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陕西茶园茶叶氟含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雪  肖斌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109-113
通过对陕西茶区典型茶园茶叶样品和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不同地区茶园茶叶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老叶、新叶氟含量分别为523.79~978.46 mg/kg、31.15~78.60 mg/kg;不同茶园及不同叶龄茶叶氟含量均有较大的差异;茶叶氟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而增加,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不明显,老叶氟与土壤水溶性氟正相关,新叶氟与土壤水溶性氟负相关;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pH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272.
273.
排水沟渠水质监测是研究湿地农业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的基础。沿湖北四湖流域总干渠两岸采集了14个排水泵站所在沟渠水样,测定了EC、pH值、DO、COD、TN和TP6项水质指标,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该流域沟渠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沟渠水质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水体氮、磷负荷;以3个主因子得分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将沟渠污染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即重度、中度、轻度污染类型以及一个特殊的生物污染类型,其中属于重度、中度、轻度污染类型的沟渠分别位于流域总干渠的中游、上游、下游3个空间位置;属于特殊的生物污染类型的沟渠是洪湖出口处的万全泵站所在的沟渠,表现为溶氧低、耗氧高。  相似文献   
274.
试验表明,氰氟虫腙20%乳油对菜青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氰氟虫腙20%乳油80mL/667m2,药后1、3、7、10d防效分别为89.2%、96.3%、95.4%、94.5%,与对照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乳油的防效相当,明显优于高效氯氟氰菊酯2.5%水乳剂20mL/667m2、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40mL/667m2、氰戊菊酯20%乳油40mL/667m2的防效,该药剂不但防效理想、持效期较长,且毒性低、安全性好,值得在蔬菜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5.
山地灾害危险区区划的原理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治理和预防是减轻或避免山地灾害所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作为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山地灾害危险区区划则是有效进行山地灾害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介绍山地危险区区划的基本概念和优点,运用系统控制论的基本准则对危险区区划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简述危险区区划原理与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山地灾害对居民区人员和重要设施危险等级划分的理论框架,其目标之一就是明确地界定山区城乡建设规划中禁建区、限建区和安全区.此外,评述了目前危险区区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危险区区划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6.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多酚的提取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紫阳群体种绿茶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波功率5因素与茶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回归优化模型,模型拟合检验P<0.000 1,决定系数R2=0.926 0,失拟性检验P=0.223 4>0.05不显著,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回归模型与实测值能够较好拟合。5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从模型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g)液(mL)比1∶35.8,乙醇体积分数77.6%,超声时间37.6 min,超声温度72.1℃,超声波功率248.4 W。【结论】优化了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在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下,茶多酚提取率最高可达21.78%,较传统乙醇浸提方法提取时间缩短,且提取率提高了8.56%。  相似文献   
277.
为优化陕南春季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萎凋、揉捻和发酵3个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L33正交试验,所制得的9个茶样,分别进行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分析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品质得分为评价指标,优化的工艺为:萎凋程度为含水量62%,揉捻时间为120 min,发酵时间为3 h;以茶黄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的工艺为:萎凋程度为含水量62%,揉捻时间为90 min,发酵时间为3 h;在所制茶样香气组分中醇类物质最高,其次是醛类,再次是酯类。由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香叶醇、橙花醇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累加的红茶香气主体特征成分含量,其大小排序与感官审评中香气得分名次相一致。为验证优化的工艺,以第二年相同时期的鲜叶为原料,分别按2个优化工艺加工成茶样,综合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分析和香气成分分析的结果,确定陕南春季工夫红茶的最优工艺为萎凋至62%的含水量,揉捻120 min,发酵3 h。  相似文献   
278.
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株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枯、苹果轮纹均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放线菌2-7和9-12。通过对其进行包括形态、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等多相分类研究,确定其为Streptomyces albulussubsp(小白链霉菌2-7)和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白灰链霉菌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