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入侵红火蚁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4年下半年我国台湾省的部分地区被宣布为红火蚁分布区.农业部2005年1月17日发布公告宣布在我国广东省吴川市等部分地区发生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并将红火蚁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加以封锁控制.随后在我国香港和澳门特区也发现红火蚁分布.为了防治红火蚁,本文介绍一些红火蚁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2.
实蝇监测是我国植物检疫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对实蝇监测信息的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以软件工程、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为方法,以ASP SQL SERVER 2000为主要研发工具,设计、开发了广东地区实蝇监测快速反应网络系统(FMFRW).FMFRW是一个针对实蝇监测信息和实蝇检疫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查询、统计的网络数据库系统,在对不同类型用户进行权限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监测数据、监测点信息、监测点分布图、监测咨询、监测通报、监测技术、实蝇基础知识以及统计数据等多种实蝇监测信息的远程查询与管理.  相似文献   
73.
释放两种捕食性瓢虫防治矢尖蚧的研究胡学难,李小平严起前,伍中兴(贵州科学院生物所,贵阳550006)(贵州施秉县农业局,555100)CONTROLOFTHEARROWHEADSCALE,UNASPISYANONENSIS[HOM.:DIASPIDI...  相似文献   
74.
应用热水处理技术对进境木瓜作杀虫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热水处理技术,木瓜在其果心温度升至46℃时浸泡10min,可完全杀死进境木瓜中携带的木瓜实蝇(Bactrocera papayae),该热水杀虫处理条件,经测定对木瓜果实不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75.
经过1年来对芒果果园的调查,共调查鉴定出2目7科15属32种螨类;共调查到益螨18种、害螨14种.其中,植绥螨科的长颈真绥螨、武夷钝绥螨为广东新纪录,大赤螨科的快捷大赤螨、Anystis wallacei为中国新纪录.同时,对各月份芒果螨类发生的个体数量以及种数进行了统计、比较,基本了解了芒果螨类在一年中的高发期及低发期.种群优势及丰富度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从属还是从种的水平看,叶螨科、植绥螨科均为优势类群.说明芒果园螨类大多数的科级类群是寡属及寡种的类群,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6.
2007~2008年对广东地区黄皮果园进行1年多的螨类调查,经鉴定有螨类2目6科9属14种,所采集种类在黄皮螨类上没有报道过的有13种;共有益螨7种,害螨7种.其中,植绥螨科的海南钝绥螨、长囊钝绥螨,为广东新记录;大赤螨科的快捷大赤螨为中同新记录.从害螨发生的数量来看,全年发生数量最多的有桔全爪螨;从捕食螨发生的情况来看,全年发生最多的是圆果大赤螨.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黄皮上螨类出现的高峰期均是在9、10、11月,其次是5、6月,其余各月均较少.益害螨的比例最高出现在1、2、3月,其次是7、8月,益害螨比例最低是出现在9、10、11月.试验结果还表明.无论从属的水平还是从种的水平看,叶螨科均为黄皮园螨类的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77.
本文首次报道了可用于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和黑斑皮蠹(Trogoderma glabrum)种间鉴定的线粒体CO Ⅰ基因部分标记序列(883bp),两条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分别为FJ589736和FJ589737.  相似文献   
78.
桔小实蝇不育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钴(60Co)的不同剂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蛹进行不育辐照对比测定,结果显示,桔小实蝇有效不育的剂量为95Gy。雄性不育成虫可导致野外处女雌性成虫终生不育以及在果园扩散的距离多集中在140 m的范围,为制定应用不育蝇防治野生蝇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建立脐橙实蝇非疫区,围绕脐橙果园桔小实蝇发生规律的研究,综合应用了实蝇的生物学、实蝇的监测、实蝇的综合治理以及果园管理技术,探索在桔小实蝇发生区内建立实蝇非疫区的技术.经过3年的研究,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初步探索出研究的方法、程序.在脐橙产区建立实蝇非疫区研究结果表明,在实蝇发生区建立实蝇非疫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马铃薯木虱是原产于北美的重要害虫,近年研究表明该虫能传播马铃薯毁灭性病害———马铃薯斑纹片病其病原菌为(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cearum,简称Lso),因而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特别关注。迄今为止,该虫及其所传病害在我国尚未有分布,均是我国关注的具有重要检疫意义的有害生物。2017年,我国广州、上海口岸首次从进境货物中截获Lso。目前,我国口岸尚未截获马铃薯木虱,但是鉴于其本身和所传带病害的重大危害性,有必要明确马铃薯木虱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和传入风险。本文采用生物学动态仿真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同时对该虫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确定其入侵风险等级,为有害生物检疫和国门把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木虱在我国有很广阔的适生范围,中、高度适生区所占的面积大。其中高度适生范围有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江西、湖南、贵州、重庆、湖北、安徽、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东以及四川东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东部、辽宁南部等地区,其入侵风险R值达到2.37,属高度危险等级。建议将马铃薯木虱列入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口岸监管部门应严格检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