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抑制甘蓝型油菜Δ12-油酸去饱和酶(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FAD2)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油酸脱饱和产生亚油酸的步骤受阻,达到富集油酸,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最终目的。依据植物RNA干扰的原理和研究中用于构建RNAi载体的基本经验,选择油菜fad2基因片段(510bp)分别以反向和正向的形式插入到油菜napin启动子下游,并在反向和正向插入的基因片段之间即间隔区导入1个来源于豌豆的rbcS-3C基因内含子(83bp)及其剪切位点之前5bp、之后4bp片段。组装完成的fad2RNAi载体转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3301,植物筛选标记基因采用抗灭生性除草剂PPT的选择基因bar及报告基因gus,从而构建成以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为靶标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fad2i。  相似文献   
82.
豫豆10号是采用系谱法从郑77249X海交17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和广适等特点,平均产量2385kg儿m’,比跃进5号增产20.04%,比豫豆2号增产12.5%。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炭疽病和紫斑病,适宜黄淮夏大豆地区推广种植,在豫、苏、皖、鲁、冀、晋、鄂等省已累计推广达91万hm’。1选育经过豫豆10号(原名郑84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育成的。1981年针对黄淮夏大豆产区大豆生产上存在的稳产性差、抗病虫性弱等突出问题,依据株型育种原理,选用具有多技多荚型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且配合力高的高产品种郑77…  相似文献   
83.
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GS豫豆10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4.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384A、217A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S(r1r1),217A的基因型为S(r2r2r3r3)。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以日龄1~3 d及7 d的小麦幼胚为受体,利用携带GUS基因的农杆菌LBA4404侵染,恢复培养至3~5叶期时,取第三叶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做两个优化对比处理:(1)抽真空处理:在侵染过程中,0.1 MPa抽真空2 min;(2)干燥处理:在共培养阶段,将幼胚转入铺有干燥无菌滤纸的平皿中。结果表明:GUS瞬时表达率随日龄增加而降低,以2~3 d龄的幼胚为最高;抽真空和干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GUS瞬时表达率。最终,在优化处理条件下,获得77株转化苗中,40株第三叶GUS染色显示阳性,高达57.14%。进一步提取GUS阳性小麦叶片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6株转化苗扩增出目的条带,转化率为7.79%。初步说明以小麦幼胚的生长点作为转化受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其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观察了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其内分泌的影响,旨在探讨免疫抑制状态下肉仔鸡营养代谢的变化特点。120只20 d体重相近的健康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和环磷酰胺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10 mg/kg BW)。每日记录采食量和收集全部粪样,分组后第1、3、5、8、13天随机从每组取4只鸡,称重、心脏无菌采血后处死,迅速摘取脾脏、法式囊及左侧胸腺,剔除脂肪后称重,然后立即置于液氮保存。实验室进行饲料表观代谢能、粗脂肪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糖皮质激素(GC)、胰岛素(insulin)和甲状腺激素(T3和T4)水平及脾脏、法式囊和胸腺中IL-1βI、L-2和IFN-γmRNA含量的测定。结果:处理后第1天环磷酰胺组,(1)肉仔鸡法式囊指数、B细胞增殖能力、法氏囊中IL-1βmRNA和脾脏、法式囊中IFN-γ mRN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2)肉仔鸡体重显著增加(P〈0.05),肉仔鸡采食量、粗脂肪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3)血清GC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insulin水平显著升高(P〈0.05)。(4)除处理后第3天环磷酰胺组体重仍显著升高(P〈0.05)外,其它时间各项指标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这些结果表明,环磷酰胺诱发了肉仔鸡的免疫抑制,在这种免疫抑制状态下肉仔鸡生产性能得到了提高,糖皮质激素分泌降低而胰岛素分泌升高。  相似文献   
87.
“郑大501”番茄优质、丰产。抗多种病害,2007年5月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88.
通过构建RNAi载体抑制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表达,获得了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功能缺失突变体。经酶切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完成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反向重复结构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化,经RCR及印染检测,获29个油菜转基因再生株系。  相似文献   
89.
发展安全、节约、增效型的蛋鸡产业是今后蛋鸡养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在于过程控制.蛋鸡养殖过程包含了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饲养环节是蛋鸡产业的核心环节,以这个环节为中心,根据生产过程、投入品和管理方式形成了多个不同环节的衔接点类型.衔接点类型可分为横向衔接和纵向衔接,危害因素在不同衔接点类型的蓄积程度及转移规律不同.本文重点分析了横向衔接点的主要危害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的可以直接产生危害作用,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的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制约作用对产业发展造成威胁.在今后的蛋鸡产业发展中对后一种因素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些因素可能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90.
大豆新品种豫豆18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许景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8号(原郑84240-B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抗裂英、优质大豆新品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