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5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0篇 |
农学 | 19篇 |
基础科学 | 11篇 |
9篇 | |
综合类 | 153篇 |
农作物 | 9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243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为了解有机肥施用对耕作黑土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进行定点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 (OM1)、15 000 (OM2)、30 000 (OM3)和45 000 kg/hm~2(OM4)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 628只,隶属于46个类群。结果表明:隐翅甲科、正蚓科和象甲科幼虫等类群对有机肥施用变化适应性最高。OM4处理显著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P0.05),OM3处理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但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OM1处理下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OM3处理提高丰富度指数,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机肥处理后大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表聚性增强。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以腐食性为主,并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其个体数增加。主成分分析表明,线蚓科、隐翅甲科、长足虻科幼虫和金龟甲科幼虫等土壤动物个体数及类群数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有机肥施加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82.
【目的】明确海南黄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IGF2R)遗传多态性及其在海南黄牛群体中的遗传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揭示IGF2R基因对海南黄牛生长性状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候选位点。【方法】构建海南黄牛DNA混池,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编码区(CDS)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以Chromas序列比对筛选出错义突变SNP位点;应用PCR-RFLP对202头海南黄牛个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同时对筛选到的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评估海南黄牛群体中各单倍型的分布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各单倍型和SNP位点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mRNA二级结构、蛋白理化性质及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在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共检测到4个错义突变SNPs位点,分别为SNP1(g.63977A>G)、SNP2(g.63999T>C)、SNP3(g.69772G>A)和SNP4(g.94987A>C),其中SNP1、SNP2和SNP3位点间呈强连锁不平衡状态。4个SNPs位点在海南黄牛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 相似文献
383.
在奶牛泌乳中期日粮中添加 4 .5 % (精料的 9% )富含α亚麻酸的添加剂 ,探讨其对泌乳牛生产性能、乳中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为期 77d的正式试验全期奶牛头日均乳量增加 1.98kg(P <0 .0 1) ,提高率为 8.6 1% ;改善乳质 ,使乳脂率、乳蛋白、总干物质、FFA分别提高 18.71%、6 .98%、5 .74 %和 2 1.91% (P <0 .0 5 )。 (2 )使牛乳ω 3型PUFA和ω 6型PUFA含量分别提高了 12 2 .4 5 %和 6 3.6 5 % (P <0 .0 1) ,且ω 6型 /ω 3型比值和S/U比值分别降低 2 6 .4 3%和 18.30 % (P <0 .0 1) ,TSFA组成降低 5 .32 % (P <0 .0 1) ,使乳中C18∶1(P <0 .0 1)和C18∶0 (P >0 .0 5 )组成提高 ,C16∶0 (P <0 .0 1)和C14∶0 (P >0 .0 5 )组成降低 ,同时使乳中C8∶0 +C10∶0 含量明显提高 (P <0 .0 1)。 相似文献
384.
为研究蒙古马高负荷运动训练前后miRNA差异表达,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6匹经4个月高负荷运动训练的蒙古马进行了调查,筛选训练前后发生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及其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在训练前与训练后两个时期分别采集肌肉样品,建立蒙古马肌肉miRNA文库,对训练前后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1)在蒙古马高负荷训练前后两个文库中,分别筛选得到366和346个miRNA,共表达miRNA达248种,分别预测得到7 620和7 535个靶基因。其中高丰度表达的miRNA有miR-1、miR-378、miR-21、miR-101、miR-133a等;2)靶基因参与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发育过程、解剖结构发育、蛋白质结合、酶结合等;3)KEGG Pathway结果显示,在210条被注释的信号通路中与运动代谢相关的有: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钙信号通路、心肌收缩等。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蒙古马强耐力的基本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了解蒙古马运动学特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85.
【目的】探讨放牧条件下补充酵母硒对绵羊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7~8月龄杜泊寒羊14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两组,每组7只。一组为对照组,不添加硒,另一组为硒添加组,硒(酵母硒)添加水平为0.2 mg/d。在自然放牧条件下进行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分别于试验第15和30天采集瘤胃液和粪样,采用16S rRNA测序方法分析绵羊瘤胃以及后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补硒第30天后两组绵羊瘤胃及后肠道微生物在OTU和属水平上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物种差异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饲养第15天时在门和属水平有8种瘤胃微生物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但这些物种的丰度均低于1%;饲养第30天时在门和属水平上有17种瘤胃微生物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其中相对丰度大于1%的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属1、瘤胃球菌科NK4A214、拟杆菌目BS11;与对照组相比,硒添加组瘤胃中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NK4A214、拟杆菌目BS11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属... 相似文献
386.
387.
388.
嘎达苏良种细毛羊冬春季的营养水平及其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1997,18(Z1):238-238
根据对520只羊近7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果,1.5岁已配种的良种细毛羊在妊娠前期达到每只每日食入代谢能2.526Mcal,粗蛋白质115g;妊娠后期达到每只每日食入代谢能3.006Mcal,粗蛋白质142g就能够满足需要,在哺乳前期每羊每日食入3.881Mcal代谢能,187g粗蛋白质和哺乳后期每羊每日食入2.766Mcal代谢能,120g粗蛋白质时仍低于泌乳需要,特别是衔接哺乳前后期的4月份到5月初母羊减重较多,达到每日90.7g,因此应适度提高这一时期营养水平。试验期内,试羊平均每只每天比非试验群多采食0.564McalME和35.6gCP,由于提高了营养水平,试羊在剪毛后体重、净毛产量、毛长几方面分别比上年度同龄特一级母羊提高了5%、7.4%和2.1%,与本年度相同放牧点上未增加补饲成年母羊相比,体重由试验前低6kg到试验结束时剪毛后体重相差1.53kg,而在毛量、毛长、羔羊初生重、羔羊离乳重方面则分别超过成年母羊12%、8.8%、1.5%和9.5%。 相似文献
389.
390.
外来入侵植物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危害。入侵植物定殖后,不仅使原生植被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综述,总结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对其根系分泌物、土壤营养物质、生物互作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数量,受各种入侵植物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入侵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互作及土壤养分变化等几个方面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入侵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探究,未来应更进一步加强植物入侵监测、管理与生态修复研究,以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