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蚕豆秸秆为供试材料,以拉伸膜裹包青贮为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青贮时期(30、60、90、120、150、180、210、240d)的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pH值随青贮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在青贮210d时达到最低值3.8以下;(2)霉变率随青贮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状态,在青贮210d的时候超过45%;(3)NH3-N/TN随青贮时间的增加在青贮30d~60d内发生较明显的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在青贮90d以后变化趋于平缓;(4)CP含量在青贮60d以内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青贮90d以后变化逐渐趋于平稳;(5)EE随青贮时间延长,呈现不断积累的过程,但总体变化幅度较小;(6)NDF和ADF在青贮时间内变化波折,但从总体上看,青贮240d与新鲜样品相比,NDF和ADF只有少量降低,变化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8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附红细胞体在分类上,属于立克次氏体一类,它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接近于细菌的一种病原微生物。猪通过相互斗殴,如舔食断尾的伤口,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等可以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污染的注射器及用来断尾、打耳号、阉割的外科手术器械也可传播。交配、分娩也可传播该病。笔者还认为,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仅仅通过感染,不可能使正常管理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  相似文献   
183.
大黄鱼性腺性别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大黄鱼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大黄鱼受精卵于2009年9月22日开始孵化,孵化水温26℃,育苗水温22.0~25.8℃,养殖水温11.5~25.6℃。20日龄稚鱼(体长17.6~19.2 mm)腹腔中一对原始性腺已经形成。55日龄幼鱼(体长27.5~37.0 mm)半数个体性腺中形成成簇发育的卵原细胞群,标志着卵巢解剖学分化开始。减数分裂和卵巢腔的形成同时开始于60日龄(体长28.0~37.2 mm)。120日龄幼鱼(体长39.2~51.0 mm)性腺中,初级卵母细胞出现,标志着卵巢细胞学分化的开始。精巢分化开始于第95日龄(体长38.0~48.0 mm),其解剖学标志为生精导管的形成及体细胞在性腺中的散布方式。145~195日龄,由于水温过低,鱼苗停止生长,期间性腺发育水平没有明显变化。215日龄幼鱼(体长44.0~59.2 mm)性腺中精母细胞的出现标志着精巢细胞学分化的开始。精小叶于230日龄(体长56.2~72.8 mm)形成。由此可见,大黄鱼雌性性腺发育早于雄性性腺,且大黄鱼性腺分化类型属于分化型雌雄异体型。  相似文献   
184.
一、播种育苗 黄瓜品种选用长春密刺或新泰密刺,2月中旬播种,日历苗令50~60天,4~5片真叶,株高20厘米左右,以现雌蕾;青椒品种选用朝研4号,吉林三号等,1月下旬播种,日历苗令70~80天,8~9片真叶,株高20厘米左右,以现花蕾。  相似文献   
185.
通过DPPH~·、ABTS和0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测定了单宁酶处理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并以透光率为指标评价浸出液的澄清度,研究了单宁酶处理对乌龙茶水浸出液抗氧化活性和澄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龙茶的水浸出液经单宁酶作用后,对DPPH~·、ABTS~·和0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有增强,其中IC_(50)分别降低了14.5%、15.4%和44.5%;保存4周后,经单宁酶解的水浸出液透光率基本不变(T_(640)为81.10),而未经酶解的水浸出液透光率明显下降(T_(640)由82.67降至33.37),说明茶水浸出液经单宁酶酶解处理后,其贮存稳定性显著提高。因此,单宁酶可有效提高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茶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6.
简要回顾了辽宁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辽宁省农业植物检疫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植物检疫法规及重大植物疫情防控的主要进展,包括:辽宁省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宣传贯彻,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制定颁布和完善,检疫机构和队伍管理,国外引种检疫审批、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管理等行政许可,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划区和重大疫情封锁防控等。同时,分析了当前植物检疫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辽宁省植物检疫工作总体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7.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在我国定殖和扩散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PRA)方法,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两个层面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从CGMMV的地理分布、侵入后定殖、扩散的可能性等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CGMMV具有广泛的适宜寄主、极强的适生性及多种传播方式,风险值R为2.39,已给我国葫芦科作物如西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断定其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极高,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有害生物,应加强对其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88.
为提高氮肥的利用,通过随机区组试验探讨马铃薯单作、3种马铃薯-燕麦间作模式对马铃薯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间作模式。供试材料为青薯9号,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IP),设置3种间作模式,比较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数比2:2、4:2、4:8(分别标记为P2O2、P4O2和P4O8)对马铃薯植株氮含量、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无机氮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开花期到成熟期,马铃薯叶、茎的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块茎氮含量呈上升趋势;间作处理植株氮含量显著高于单作处理,其中,以间作P2O2最佳。3种间作处理在开花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单作处理,其中,以间作P4O8最佳,达到0.69 g·kg-1;成熟期相比于花期提高24.6%。开花期间作P4O8 0~20 cm土层的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其他3种处理,相比间作P2O2提高19.2%,间作P2O2成熟期比花期提高41.7%。开花期,单作马铃薯 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他间作处理,达到0.82 mg·kg-1,成熟期相比花期降低了26.8%,但仍高于其他间作处理。开花期,单作马铃薯 0~2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也高于其他间作处理,达到0.35 mg·kg-1,成熟期相比花期降低了2.9%,但仍高于其他间作处理。间作P4O8和P2O2可以显著提高植株氮、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单作马铃薯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比间作高。这表明,间作条件下矿质态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少,减少了氮素损失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9.
套袋对寒富苹果果实钙组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寒富/山定子和寒富/GM256/山定子两个嫁接组合寒富苹果植株为试材,对其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套袋对两个嫁接组合寒富苹果果实钙组分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寒富/山定子植株套袋果实水溶性钙、草酸钙和总钙含量高于寒富/GM256/山定子套袋果,而果胶钙含量低于寒富/GM256/山定子套袋果。套袋提高了两个嫁接组合苹果果实的水溶性钙含量,使果实的果胶钙、草酸钙和总钙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0.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A3(赤霉素)、6-BA(6-苄基腺膘呤)、NAA(萘乙酸)浸种处理对南紫薇(Lagerstroemia subcostat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6-BA和NAA均能提高南紫薇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500mg/L的GA3、5mg/L的6-BA和15mg/L的NAA处理效果最明显,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78%、18.89%和15.55%,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1.48%、25.93%和19.26%,以5mg/L的6-BA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