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研究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培养野生型K12菌株Escherichia coli MG1655,分离其蛋白质样品并进行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双向电泳中存在蛋白质点没有出现或很少,纵纹与横纹现象严重等问题。[结论]该研究为以后开展双向电泳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香蕉栽培管理水平是决定香蕉产量和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不同耕作措施对蕉园土壤理化性质、香蕉产量及生产投入的成本存在差异。2013~2014年间,通过几种耕作栽培方式(农户习惯管理、深耕、免耕及免耕覆秸秆)应用,研究其对香蕉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定计划目标产量48 t/ hm2,分别确定N、P2O5、K2O施用量为540、90、1 630 kg/hm2,免耕覆秸秆处理在营养生长期、花芽分化期、抽蕾期与采收期,其株高、茎围及青叶数等生长性状指标表现较大的优势;抽蕾率及经济效益分别为41%和3.28万元/ hm2,与对照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3.
中国是世界上油菜籽第一大生产国,油菜籽产量接近全世界总产量的30%,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业是农业发展和农业安全的基石,标准化种子生产方式和高质量种子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但是中国种子生产发展相对落后于农业经济中其他部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种业和落后的种子生产模式面临来自全球的挑战.国际油菜种子生产主要分为3~5级,一般包括:育种家种子、先基础种子、基础种子、注册种子和合格种子,主要优势体现在以育种家种子作为种子繁育的唯一种源、限代繁殖、种源纯度高,不需选择等,具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质量检测与过程检验并重,同时标准种子生产模式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效率、节省育繁成本、提高种子质量.本文在国内外油菜种子分级制度、生产程序和质量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油菜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创新与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建立的构想,为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前提,从而对提高中国油菜种业竞争力、有效地服务国内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3个类核糖核酸基因在磷饥饿条件下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糖核酸酶(RNases)可以将衰老的植物组织中的核糖核酸降解释放出磷元素,使它能够运送到幼嫩部位被重新利用。许多核糖核酸酶基因的表达受磷饥饿的正调控。利用已有的EST序列,从普通小麦“小偃54”中分离了3个核糖核酸酶基因的cDNA序列。这3个基因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S-核糖核酸酶和S-like核糖核酸酶(类核糖核酸酶)的氨  相似文献   
45.
磷是植物必需的一种大量营养元素。农作物的产量经常因磷饥饿而受损。研究植物在磷饥饿 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有利于以后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培育耐低磷农作物。将野生型拟南芥与磷饥 饿反应突变体进行对比研究,能够为植物对磷饥饿反应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筛选植物对磷饥饿反 应突变体,筛选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野生型拟南芥在供磷正常的培养基上竖直培养时主根向下,同时 呈较大幅度的弯曲。在磷饥饿的培养基上主根则几乎是垂直向下的,而且主根相对较为短小。利用这 种现象,在供磷正常的培养基上种植的拟南芥植株中发现了一株可能的新的磷饥饿反应突变体。  相似文献   
46.
近10年中国玉米单产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种质资源狭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引进到温带以后会出现成熟期延迟、营养生长优于生殖生长等现象。针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这些特点,诱变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对目前经常应用的几种诱变方法在改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对将来大规模地运用诱变方法改良外来种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7.
磷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土壤中有效性最低的一种营养元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但是中国耕地中有59%的土壤缺磷。农作物的产量常受到缺磷的影响而受损。土壤缺磷并不是土壤中总磷量低,而是土壤中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磷含量低。植物在磷饥饿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以尽最大可能满足自身对磷的需求。植物对缺磷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过程。大约有100多个基因参与了植物对缺磷的反应。其中主要的有磷转运蛋白基因、核糖核酸酶基因、磷酸酶基因等。植物在吸收外界的磷的过程中磷转运蛋白发挥了重要作用。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按照序列相似性可以划分为H /Pi共转运家族(Pht1家族)和Na /Pi共转运家族(Pht2家族)。按照吸收动力学的标准可以分为高亲和力磷转运蛋白和低亲和力磷转运蛋白两种。磷饥饿时植物对磷吸收能力的增强的原因之一是增加了磷转运蛋白分子的合成数目。目前尽管人们对植物吸收磷的理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植物对磷的具体调控机制、磷的跨液泡膜运输等重要方面仍然没有明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是目前气象业务、科研主要数据环境之一,其提供全国统一、标准、丰富的数据访问服务和应用编程接口(API),为国家、省、地、县各级应用系统提供唯一权威的数据接入服务,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多样的服务方式,跨平台、多语言的开发支持、标准的调用方法.  相似文献   
49.
利用阜新市53年雷暴等资料,通过Morlet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重标极差R/S等方法对雷暴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市53年雷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趋势变化的转折时间出现在2006年;雷暴夏季最多,春季次之;雷暴的天气类型为:副高西北部、高空冷涡、高空冷槽、西北气流和局地热对流;雷暴初日4月最多,6月最少;雷暴的主周期为21~24年;雷电天气往往同时伴有短时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50.
为了明确香蕉单宁含量与其对假茎象甲抗性的关系,采用香蕉假茎平均蛀道数比值法评价了6个香蕉品种对假茎象甲的抗性,同时采用香草醛法测定了各品种香蕉叶柄和假茎的单宁含量并分析了单宁含量与其对假茎象甲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广粉1号和海贡蕉对假茎象甲的抗性较强,南天皇和粤科1号抗虫性次之,宝岛蕉和巴西蕉抗虫性较差。香蕉叶柄和假茎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品种香蕉单宁含量差异较大,其单宁含量为7.21~16.60 mg/g,而且香蕉假茎单宁含量高于叶柄单宁含量。香蕉假茎和叶柄单宁含量与其对假茎象甲抗性相关分析表明,香蕉假茎单宁含量与其对假茎象甲抗性显著负相关,而叶柄单宁含量与其对假茎象甲抗性无相关性。该研究旨在探索香蕉品种对假茎象甲的抗性机理,为抗虫香蕉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