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烟草连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烟草连作不同年限的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活度及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作年限与土壤中的好气性细菌、厌气性细菌、放线菌及真菌的数量没有相关性,所测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也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烟草连作不会对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造成明显的影响。烟草连作10年以上的土壤微生物活度有降低趋势,明显低于连作5年以下的,而烟草连作5年以下的土壤微生物活度没有明显差异。烟草连作不同年限的土壤纤维素酶、脲酶、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2.
稻作制与有机肥对红壤水稻土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稻作制和有机肥对红壤水稻土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稻作制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和数量的影响不同。良好的稻作制和适量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讨乳酸菌与酵母菌复合微生物制剂饲喂猪的效果,为该类产品的推广提供依据,进行了该类复合微生物制剂的饲喂效果实验.选用38头三元杂交小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进行了按日粮0.3%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的饲喂效果研究.试验表明:饲喂复合微生物制剂能够使猪肤色红润,生长势好,增强猪的体质;处理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15.4%;饲料利用率提高11.7%,对猪具有明显的促长作用;饲喂微生物制剂能够降低粪便中的大肠菌群数量,减少N、P的排放量,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64.
不同温湿度下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幼虫龄期对白僵菌的致病力具有显著的影响,24~27℃是球孢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的最适宜温度;相对湿度大于90%,甜菜夜蛾的幼虫虫龄越低,越有利于球孢白僵菌对幼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65.
稻草还田量对晚稻土微生物数量及活度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为了探明翻耕条件下稻草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秸秆还田量,用于早稻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减少环境污染和保障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还田量比例为0、33%、67%、100%早稻秸秆覆盖翻耕对晚稻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度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4类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和微生物活度在晚稻不同生育期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在晚稻分蘖盛期最高。晚稻分蘖盛期无稻草覆盖翻耕土壤的好气性细菌数量最多,33%秸秆量还田土壤的次之,67%和100%秸秆还田土壤的较少,在晚稻收割期,无秸秆还田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最少。33%秸秆量还田的土壤厌气性细菌的数量最多,而67%和100%还田秸秆量土壤较少,无秸秆还田的最少。在晚稻分蘖盛期无稻草覆盖翻耕土壤的真菌数量最多,在晚稻收割期,有秸秆还田的土壤中真菌数量较无秸秆还田土壤的要多。稻草还田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在晚稻分蘖盛期最多,在晚稻齐穗期,稻草还田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比无稻草还田土壤要多。土壤微生物活度在晚稻分蘖盛期最高,稻草还田土壤的微生物活度要高于无稻草还田的土壤。土壤微生物活度在晚稻齐穗期有所降低,而在晚稻收割时又有所增加,但稻草还田土壤的微生物活度要比无稻草还田土壤的高,且67%稻草还田土壤比33%和100%稻草还田土壤的要低。通过土壤微生物分析评价发现,在翻耕栽培晚稻时,33%的早稻秸秆还田量较好。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葛根素对正常小鼠肠道微生物活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对12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进行了无菌水(常规组)和葛根素(葛根素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组相比,葛根素组小鼠肠道微生物活度显著降低;蔗糖酶、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性升高,纤维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此外,葛根素的干预并未显著改变小鼠的摄食量及脏器系数,但体重增长率较常规组降低,说明葛根素能降低小鼠体重增长率,有助于控制小鼠体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小鼠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纤维素酶活性,升高蔗糖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从而促进体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代谢。  相似文献   
67.
彭买姣  惠华英  肖嫩群  谭周进 《核农学报》2019,33(11):2229-2236
为探讨芦笋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内容物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设计动物试验,试验分成4组,其中,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芦笋组、高脂饮食降脂理肝汤组均喂食高脂饲料;每只小鼠每天灌胃2次,每次0.35 mL,正常组与高脂饮食组为蒸馏水,高脂饮食芦笋组为2.10 g·kg-1芦笋液,高脂饮食降脂理肝汤组为1.19 g·kg-1降脂理肝汤。试验结束后提取肠道内容物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DNA V4区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从操作分类单元(OTU)总数来看,正常对照组OTU总数有 1 264 种,高脂饮食组OUT总数为1 564 种,高脂饮食降脂理肝汤组和高脂饮食芦笋组OUT总数分别为 1 354 和1 654 种,表明芦笋液抑制、降脂理肝汤能促进肠道细菌OUT总数恢复至正常水平。样本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高脂饮食芦笋组、高脂饮食降脂理肝汤组和正常对照组丰富度估计指数(Chao)、多样性指数(Shannon)、丰富度估计指数(ACE)及多样性指数(Simpson)均低于高脂饮食组,且高脂饮食芦笋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细菌门分类分析表明,高脂饮食芦笋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介于高脂饮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高脂饮食降脂理肝汤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介于高脂饮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蓝细菌(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在各组间有差别,但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芦笋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达到了降脂的效果,为芦笋产品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烟粉虱内共生菌groEL基因的PCR扩增与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内共生菌groEL基因编码一种 63KD的GroEL蛋白 ,属于分子伴侣cpn60家族成员 ,与烟粉虱传播植物病毒病关系密切。通过PCR对长期生活在甘蓝上的烟粉虱体内groEL基因进行了PCR扩增 ,序列测定表明其长度为 1 668bp ,编码 5 5 5个氨基酸 ,与Genebank中烟粉虱内共生菌groEL(AF1 30 4 2 1 )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99 82 % ,氨基酸同源性为 99 64%。  相似文献   
69.
生态养猪发酵床菌种产蛋白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福林法对武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7号芽孢杆菌、9号芽孢杆菌、Y2芽孢杆菌、BB1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后产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7号芽孢杆菌、9号芽孢杆菌、Y2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活力较小,武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B1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活力较高;在三株产蛋白酶活力高的菌种培养基中加入微量元素,实现产酶条件优化,结果是:对武汉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有较大影响,对枯草芽孢杆菌和BB1芽孢杆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0.
从40种不同生态环境来源的土壤中,用不同的培养基进行了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与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得到了酶活性较高的7种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和6个厌氧性纤维素分解混合细菌菌种.测定了1个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厌氧性纤维素分解细菌混合培养体在滤纸、CMC-Na、稻草粉等不同底物下产酶的活力,以CMC-Na为底物时的酶活最高.在培养基中添加0.1%的尿素和0.2% 的K:HPO4能够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