有极显著的二元线性回归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83.
泥鳅健康养殖基地环境要求包括所在地位置和水源、水质、底质.泥鳅健康养殖场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没有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和地域;在养殖地区域内及期上风向、养殖用水源上游,没有对场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机构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  相似文献   
84.
为揭示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水分收支变化特征,利用涡度相关和微气象方法对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年蒸散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探讨了环境和生物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年总蒸散量为481.9mm,年蒸散量约占年降水量的97%。生长季中日均蒸散量为2.3mm·d-1,而非生长季日均蒸散量仅为0.6mm·d-1。温度与蒸散量呈明显的指数关系;该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强,但净辐射占太阳辐射的比例相对较低(46%),在非冻土时期,蒸散量与净辐射呈线性关系;研究区降水量相对丰沛,与温度和净辐射相比,土壤含水量对蒸散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说明高寒草甸的退化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蒸散量,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涵养水分的能力,净辐射和温度是驱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以市售番茄和苹果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类辅料,经试验研究而调制得到口感适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品质稳定的苹果-番茄复合饮料。在前期单因素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复合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蔬汁加入量为50%,白砂糖加入量4%,柠檬酸加入量0.02%,CMC加入量0.10%。  相似文献   
86.
复杂地形下风场插值与林火蔓延模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地形复杂多变,风场随地形而变化,作为影响林火蔓延的主要因素,风场数据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山地林火蔓延预测的结果。选择同时考虑地形起伏变化和距离作为主要因子的风场插值方法,设计并开发实现风场插值功能,并与基于空间距离的传统反距离权重(IDW)插值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实验验证表明,所实现的基于地形起伏的风场插值方法对山区风场的模拟更接近实际;利用该方法的插值结果输入林火蔓延模拟,模拟的火场形状与实际范围具有更高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87.
脱毒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区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工作,2009年设置了脱毒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试验通过对5个新引进马铃薯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进行评价分析,从中选择适宜我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88.
食品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人才就业方向主要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实验室作为高校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资源共享、精密仪器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实验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提出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89.
日光温室是河西地区最著名的优势特色产业,逐年有增加趋势。但在日光温室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温室和大田争地的矛盾;土地承包后分散经营的现状与温室集约化经营间的矛盾;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人口日益增加间的矛盾.而在荒漠区等非耕地上新建日光温室并推广应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将会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90.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将采集到的土样分别与木屑、棉花、小麦秸秆按9∶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以土样中不添加有机物料为对照(CK),各处理中均加入EM菌剂,在25~30℃下堆放180d,且每7d翻堆1次。试验结束后,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处理的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采用干筛法与湿筛法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并计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指数。【结果】与CK相比,3种有机物料均能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中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和CEC。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后可知,木屑处理的土壤肥力综合得分最高,达65.57,小麦秸秆、棉花处理土壤次之,但均高于CK。与CK相比,各有机物料处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木屑处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指数最高,为4.111。【结论】采用木屑、小麦秸秆及棉花3种有机物料对土壤培肥后,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其中木屑的培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