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用菌生产与加工的角度,分析讨论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化学药剂和微生物污染等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2.
喀斯特地区造林先锋树种任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石英砂和砂纸摩擦、氢氧化钠溶液浸种、热水浸种、浓硫酸浸种和浓硝酸浸种等5种不同方法对任豆种子进行处理,并对不同处理方式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石英砂和砂纸摩擦,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种皮的通透性,提高任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且操作简便,设备简单,无污染,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浸种,种子的吸水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用浓硫酸浸种30min,任豆种子的发芽率可高这99.0%,但废酸的处理比较麻烦,成本较高,并且有一定的环境风险;用80℃的热水浸种,其发芽率也较高,可达75.0%;用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种,任豆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的变化;用浓硝酸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发芽率逐步增加,浸种时间为30min的发芽率最高(45.5%)。当浸种时间大于30min时,任豆种子的发芽率反而有所下降。综合成本、技术难度及环境风险等因素考虑,热水浸泡处理方法,可作为任豆种子发芽处理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3.
社区环境意识与喀斯特地区生物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半结构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环保观念及态度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管理有重要的影响,环境意识较强的社区,其环境破坏行为通常较少,资源环境保护状况较好。针对资源环境管理与社区发展的矛盾冲突,提出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参与意识,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引领社区经济发展,尊重地方文化习俗,实现保护发展双赢,构建和谐文明社区的若干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4.
利用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以板栗苞壳、甘蔗渣、杂木屑、桑枝屑等为原料,设置4个配方进行灵芝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出芝性能和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在以板栗苞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上长势良好,出芝性能较佳,商品性状较好,综合指标与以甘蔗渣为主料栽培的相当,而高于杂木屑和桑枝屑。  相似文献   
65.
采集被桑寄生严重危害的桂花和阴香样品,以同一植株没有被桑寄生危害的枝条作为对照,分析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发现,桂花和阴香被桑寄生侵害后,叶片中的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受阻,脯氨酸含量有所上升。通过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阐明桑寄生对桂花和阴香营养代谢的影响,并提出了园林树木保护的若干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6.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广西丰富的野菜资源,丰富和弘扬特色饮食文化,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化,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广西常见野菜的种类、分布、食用部位、食用方法、食用文化和食用历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人们对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较多,但从野菜食用文化和食用历史角度出发,兼顾各地居民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进行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少;对野菜营养成分、食用价值研究较多,但对野菜食用安全的研究重视不够;对野菜种质资源及其保护研究较多,但对野菜食用推广的研究较少,导致某些可食用野菜在很多地区不能充分利用,因而造成资源浪费。针对广西野菜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7.
马尾松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为例,研究了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马尾松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对坡向、海拔高度、恢复年限、植被类型等生态因子与马尾松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电导率、凋落量、纤维素分解强度等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凋落物有机质含量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坡向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东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西北坡高;在一定范围内,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就越高;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随海拔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干扰的频度和强度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干扰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就越贫瘠。  相似文献   
68.
板栗苞壳栽培秀珍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栗苞壳不仅可以单独作为原料栽培秀珍菇.而且还可以与稻草、棉籽等混合栽培.从秀珍菇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转化率和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栗苞壳按一定的比例与稻草、棉籽混合栽培秀珍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9.
为了比较不同种源任豆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对重金属胁迫抗性的差异,选择广西宜州怀远(HY)、平果(PG)、云南昆明(YN)3个不同来源的任豆种子,研究不同浓度Zn2+、Pb2+、Cu2+、Cd2+胁迫对任豆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任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芽长度、胚根长度、株高,应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来源任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重金属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任豆种子对不同重金属离子胁迫的耐性有较明显差异,其大小排序为Zn2+>Pb2+>Cu2+>Cd2+,任豆种子萌发过程中Cd2+、Cu2+的毒性明显大于Pb2+、Zn2+;(2)不同重金属离子对任豆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强,且重金属对任豆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任豆幼苗对不同重金属的耐性强弱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