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4个费约果品种花粉数量和萌发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费约果Feijoasellowiana Berg.4个品种花粉为试材,测定其花粉数量,研究花粉离体培养萌发条件。结果表明,Mammoth、Coolidge、Triumph、Unique的单花药花粉数量分别为8580、5127、4327和5980粒。Mammoth花粉在1%琼脂+15%蔗糖+0.005%硼酸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78.98%;Coolidge、Triumph和Unique花粉在1%琼脂+10%蔗糖+0.01%硼酸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分别为54.80%、61.31%和52.30%。  相似文献   
22.
山茶属三个物种光合特性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山茶属植物:宛田红花油茶、攸县油茶、普通油茶以‘湘林1号’为例的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攸县油茶比普通油茶‘湘林1号’、宛田红花油茶有更好的光合作用效率,净光合速率总量分别为54.22、44.75、34.51μmol H2O.m-2.s-1。  相似文献   
23.
    通过逆转录PCR(RT-PCR及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从中国白梨品种'雪花'梨中克隆到S16-RNase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为DQ991388)该cDNA克隆总长1101 bp,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8个氨基酸S16-RNase表现出梨S-RNase基因的基本结构特征,即其具有5个保守区(C1,C2,C3,RC4及C5)和1个高变区在推导氨基酸水平上,S16-RNase与梨其他S-RNase基因的相似性为63%至74%,但与苹果S9-RNase的相似性高达95%通过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分析梨S16-RNase与蔷薇科植物其他S-RNase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S16-RNase与苹果亚科S-RNase基因形成一个亚科特异而非种特异的S-RNase基因类群;且不同S-RNase基因间存在属内种间遗传距离远于属间种问遗传距离现象  相似文献   
24.
碱胁迫对合欢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求碱胁迫影响合欢幼苗生长的生理机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合欢幼苗体内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合欢树种的耐碱能力较强,半致死浓度为78.30 mmol·L-1,致死浓度为147.33 mmol.L-1.随着Na2CO3处理浓度的增加,种子萌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步下降,幼苗叶片中MDA、膜相对透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SOD、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MDA、膜相时透性逐步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SOD、POD活性变化无规律,在Na2CO3胁迫初期,膜脂过氧化作用成为主要破坏因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膜脂过氧化作用受碱胁迫效应的影响逐步降低,而对质膜透性破坏的影响加强;POD、SOD受胁迫效应的影响较小,成为次要保护因素;可溶性糖、脯氨酸调节渗透压成为碱胁迫初期的主要保护因素;随着胁迫的发展,可溶性糖受胁迫效应的影响逐步降低,而对脯氨酸的影响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5.
新高系梨雄性不育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揭示与研究新高系梨雄性不育的生化遗传机制,分析了新高系梨中雄性不育品种及可育品种在花发育的不同时期的氨基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酶(S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花器官内的氨基酸代谢及酶活性高低对花粉育性有重要影响.可育品种与不育品种相比,在从四分体到单核花粉的小孢子期(小蕾期),是氨基酸变化差异最明显的时期;在小孢子期,可育品种脯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不育品种,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是可育品种高于不育品种;在花器发育整个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是可育品种较不育品种高.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不同DNA浓度、Mg2 、dNTP、引物用量对朱砂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立适合朱砂根的ISSR反应体系为: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30ng模板DNA、随机引物量0.4 μmol/L、dNTP0.15 mmol/L、Mg2 1.75 mmol/L、IU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27.
以亲缘关系极近的新高系梨10个品种及被视为‘新高’亲本的‘天之川’和‘今村秋’梨等为试验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PCR-RFLP检测、DNA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新高系梨10个品种即‘新高’、‘黄金’、‘水晶’、‘早生黄金’、‘早蜜新高’、‘天皇’、‘金秋’、‘晚大新高’、‘农家新高’和‘鲜黄’的S基因型分别为S3S9S3S4S3S9S3S4S3S9S3S9S3S9S3S9S3S9S3S5;‘天之川’、‘今村秋’的S基因型分别为S1S9S1S6,通过基因型判定‘今村秋’非‘新高’梨的父本。  相似文献   
28.
套袋对黄金、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袋是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梨的主要措施之一,它既可防止病虫、鸟等侵害,又减少了农药的污染残留,还可使果皮着色一致,从而改善了果实的品质。试验表明,相对于未套袋的梨果实,套袋果果面光洁鲜艳无锈斑,无日灼;污染少,果点小,但果实重量有所减轻,风味稍有变淡;4种纸袋中,双层纸袋的效果好于单层纸袋。  相似文献   
29.
晚大新高梨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晚大新高梨进行叶片净光合速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4、5月份为单峰型,在6、7月份为双峰型,年变化为双峰型。净光合速率Pn在光强为18-1 476 μmol·m-2·s-1时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 净光合速率Pn在CO2浓度为31-963 μmol·mol-1时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叶片在展叶后23 d内,净光合速率Pn呈上升趋势,23 d后Pn值略有下降,然后趋于稳定。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相比,树冠外围中部最高,下部最低。  相似文献   
30.
【目的】筛选适宜南方鲜食枣园生草栽培的草种。【方法】以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1年生黑麦草为试材,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枣树的光合指标,研究不同生草栽培处理对鲜食枣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3个草种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促进鲜食枣的生长,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株高增幅、地径增幅、枣吊长度、SPAD值分别比对照高出30.94%、9.83%、11.58%、26.39%,优于其他处理。不同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光合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的最大光合速率为16.83 μmol/(m^2·s),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分别为11.62、3.36 μmol/(m^2·s),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鲜食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11:00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8.79 μmol/(m^2·s)。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而胞间CO_2浓度呈早晚高、中午低的不规则"V"形曲线变化,在13:00降到最低值,之后又逐渐回升。按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均为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多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1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对照。【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鲜食枣主要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的影响,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下,鲜食枣可充分利用光合有效辐射和CO_2,提高净光合速率,进而促进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