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8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9篇 |
农学 | 39篇 |
基础科学 | 63篇 |
38篇 | |
综合类 | 465篇 |
农作物 | 47篇 |
水产渔业 | 62篇 |
畜牧兽医 | 138篇 |
园艺 | 75篇 |
植物保护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森林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lvicola菌株T1-3-2对杉木炭疽病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为将其研发为林木炭疽病的生防制剂,需进一步探明该菌抑菌谱、抑菌物质稳定性以及主要成分等,以补充完善该菌的生防理论。文章通过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a MS)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该菌的抑菌谱、抑菌物质的稳定性以及主要成分。结果表明,菌株T1-3-2对9株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尤其对包括杉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内的多种林木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抑制率均达到65%以上;其代谢产物粗提物对杉木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温度≤70℃、酸碱度以及紫外辐射对粗提物抑菌效果均无显著影响,但高温处理(T> 70℃)对抑菌效果影响显著;粗提物主要含有14种化合物,其中包含假单胞菌常见的4种吩嗪类抑菌物质,即吩嗪、1,6-二羟基吩嗪、10-乙酰基-3,7-二羟基吩嗪和绿脓菌素;挥发性气体(VOCs)中包含:苯类...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掌握野生欧洲李不同原生分布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从而为野生欧洲李原生分布地土壤肥力的协调与改善及栽培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在野生欧洲李6处分布地,从14个土壤养分指标分析其不同土层养分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1)6处原生分布地土壤p H值为8~8.35,均表现为弱碱性,有机质含量丰富,但全钾含量却远远低于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6级标准参数值。新源交吾托海与西阿克塞分布地0~90 cm土层均表现出磷素供应不足的现象。在0~60 cm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含量大多在新源改良场三队分布地表现较高,在60~90 cm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均在巩留伊力格达依分布地表现较高。(2)除去巩留伊力格达依分布地其余5处分布地有效镁含量均处于肥沃状态,6处原生分布地有效钙含量均处于土壤养分分级2级标准。(3)各分布地土壤养分中各元素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土壤养分改善过程中大部分元素具有良好的独立性。综上所述,6处原生分布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较丰富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55.
以2年生大头典竹(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的粗壮主侧枝为实验材料,采用600 mg·L~(-1)的ABT1溶液预先处理5 min,以m(黄泥土)∶m(泥炭土)=1∶1混合为基质,进行扦插,研究不同扦插时期大头典竹生根特性和扦插生根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600 mg·L~(-1)的ABT1处理对扦插生根具有重要影响,处理后的插条生根率最高可达69.84%。大头典竹侧枝扦插生根属于潜伏不定根原基生根型,具体过程分为根的诱导时期(0~14 d)、表达时期(14~21 d)和伸长时期(21~35 d)3个阶段。扦插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现先降低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在扦插生根过程中氧化酶活性呈规律性变化,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不定根诱导时期呈上升趋势;在不定根表达形成期,POD、PPO活性下降,IAAO活性急剧上升,SOD活性保持稳定;在不定根的伸长时期,IAAO和PPO活性下降,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SOD活性仍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究晋江市土地利用演变规律与未来土地利用状况,以1990,2000,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程度;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影响因子构建土地利用预测模型(LCM),对晋江市2020,2030年的土地利用数量以及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LCM模型2010年模拟结果各项Kappa指数均大于80%;2)预测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将会在晋江中北部增加,耕地的减少则分布在晋江未来区划的中心城区,裸地在LCM模型预测中出现减少,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园地在LCM模型中呈减少趋势,而林地虽然在2020年有所减少,但2020年以后则呈增长趋势,且集中在沿海乡镇。LCM模型对预测结果精确度以及可信度较高,预测结果能为晋江市未来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57.
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手段,运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4.1,计算不同水平上不同景观要素的特征值,对永安市现有城市景观和城市森林景观在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景观类型分布较为均匀,不存在明显的优势主体;城市森林整体分布不够均衡,研究区还未形成生态功能较为完善的城市森林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森林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8.
59.
对全站仪测树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应用全站仪与PC-E500袖珍计算机或PDA连接,可自动测算伐区或样地内每一株立木的树高、胸径或树干任意高度处直径,进而可自动而精准地计算出单木材积和伐区立木蓄积.理论上,树高的量测精度可达1/1 400.直径的量测精度可达1/200.实测结果表明:全站仪重复测量数据比较稳定,直径的量测误差在毫米级以内,树高的量测误差控制在厘米级,材积测定精度可优于1%,均高于测树的需要精度.全站仪测树技术实现了实时、快速、精准测定立木材积,不用材积表推求蓄积量,克服了传统测树方法的缺陷,其实测数据可作为伐区设计立木蓄积的测算依据.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