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篇
  14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目前获得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突变体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激活标签法(activation tagging)(Kakimoto,1996;Kardailsky et al.,1999)。本实验根据拟南芥突变体对致病疫霉表现的抗性差异,利用TAIL-PCR技术对感致病疫霉的拟南芥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为克隆拟南芥抗致病疫霉基因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12.
伏马毒素是由拟轮生镰孢代谢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及玉米制品中,污染毒素的玉米食品和饲料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分析不同温度(28℃~32℃)和水活度(aw:0.99-0.95)对拟轮生镰孢生物合成伏马毒素B1(FB1)、B2(FB2)以及FUM1、FUM19和FUM2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拟轮生镰孢在温度为30℃、水活度为0.99条件下生长速率最快,伏马毒素的累积量最大;菌株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在较广泛的条件下产生伏马毒素。基因表达结果表明,FUM1和FUM21在温度32℃、0.95水活度条件下相对表达量最高,FUM19在温度30℃、0.95水活度条件下的相对表达量最高。FUM基因相对表达量最大值与拟轮生镰孢最大产毒能力不一致,反应出伏马毒素的生物合成由一系列基因合成控制。  相似文献   
313.
对36个葡萄品种(品系)苗期对霜霉病的田间抗病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不同葡萄品种(品系) 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绝大多数欧美杂交种的抗性要强于欧亚种葡萄, 供试的10个欧美杂种中, ‘瑞峰无核’对葡萄霜霉病表现为高抗; ‘DEMIR’、‘龙宝’、‘红富士’、‘黑奥林’、‘峰后’5个品种表现为中抗。  相似文献   
314.
油菜素内酯处理后水稻悬浮系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植物激素,研究BRs通过影响哪些蛋白的变化影响水稻表型的变化是研究BRs调控水稻生长发育机理的关键.本研究利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蛋白质组学和质谱技术鉴定水稻中受BRs调控的蛋白,对BRs处理后的悬浮系进行了双向电泳分析,经质谱分析鉴定到受BR...  相似文献   
315.
谷子锈病是谷子上的一种流行性强、毁灭性大的病害,严重影响谷子生产.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谷子抗锈病种质资源非 常贫乏,而且高抗锈病的材料其农艺性状又很差.很难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培育抗锈病品种,因此克隆谷子抗锈病基因尤为重要.目前克隆到的许多植 物抗病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有一定的保守结构域.根据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已克隆的抗病基因主要分为5类,其中最主要的是NBS-LRR(nu- leotide-binding site leucine-rich epeat)和STK(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类.因而根据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从植物的DNA中扩增植物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resistance geneanalogs)更加快捷有效,目前通过RGA方法克隆植物抗病基因已有报道[1,2].  相似文献   
316.
本试验对具有除草活性的瓜果腐霉PA1-M1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工艺探讨,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除草活性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A1-M1菌株以振荡方式、中酸性发酵为适宜,其培养滤液粗提物和菌丝粗提物对马唐根和芽的IC50分别为0.36 mg/mL、0.46 mg/mL和7.36 mg/mL、4.09 mg/mL。此外,培养滤液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17.
【目的】明确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犬尿氨酸单加氧酶基因BcKMO与病菌cAMP信号途径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BcKMO调控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cAMP信号途径特异性抑制剂SQ22536,检测灰葡萄孢野生型BC22、Bc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和回复菌株BCG183/BcKMO对cAMP信号途径特异性抑制剂的敏感性;分别提取灰葡萄孢野生型BC22、突变体BCG183和回复菌株BCG183/BcKMO中的cAMP,利用HPLC检测各菌株中cAMP的含量;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BcKMO与cAMP信号途径中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的催化亚基基因pka1和pka2、调节亚基基因pkaR、编码异源三聚体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在病菌不同发育阶段、组织部位以及培养条件下的表达规律;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BcKMO突变体中c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R、bcg2、bcg3的表达水平;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c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R、bcg2、bcg3的RNAi突变中BcKMO的表达水平。【结果】灰葡萄孢Bc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对cAMP信号途径特异性抑制剂SQ22536不敏感,受抑制的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型BC22和回复菌株BCG183/BcKMO。Bc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中cAMP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菌株BC22和回复菌株BCG183/BcKMO。BcKMO与cAMP信号途径中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的催化亚基基因pka1、编码异源三聚体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的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在7 d的菌丝和菌核中表达水平较高;此外,BcKMO和c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R、bcg2、bcg3均为在含果糖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中表达水平较高。Bc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中c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R、bcg2、bcg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野生型BC22和回复菌株BCG183/BcKMO。pka1、bcg2的RNAi突变体中BcKM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而pka2、pkaR、bcg3的RNAi突变体中BcKMO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BcKMO负调控c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R、bcg2、bcg3的表达;c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bcg2负调控BcKMO的表达,而c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2、pkaR、bcg3正调控BcKMO的表达。  相似文献   
318.
为明确拟南芥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AtPLC2)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构建了AtPLC2基因融合GFP标签的表达载体35S:PLC2-GFP,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化本氏烟草叶片,转基因烟草叶片细胞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荧光信号与细胞质膜重合,表明拟南芥AtPLC2基因定位于细胞质膜上,研究结果为明确拟南芥AtPLC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19.
富勒烯(Fullerene)C60是碳的第三种分子形态,其表现出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Friedman等人设计并合成出具有抑制人体免疫缺损蛋白酶HIVP活性的C60衍生物,而艾滋病研究的关键是有效抑制HIVP的活性;黄文栋等人制得水溶性C60-脂质体,发现其对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效应;Chiang报道多羟基C60衍生物- 富勒醇具有很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但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对C60的4中衍生物诱导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及其机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20.
自1957年Luttrell人工诱导玉米大斑病菌有性世代获得成功后,该领域的研究十分引人注目.从玉米大斑菌有性阶段的归属、培养方法、遗传研究等方面论述了玉米大斑菌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有性杂交研究提供参考及对产毒遗传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