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39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明晰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推进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基于1999—2018年粤西地区茂名、阳江、湛江3市粮食生产数据,采用交叉效率DEA模型测算区域粮食生产效率,揭示近20年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比较分析粮食生产效率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平均值为0.77,其中,茂名市粮食生产效率最高(0.88),阳江市次之(0.78),湛江市最低(0.65)。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测算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力(贡献力)最大的投入因子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1.082和0.942。Tobit模型测得的7个投入因子仅化肥施用量(0.015)与粮食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药使用量3个因子与粮食生产效率相关性不显著,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业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3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而地理探测器测得所有因子均对粮食生产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阳江市投入因子贡献力与粤西地区大致相同,但化肥施用量贡献力高出有效灌溉面积0.008。湛江市与茂名市化肥和农药投入的贡献力仅次于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贡献力均最低。但茂名市粮食播种面积的贡献力依次大于从业人口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湛江市则相反。研究表明,20年来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不高,整体呈中等效率水平,粮食生产效率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显著;地理探测器测度结果无不显著因子存在,探测因子影响力比Tobit模型所得结果更稳定且偏误小;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影响粤西3市粮食生产效率的主导因子,但不同城市粮食生产效率的因子贡献力差异较大,湛江和茂名对化肥、农药等污染较大的生产要素依赖性更强。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现状,针对国内水产养殖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能与多个服务器通信与能量自我补给的网关,包括处理器模块、射频模块、GPRS模块和充电模块.根据水产养殖环境特点,设计一种适合大面积部署与减少跳数的组网方法.在此网关和组网方法的基础上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组网试验,组网实验丢包率为3.38%.  相似文献   
33.
以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为主要数据源,选取贝叶斯决策、BP神经网络、概率神经网络、聚类等分类方法分别对数据源进行分类;并且,笔者为了充分利用有监督学习分类准确率高和无监督学习无需标定的学习样本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监督--非监督的聚类算法,然后对上述五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实验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监督--非监督聚类方法只利用少量的有标定学习样本,即可得到较高的分类准确率,特别在少量样本时,该方法能得到比贝叶斯决策方法、BP神经网络和概率神经网络等监督学习方法更好的土地评价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尝试结合监督和非监督学习的方法,实现分类正确率和获取大量有类标签的样本之间的折中。  相似文献   
34.
层次分析法在中山市土地利用对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土地利用优化为例,在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土地利用对策研究。首先将土地利用对策划分为战略目标、规划战略、制约因素和政策措施4个层次,建立土地利用对策模型和判断矩阵,并作一致性检验,求算出相应的权重,据此对土地利用对策措施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认为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土地利用主要应采取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35.
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耕地将会被占用。为有效遏制水田面积减少趋势,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各地政府开始实施旱改水工程改造,即将同等数量的旱地改造为水田的方式间接开发水田。旱改水优先区域选择是实施改造先后顺序的重要评判标准。借助WEKA软件,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来选择旱改水优先区:(1)通过属性选择获取相关性较高的9个改造因子,实现数据的预处理;(2)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研究对象划分成5类簇;(3)通过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出分区因子属性之间最强关联关系作为决策挖掘出优先改造的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应用于我国广东省,试验证明,空间数据挖掘有效地从庞大数据量中提取信息,耦合空间关系,把数据转化为有用的知识,使用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选择优先区是可行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36.
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颁布的《土地评价纲要》(A framework for land evalua-tion)的评价系统,应用回归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数学方法,对小区域(紫阳县尚坝乡)土地资源进行宜茶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土壤 pH 值、海拔高度、坡度和成土母质等因素与茶叶产量的相关性显著。用以上因素参评并作实地检验,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当地土地资源宜茶性实际情况,采用的评价方法、体系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37.
为科学有序开展可恢复耕地资源的整治,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性评价方法。选取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工程条件等4个方面的因素,涉及海拔高程、坡度级别、国家自然等、集块面积、国家经济等、地块形状等36项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现状可恢复耕地和耕种耕地二分类为因变量,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对耕地宜耕性评价的重要程度,并进一步结合皮尔逊共线性分析和指标关联性分析,最终得到21项影响因素及其权重P值,优化后影响因素的权重P值相对稳定,其中自然因素对可恢复耕地宜耕性的影响权重最大,区位因素和工程因素权重次之,社会经济因素的权重最小。经过验证发现,预测耕种情况与实际耕种情况的符合率高达91.87%,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预测效果良好。借助上述模型预测得到的湘阴县可恢复耕地地块的宜耕潜力,形成如下认识:全县中西部平原区可恢复耕地宜耕潜力明显优于东部丘陵山区;可恢复耕地中未耕种和即可恢复地块的宜耕潜力高于工程恢复类地块,这些地块均属于良好的整治地块,可优先整治恢复为耕地;从可恢复耕地具体地类来看,坑塘和养殖坑塘类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潜力最大,其次为其他林地类可恢复耕...  相似文献   
38.
选取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腹地的顺德区为研究区,分析基塘景观、民众聚集以及旅游设施3方面的空间分布,探讨基塘旅游的开发条件和发展策略。结果表明,顺德区的基塘景观面积占比达15.34%,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民众主要聚集在顺德区东部的城镇区域,与基塘景观区域存在空间分布差异;顺德区吃、住、行、游、购、娱6项旅游设施齐备,且分布比较均衡,为基塘旅游开发提供设施条件。最后提出的开发策略是近期借助东部民众聚集、设施完善的优势,在现有景点的基础上强化基塘特色;中远期重点开发中南部的基塘资源,打造基塘深度游景区,进入国家生态公园建设名录。这样既有利于对基塘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也满足大湾区民众出游需要。  相似文献   
39.
(一)发病情况 湖南望城县郊区某养鹅户于2001年5月8日购进500只雏鹅饲养。24日龄时开始发病,有5只出现跛行,且呼吸加快、喘气,以后每天都有4~5只鹅出现该症状,到35日龄时,共死亡178只,死亡率为35.7%。  相似文献   
40.
华北平原农田耕作便利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作便利是表征农田综合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准确反映现代农业发展对耕作便利条件的要求,基于农业机械效率视角界定农田耕作便利度,进而构建定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在华北平原项目区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界定的耕作便利度强化了农业机械耕作效率的影响,包括田间作业效率和机械通行效率两方面。明确了机械化耕作背景下的连片度、耕作距离和田间道路通达度3个关键指标的内涵与快速获取方法,为准确评价耕作便利度奠定了基础。耕作便利度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82.41%的耕地处于非常便利和比较便利的级别,平均地块面积大,集中连片且交通便利,是发展高效农业、推广机械化耕作的适宜区域;一般便利和不便利级别的田块平均面积较小,分布分散且远离居民点,机械耕作效率较低,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该研究可为耕地质量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