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了-1.5℃、0℃、1.5℃和5℃贮藏温度对黄金梨采后品质和果心褐变以及软化、衰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金梨在5℃下只能短期贮藏(<60d);0℃和1.5℃果实贮藏期为120d左右;-1.5℃贮藏180d 能明显抑制果实腐烂率,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但冷害果率达20%,未发生冷害的果实风味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62.
贮藏温度对黄金梨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5℃、0℃、1.5℃和5℃贮藏温度对黄金梨采后品质和果心褐变以及软化、衰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金梨在5℃下只能短期贮藏(<60d);0℃和1.5℃果实贮藏期为120d左右;-1.5℃贮藏180d 能明显抑制果实腐烂率,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但冷害果率达20%,未发生冷害的果实风味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63.
采收期对京白梨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白梨为试材,分3个采收期(盛花后130、137和144d,采期Ⅰ、Ⅱ、Ⅲ),对果实货架期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京白梨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不同采收期之间,果实单果重、乙烯释放量、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pH值、种子颜色指数、果皮颜色差异明显,可作为京白梨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同时发现,随着采期的延后,果实乙烯峰值启动时间缩短,硬度和pH值下降加快。果实采收越晚,货架期果实SSC越高,L值越高。  相似文献   
64.
为明确不同梨和苹果种质对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抗性以及筛选防治其有效杀菌剂,采用离体菌丝块有伤接种方法对40份梨种质和154份苹果种质进行病斑直径测定,通过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对不同种质进行了抗病性分级,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常用杀菌剂对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根据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均可将梨和苹果种质划分为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5类。与平均病斑直径法相比,梨和苹果种质分别以欧式距离为14和10作为最佳聚类分割点时进行聚类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地划分类别,从40份梨种质中筛选出金锤子梨1个高抗种质,仅占总数的2.50%,从154份苹果种质中筛选出垂丝海棠、莫斯科透明、新疆苹果、路边石、伏帅等32个高抗种质,占总数的22.73%。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腈菌唑、咯菌腈和噻呋酰胺对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27、0.048、0.054和0.095 mg/L。表明梨和苹果种质均可被阿太菌果腐病菌侵染,但不同种质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戊唑醇是采前防治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65.
意大利是欧洲梨第一生产大国,对欧盟梨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意大利梨的生产情况、主要品种特性及进出口贸易现状,为了解意大利梨产业形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67.
以山西祁县的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从虎皮指数、果皮色泽、果肉硬度、SSC、乙醇含量等方面研究了4个采收期(9月8日、9月17日、9月26日和10月5日)果实在0?.5℃条件下以及9月26日采收的果实在4种(-1℃、0℃、1.5℃和5℃)低温条件下贮藏至翌年4月1日出库后在4种货架温度下(20℃、15℃、10℃和5℃)放置9天时果实虎皮病的发病规律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早采收(盛花后139天)和较低温度(-1℃)贮藏的酥梨果实出库后在20℃常温(对照)条件下货架期间硬度较高,但果皮颜色暗,虎皮严重,果实有异味;太晚采收(盛花后166天)和较高温度(5℃)贮藏的果实出库后在4种货架温度下虎皮病虽然轻,但果实有腐烂,有异味。建议山西晋中地区酥梨采收期为9月17日至26日,盛花期为148~157天(可适当晚采2~3天),贮藏温度为0~1.5℃,出库后货架(9天内)温度应低于15℃,货架温度越低(5~10℃),货架期间抑制虎皮病的效果和品质维持越好。  相似文献   
68.
自发气调包装对阿巴特梨冷藏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冷藏条件下,采用0.02mm厚的聚乙烯袋(PE)薄膜和0.04mm厚的低密度聚氯乙烯(PVC)薄膜为包装材料贮藏阿巴特梨,研究了自发气调包装(MAP)对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AP贮藏可有效抑制阿巴特梨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降低果实的病果率与黑皮指数,MAP对阿巴特梨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以0.04mm厚的PVC袋包装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9.
梨不同品种果实冻藏品质性状分析与适宜品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选取梨不同品种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品种梨果冻藏后品质指标差异,旨在找出影响冻梨品质的关键指标并筛选出适宜冻藏的梨品种。【方法】分别测定59种梨果实冻藏后的13项品质指标(果皮L*、果肉L*、果肉a*、果肉b*、果肉h值、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含量、SSC/TA值、出汁率、p H、石细胞含量、乙醇含量、汁液流失率),并进行感官评价。对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各指标间的关联程度;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冻梨品质的关键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中隶属函数值的大小进行排名,筛选适宜冻藏的梨品种。【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梨品种冻藏后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其中果皮L*值与汁液流失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肉L*值与果肉a*、b*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果肉h值与果肉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SSC、TA、SSC/TA值、出汁率、p H、乙醇含量互相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石细胞含量与出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冻梨各项指标中,果肉L*值、TA含量、SSC/TA、石细胞含量、汁液流失率与感官评价呈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0.9,累积贡献率达74.257%。第1主成分口味因子,包含了原始信息量的37.272%,其大小主要由SSC含量、TA含量、p H决定;第2主成分褐变因子,包含了原始信息的19.687%,其大小主要由果肉a*值、果肉h值决定;第3主成分粗糙度因子,包含了原始信息的10.074%,其大小主要由石细胞含量决定;第4主成分外观因子,其大小主要由果皮L*值决定。13个品质指标中有7个指标对前4个因子贡献率最大,包含了所有指标的信息,因此筛选SSC、TA含量、p H、果肉a*值、果肉h值、石细胞含量、果皮L*值、汁液流失率作为评价冻梨的关键指标。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以‘尖把梨’‘砂糖梨’‘软儿梨’‘八里香’‘晚三吉’‘白八里香’‘红南果’‘热梨’等梨品种冻藏最优(剔除了石细胞含量过高的品种黄金对麻);以‘香黄’‘红麻槎’‘丰水’‘黄花’‘石井早生’‘晚三吉’‘酥木梨’‘早生赤’‘新梨7号’等品种品质较差,其特点是酸度低、糖度低。通过感官评价得出适宜冻藏的梨果应具备高糖高酸、果肉褐变程度低等特点,这与口味因子的特征和优选品种的性状基本一致。【结论】通过对冻梨指标的分析,综合考虑梨果实的价格、市场占有率等因素,以秋子梨系品种更适宜做冻梨(石细胞含量过高、酸度过低的品种除外)。  相似文献   
70.
对31个烤梨及其鲜梨品种的13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品质指标变化,并对各项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核心指标,采用频数分布对核心指标进行分级,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品质评价指标权重以及评分标准,最后采用K类中心聚类分析和判别建立烤梨品质判别函数。结果表明,不同烤梨及其鲜梨各品种间品质指标离散程度有差异;相关性分析得出除果肉L*值外,其他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8项指标为烤梨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综合考虑8项指标对烤梨品质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分级,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8项指标的权重系数,由此建立烤梨评分标准;确定烤梨品质判别函数。不同烤梨品种品质可用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以雪青烤梨品质为优,鸭梨、雪花梨、佛见喜等13个品种烤梨品质为良,均可作为烤梨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