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195篇
  319篇
综合类   1215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160篇
畜牧兽医   764篇
园艺   272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苏椒25号’为早熟辣椒杂交一代新品种。果实长灯笼形,纵径13.5 cm,果肩横径4.5 cm,果肉厚度0.30 cm,单果质量62.1 g,果面微皱有光泽,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味微辣,鲜果维生素C含量1.15 mg·g~(-1),产量为41.0 t·hm~(-2)左右。适合在江淮、黄淮流域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82.
甜高粱生物燃料相关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中国甜高粱生物燃料的快速生产、深入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笔者总结了近几年甜高粱生物燃料相关特性的研究状况;综述了根、叶、茎、株高、分蘖、花,QTL等的分子研究水平,收获后贮藏及生物转化效率的研究进展等;最后提出几点研究建议:针对不同生境确定适宜的、特异的选育目标,培养极具优势的品系或材料;注重主要性状间QTL尤其是胁迫下的关联性、相关性、协同性的研究;加强产业循环链中关键和薄弱环节的研发,使其可用价值和效益达最大化。  相似文献   
83.
为了分析灌溉施肥活动引起的包气带土壤pH值变异特征及其对地球化学条件的响应,通过历时3 a的野外原位灌溉施肥试验,应用不同季节灌前、灌后6 m土层中不同深度的测定资料,系统分析了土壤pH对灌溉、施肥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各深度pH值呈弱变异性(CV=1.01%~2.28%),与灌溉前相比,灌后土壤pH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均呈现明显的变化;灌前包气带各层pH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灌后受水分、基质等相互作用影响,pH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所减弱,C0/(C0+C)和变程a分别由7.23 m和3.54 m(灌前0 d)减少到3.26 m和2.76 m(灌后第10天)。土壤基质是决定土壤酸碱性的主要因素,在灌溉施肥活动对pH的响应过程中,地球化学条件(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SOM)、氧化还原电位(RP)等)、土壤基质组成和氮底物浓度(NH+4-N)等的交互作用影响pH的动态。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单独对pH影响不显著,两者交互作用对pH有显著影响。引起土壤pH变化的主要变异源为Cl-、土壤有机质(SOM)、NO-3-N、NH+4-N等营养物质和不同空间深度土壤基质的差异,表明灌溉施肥改变了包气带pH地球化学动力场、营养物质和土壤基质的交互作用,引起各深度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控制pH值的空间变异特性。当包气带介质土壤水分变化时,首先营养物氨态氮以分子态或水合态形式被介质吸附,H+得到释放,使得灌后第4天pH值下降。随着氨氧化过程中H+的释放,pH在灌前和灌后第10天和第30天有显著差异。氨的氧化引起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使得硝酸盐对pH值的影响在灌后不断增强,相关系数由0.24(0 d,P<0.05)增加到0.41(30 d,P<0.01),而氨态氮对pH值的影响逐步降低,相关系数由0.43(0 d,P<0.01)降低为0.19(30 d,P>0.05)。  相似文献   
84.
为了对比松辽黑猪与引入猪种猪肉品质间的差异,试验以松辽黑猪、巴克夏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杜长大三元猪及长大二元猪为试验对象,屠宰后采集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测定嫩度、熟肉率、压榨水分、离心失水率、滴水损失、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pH24 h值、初水分、肌内脂肪肉品质指标,分析不同品种和品种组合猪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和相关性,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和品种组合猪的肉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辽黑猪肌内脂肪最高(2.89%),巴克夏猪离心失水率最低(13.72%),长大二元猪滴水损失和L*值最高(4.86%和58.46),杜长大三元猪初水分最低(67.91%)。肌内脂肪与p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压榨水分和离心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各指标通过降维处理后得到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8.143%,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该成分与肌肉系水力相关,大白猪、长大二元猪第1...  相似文献   
85.
为了评价构树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采用人工感染球虫的方法,以1日龄三黄鸡为研究对象,共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正常饲喂)、感染组(感染球虫不治疗)、构树叶粉组(感染球虫+添加6%构树叶粉)、地克珠利组(感染球虫+0.05%地克珠利),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于14日龄经口人工感染7.5×104个球虫孢子化卵囊,观察雏鸡的临床症状;在21日龄时处死雏鸡并进行盲肠病变、血清抗氧化能力、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等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构树叶粉组的抗球虫指数为156.69,可达到中等抗球虫效果;与感染组相比,构树叶粉组可以提高雏鸡存活率,缓解感染雏鸡体重下降,显著降低盲肠OPG(P<0.05);改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造成的盲肠组织损伤,提高雏鸡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肠道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基因(ZO-1、Occludin)的表达。说明在日粮中添加6%构树叶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  相似文献   
86.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包括耕地质量排序和耕地入选两个过程,根据这两个决策过程的特点,构建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指标体系。应用GIS技术提取相应的指标评价值,并选用耕地模糊优选模型、理想点法这两种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排序,最后通过一般农地入选整备区的0-1整数规整模型,实现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决策。  相似文献   
87.
干旱区幼龄红枣节水灌溉方式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环塔里木盆地具有发展红枣种植的独特优势,也是对红枣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大的地区.采用干旱区最常用的滴灌、低压软管灌、微喷灌、沟灌4种灌水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从红枣的叶温、地温、坐果率、产量、品质、气候特点和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滴灌在叶温、品质、适应气候、田间管理等主要的方面最优,微灌在坐果率和产量方面最优;干旱区幼龄红枣最适宜的灌溉技术是滴灌+花期微喷.  相似文献   
88.
该文旨在通过研究环模制粒机挤压过程受力状况为其节能降耗及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根据环模制粒机制粒成形过程与机理的分析和对环模系统受力状况的研究,建立了环模扭矩力学模型,推导出最大物料挤压高度及最大环模扭矩的计算公式;以力学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泊松比、摩擦系数等物料特性及环模、压辊系统的结构参数对环模扭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物料特性对制粒能耗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模孔长径比、减小压辊直径有利于降低能耗;而采用大尺寸的环模与压辊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降低能耗。该研究对于降低环模制粒机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相关的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基于机器视觉的脱绒棉种染色特征的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种子活力四唑染色法检测中由于人工视觉疲劳、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引起的人工误判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脱绒棉种染色特征的提取算法。此算法是在随机选取了庄稼汉品种的脱绒棉种进行四唑试验后进行的,通过对染色棉种进行图像采集,对图像进行灰度变换、HSI颜色空间转换、中值滤波、自动阈值分割等预处理,经去噪、补洞后得到整粒脱绒棉种的面积和染色部分的面积。同时,计算出图像染色比例,为脱绒棉种活力在线检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航空施药中雾滴沉积传感器系统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变介电常数电容器原理设计雾滴沉积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由此实现对航空施药中雾滴地面沉积量的快速获取。通过实验,分析建立了传感器对电导率487μS/cm、25 mS/cm雾滴的沉积量测量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23和0.9544。利用M-18B型飞机和AU-5000型喷雾机,对系统进行了应用测试,结果表明:与水敏纸图像分析方法对比,2种方法获得的雾滴地面沉积量分布曲线拟合度可达0.914 6,样点单位面积沉积量的相对测量误差分布在10%~5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