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30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以豫麦49、豫麦18为对照,对豫麦66及其优系和矮早系的花器构造、散粉特性和穗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豫麦66各系的花药大,穗子较长,开颖角度较大,开花持续期较长,而且穗粒数、穗花数、外露花药数、中部穗粒数都较多,是理想的杂交小麦父本材料。  相似文献   
22.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K型不育系豫麦3号、S43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与恢复系豫麦2号和豫麦49组配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和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三种回交群体,对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力的恢复系携带的恢复基因对数不同,恢复力较强的豫麦2号携带2对主效基因,恢复力较低的豫麦49仅携带1对主效基因。此外,还有微效基因对育性恢复起作用,这种基因不仅存在于恢复系中,也存在于不育系(保持系)中。在K型细胞质背景下,不携带恢复基因的雄配子的传递率很低,而雌配子传递正常。  相似文献   
23.
从形态学和细胞学方面,观察了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过程.结果表明,喷药处理后,抽穗后穗部为浅绿色,小穗排列松散,麦穗呈"爆裂状"且透亮,雄蕊退化;Feek'sstage8.0时期喷施,大部分表现为无花粉型,药室内花粉母细胞解体,只留下空腔;Feek'sstage9.0时期喷施大多为花粉败育型,败育花粉中大都只发育到单核期,部分发育到二核期,小孢子畸形,细胞核解体,细胞质稀薄,也发现有多核花粉粒存在;喷施时期越早,败育得越彻底,在3kg·hm-2剂量处理下,败育发生较为彻底,而且对花粉囊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4.
兰考906对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型不育系豫麦 3号和S4 3为母本 ,对兰考 90 6的 2 0个品系的恢复力进行了研究 ,并对兰考 90 6组配的组合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可以从兰考 90 6中筛选出对小麦K型不育系具有较强恢复力的品系 ;兰考 90 6各品系对不同K型不育系的恢复度不同 ,用兰考 90 6品系作为对K型不育系的恢复系 ,应该选用易恢性好的K型不育系 ;兰考 90 6的衍生系对K型不育系的恢复度较低 ,应选用对K型不育系的恢复度高的亲本对兰考 90 6品系进行改良 ;兰考 90 6与K型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组合既具有其优点 ,又能克服其本身的缺陷 ,是杂交小麦研究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5.
小麦新品种豫农9901子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麦新品种豫农9901在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下的子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农9901的子粒灌浆规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播种期对子粒灌浆和粒重有较大的影响,而播种量的影响较小.影响粒重的灌浆参数主要是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时间,而且各阶段的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时间对粒重也有较大影响,其中渐增期的持续时间所起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缓增期的灌浆速率.  相似文献   
26.
兴杂2号是河南省尉氏县兴和农业研究所在1998年以1998年WaR1-32作母本,D7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抗、广适、优质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衣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近两年来对兴杂2号的性状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探索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7.
SSR标记技术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9对SSR引物对河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9对引物共检测到298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2-7个,平均3.77个.28个品种具有1个或1个以上特异等位位点,有些SSR位点还出现了较多的特异等位位点.79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4-0.82之间,平均值为0.49.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3-0.84之间,平均为0.50.聚类分析把这些品种分为6大类和8个亚类,这反映出亲本的特性和其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8.
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配了8个小麦亲本的双列杂交,以面粉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8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均表现为显著或不显著的负向优势,优势的变异范围较大,杂种F1与亲本的关系密切,且倾低亲,8个性状中只有3个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和弱化度存在上位性,吸水率为无显性,面粉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为部分显性,沉淀值为完全显性,评价值为超显性,品质性状的高值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29.
河南审定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河南审定的122个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审定小麦品种的亲本系统为阿夫,丰产3号,抗辉红,St 2422/464,高加索,内乡5号,山前麦,碧蚂1号和玛拉,共涉及到66个审定品种,占94.29%,亲缘系数总和为32.24,占46.06%.这9个亲本在16个主要推广品种中的亲缘系数总和为7.89,占49.31%.2000年之后审定的小麦品种主要是利用中早期审定的品种作为亲本选育成的,共涉及到43个品种,占82.69%,亲缘系数总和为29.08,占55.92%,主要推广品种豫麦21号,豫麦2号,豫麦13号,豫麦25号和豫麦18号成为骨干亲本.豫麦2号在1990年以后审定品种的亲缘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共涉及到43个品种,成为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30.
小麦Tamyb10基因决定着种皮颜色,同时对穗发芽也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明确小麦种质的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情况,以122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开发了能够直接检测B组染色体上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的共显性标记,并利用该标记及先前已报道的Tamyb10基因功能标记分别对参试小麦品种中3A、3B和3D染色体上Tamyb10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参试材料中上述每一位点均发现有2种等位变异类型,共有8种基因型组合.其中,拥有Tamyb10-A1a/Tamyb10-B1a/Tamyb10-D1a基因型组合的小麦种皮表现为白色,共有51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41.8%,其余基因型组合种皮均表现红色,分别为Tamyb10-A1b/Tamyb10-B1a/Tamyb10-D1a、Tamyb10-A1a/Tam yb10-B1 b/Tamyb10-D1a、Tamyb10-A1a/Tamyb10-B1a/Tamyb10-D1b、Tamyb10-A1b/Tamyb10-B1b/Tamyb10-D1a、Tamyb10-A1b/Tamyb10-B1a/Tamyb10-11b、Tamyb10-A1 a/Tamyb10-B1b/Tamyb10-11b和Tamyb10-A1b/Tamyb10-B1b/Tamyb10-D1b,这些基因型材料共有71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58.2%.说明当Tamyb10基因在三个位点均为野生型时,种皮颜色为白色;而当任何一个位点发生突变时种皮颜色均表现为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