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藁本提取物杀桔全爪螨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藁本对桔全爪螨的触杀活性,分别测定了藁本乙醇、无水乙醚、乙酸乙酯、苯和丙酮平行提取物的杀螨活性。以乙醇提取物对桔全爪螨成螨的触杀活性最强,LC50=0.0001mg.mL-1,对桔全爪螨成螨产卵抑制作用也最好,抑制率达到47.15%,所需浓度是0.165 mg.mL-1;丙酮提取物对桔全爪螨卵的触杀活性最强,LC50=0.204 mg.mL-1。进一步将藁本乙醇提取物萃取分离获得组分G1和G2,并测定它们的杀螨活性,发现组分G1、G2均具有杀螨杀卵活性,组分G2还具有较好的杀卵活性(LC50=0.0094 mg.mL-1)和产卵抑制作用(72.13%)。  相似文献   
172.
关于改革当前森林采伐管理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森林经营和采伐管理的现状,剖析目前森林采伐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改革森林采伐利用、森林经营培育和森林资源管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3.
对参试的23个材料,以发病率主依据,通过自然感染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感病下,未发现高抗和抗病材料,只有7个中抗材料,即意大利酸橙、小红橙、枳、摩洛哥酸橙、蚌柑、2588宜昌橙;在室内人工接种保持高温度湿条件下,12个参试品种中1个感病,11个为重感。  相似文献   
174.
为了筛选出柑桔轮斑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分离自重庆的WZ1菌株及分离自陕西的DS3菌株的抑制效果,并对2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9种药剂中,咪鲜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氟硅唑和双胍·咪鲜胺对WZ1和DS3菌株的有效中浓度(EC50)<0.1 mg/L,抑制作用均强;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丙环·嘧菌酯、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烯肟·戊唑醇、苯甲·烯肟、吡萘·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唑醚·戊唑醇、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和戊唑醇对WZ1和DS3菌株的EC50<1 mg/L,抑制作用较强;DS3菌株已经对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产生了抗药性,相应的EC50分别为3 596.628 4和115.555 2 mg/L;DS3菌株对氟啶胺、抑霉唑,WZ1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下降较明显,可能存在抗药性风险。DS3菌株β-tubulin基因第599位碱基由T突变为A,相应β-tubulin第20...  相似文献   
175.
2020年春川渝地区李种植基地的青脆李出现大量果斑病,通过对感病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序列(ITS、RPB2和G3PDH)分析进行病原鉴定,明确引起川渝地区青脆李果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LY1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青脆李、脆红李、金脆李、青萘和半边红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病菌对青脆李、脆红李等5个李品种的枝条、叶片和果实均有致病性。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杀菌剂中,7种药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病原菌对75%肟菌·戊唑醇最敏感,EC50值为0.118 3μg·mL-1。  相似文献   
176.
对‘爱媛38’杂柑果腐病病果进行组织分离、纯化,得到果腐病致病菌株AY–11和GP–1,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LSU、TUB和EF–α)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AY–11和GP–1分别为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将菌株回接到健康柑橘果实可致其发病,从发病组织再次分离得到L.pseudotheobromae和L.theobromae,确定AY–11和GP–1是主要致病菌。致病菌对‘意大利酸橙’‘摩洛哥酸橙’‘爱媛38’‘春见’‘枸头橙’均有较强致病性,在枝、叶、果上形成褐色水渍状圆形病斑,其中春见的病斑最大。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1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对AY–11菌丝抑制作用最强的为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值为0.025μg/mL;对GP–1菌丝抑制作用最强的为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EC50值为0.023μg/m L。田间药剂防控试验结果显示,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