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7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1篇 |
农学 | 387篇 |
基础科学 | 288篇 |
253篇 | |
综合类 | 2474篇 |
农作物 | 235篇 |
水产渔业 | 169篇 |
畜牧兽医 | 1252篇 |
园艺 | 405篇 |
植物保护 | 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53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150篇 |
2019年 | 207篇 |
2018年 | 182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296篇 |
2013年 | 244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305篇 |
2010年 | 312篇 |
2009年 | 298篇 |
2008年 | 259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02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93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8篇 |
1963年 | 5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6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兽医实际工作中多年来采用鸽痘病毒和鸡痘病毒以预防禽痘,但鸡痘毒毒力太强往往造成流行,而鸽痘毒又太弱,虽多次注射也不生效,故均不合实用。抗禽痘胚胎疫苗在几个农场中应用的结果,证明了除保健外没有任何坏的影响,甚至在经常 相似文献
92.
<正> 猪是自发排卵的动物,排卵后形成有机能的黄体,如不受精则黄体存在一定时间后消退。母猪的排卵是生殖活动的重要环节,正常排卵可提高繁殖率。一、母猪的排卵1、母猪排卵的过程排卵约发生在发情后36—42小时,或在发情周期的四分之三时间以后(Willemse,1967)。排卵数受年龄、胎次和饲养等因素影响。青年母猪发情前5~6天饲以全价饲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雌性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易发生染色体分离错误而产生非整倍体卵母细胞,其受精后会产生非整倍体胚胎,导致出生缺陷或胚胎致死,是影响哺乳动物繁殖的重要因素。卵母细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此时DNA双链断裂引发重组。重组时缺乏交叉、重组事件数量的减少及交叉靠近端粒或着丝粒导致染色体发生同向分离或不分离,从而产生非整倍体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当染色体的端粒共向于同一极或没有完全附着在纺锤体微管上时,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被激活,E3泛素连接酶APC/Cyclome (APC/C)沉默,保护分离酶抑制蛋白(securin)和细胞周期蛋白B (cyclin B)不被降解,从而抑制分离酶和染色体的分离。直到所有染色体与纺锤体实现稳定的双极定向并正确排列到赤道板上,SAC关闭,染色体正确分离。卵母细胞中SAC蛋白缺失,导致SAC不能有效地监测端粒在纺锤体上的正确附着,发生染色体分离错误,从而产生非整倍体卵母细胞。因此,通过现代分子技术手段解析非整倍体卵母细胞所涉及的机制是保护哺乳动物生育的重要目标。作者主要介绍了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卵母细胞非整倍体发生的染色体分离错误的分子机制,以期为开发卵母细胞非整倍体的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作为非营养性添加剂、着色剂、调味剂、粘合剂、流散剂等已被逐步用于饲料中,这些添加剂的作用是增加饲料的色泽和风味,刺激畜禽食欲,纠正畜禽对某种单一饲料的偏食性以及提高畜产品等级,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品质。1着色剂在动物饲料... 相似文献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