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6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生长在3 a和5 a树龄橡胶林下的谢君魔芋为实验材料,探索不同树龄橡胶林下谢君魔芋的光合作用和光合诱导能力,以期揭示喜阴作物谢君魔芋对不同树龄橡胶林下光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5 a橡胶林下谢君魔芋的暗呼吸(p0.05)、光补偿点(p0.01)、光饱和点(p=0.459)明显较小。在3 a橡胶林下谢君魔芋完成30%、50%、90%光合诱导进程的时间明显较短;相对应地光合诱导1、5、10 min时的诱导状态相对较高。这些结果说明,遮阴度增加时,谢君魔芋通过减小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等光合生理行为,降低呼吸消耗、增强对低光的利用能力来维持碳收获,从而保证自身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遮阴度增加将导致谢君魔芋的光合诱导速率相对较慢,从而限制其对光斑的利用效率。因此,生产实践中,当橡胶林冠层的遮阴度过高时,可适当采取修枝措施,增强林下套种的谢君魔芋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光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2.
2003年通过对云南高原特有魔芋种质资源的地上植株性状和地下植株性状、生产力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花魔芋组产量最高是永平花魔芋,为94452kg/hm2、白魔芋组产量最高是魔白14,为57782.4kg/hm2,野生魔芋组的产量变化极大。下一步经过全省的多点试验后,花魔芋、白魔芋优良种质可在云南魔芋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从美国、日本、肯尼亚等国引进8份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aefolium Trev)材料,从中选育出优良品种"云除一号",并以其芽条为外殖体,在10种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NAA,6-BA和IBA进行了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以加速在云南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结果表明,其效果甚为理想:MS 5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0.1mg/L)适宜芽的诱导分化;MS 3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0.2 mg/L)适宜芽的继代增殖;MS 10培养基(MS+NAA 0.3 mg/L+IBA 0.5 mg/L)适宜芽的生根.整个再生体系的建立仅需30~43 d.  相似文献   
44.
云南魔芋的研究状况和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云南魔芋资源的种类、分布、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4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对魔芋的研究情况;从魔芋的用途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了魔芋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云南高原不同甘薯品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在云南高原条件下,以甘薯“徐薯18”为对照,对自育的20个甘薯品系和7个国内、外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生理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云薯48-1、云薯103、云薯112、云薯120、云薯122等品种经济产量较高,性状较好,在云南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46.
烟田小地老虎与蒙古沙潜幼虫的危害症状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地老虎Agrotisy psilon Rottemberg属鳞翅目,夜蛾科,俗名土蚕、地蚕、切根虫;蒙古沙潜Gonocephalum reticulatum Motschulsky 属鞘翅目,拟地甲科,有些烟农称为"竹节虫".这两种害虫的幼虫是烟草移栽至团棵期的重要地下害虫.小地老虎喜在地势低洼、土质较疏松且易透水的砂质土壤中生活,而蒙古沙潜喜在较干燥的砂粘壤性土壤中生活,这两类害虫的幼虫期在烟田发生危害期基本一致,再加上近年来栽培措施及耕作制度的相对单一稳定,这两类害虫在烟田混合发生,严重危害移栽后成活期至团棵期烟苗.移栽后6~8叶期烟苗常被这两类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断垄,同一块烟田烟苗参差不齐.1999年5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宜良县烟田调查,移栽后10天,小地老虎和蒙古沙潜幼虫的危害造成的缺苗率分别为19%和21%,其中烟株根际有虫率分别达13%和19%,烟株根际小地老虎幼虫密度为0~3头/株,平均1.5头/株;蒙古沙潜为3~19头/株,平均7头/株.在较干旱而又连续种植烟草且使用未经腐熟的农家肥的烟田,蒙古沙潜幼虫的危害更为严重.此外,蒙古沙潜成虫在不同程度上也危害烟叶,造成孔洞、缺刻.当地有些烟草科技人员及烟农则将这两类害虫均称为"小地老虎".  相似文献   
47.
不同外植体诱导魔芋微球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魔芋作为一种以无性繁殖的重要经济作物,在栽培中用种量大,播后容易感病腐烂,种源成为魔芋优质栽培和新品种推广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本实验利用白魔芋、花魔芋、黄魔芋、红魔芋的鳞叶、花序、叶柄、根状茎、球茎、茎尖组织等器官为外植体,成功研究了能诱导可用于大规模生产魔芋试管微球茎生产技术,初级诱导率(在试管内诱导的微球茎总数/接种外植体数目)达到300万倍以上,为魔芋大规模生产优质种苗栽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8.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进行了盾叶薯蓣芽的诱导培养和带愈伤组织幼苗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芽诱导培养的17种培养基配方中,以MS+4mg/L BA+1mg/L KT为最好,其芽的诱导率达到68.72%;生根培养的4个培养基配方中,以MS+0.5mg/L NAA为最好,其生根率达到92.09%,且根粗、须根多。  相似文献   
49.
对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关键因子方面进行了分析,综合论述了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因素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并针对脱毒难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脱毒率诸如结合化学处理等的有效措施,指出了茎尖培养脱毒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0.
温度和药剂处理对白魔芋实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凤梅  王晓鹏  谢世清 《种子》2004,23(4):50-51,75
本试验用25%和30%两种浓度水平的PEG6000(聚乙二醇)、50mg/L和100mg/L的BA(6-苄氨基嘌呤)、1mg/L 和5mg/L的GA(赤霉素)、O.5%和1%的FeSO4·7H2O、O.5%和1%的硫脲、0.2%和0.5%的KNO3、50mg/L和100mg/L的α-蔡乙酸等七种药剂对经消毒和未经消毒的白魔芋实生种子进行浸种,并在25℃、35℃两种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观察白魔芋实生种子萌发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各预处理在25℃条件下催芽效果较好,可视为最适温度;在药剂处理中以1%硫脲、5mg/LGA的预处理对白魔芋实生种子萌发生长的效果最好;经5mg/L多菌灵浸泡消毒的白魔芋实生种子与未经消毒的白魔芋实生种子相比较萌发率相差不大,但初始萌发天数提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