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对全市90多个中心镇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油溪、龙池、龙潭等32个城郊中心镇。全面收集其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建设情况,研究提出了森林重庆建设中生态镇建设的主要思路、主要目标和主要发展模式等建设意见,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常绿岩垂草抗旱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年生常绿岩垂草为研究对象,设置持续干旱(7、14、21、28、35d)和定期浇水2个处理,在重庆夏季连续高温干旱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岩垂草叶片含水率与土壤含水率呈同步降低趋势;脯氨酸含量与伤害率、可溶性糖含量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对干旱胁迫表现出敏感的变化;可溶性糖、脯氨酸等可溶物累积,渗透调节能力随干旱程度的加强而增强,植株吸收土壤水分能力同步增强,但在持续干旱条件下,细胞膜受损严重,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达到极限后,相关指标又会下降;丙二醛测定结果表明,在伏旱高温环境下岩垂草细胞膜受损明显且呈现梯状变化规律,浇水并不能明显改善细胞膜受损程度;浇水处理与干旱处理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较特异的稳步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43.
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香根草进行栽植试验,并对其生物量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栽植密度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30 cm×30 cm处理最大,1 m×1 m处理最小,香根草生物量有随栽植密度减小而减小趋势;3种处理中,香根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2)不同栽植技术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移栽灵处理香根草生物量最大,对照最小。移栽灵和对照处理中,香根草地上部分上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生根粉则相反,地上部分生物量小于地下部分生物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寿竹不同径阶母竹造林在造林成本、造林成效、笋竹生长、生物量分配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不同径阶寿竹母竹在造林中存在的优缺点。[方法]以不同径阶寿竹母竹造林地为试验林,在同样的抚育管理下,造林4年后对全林生长指标进行实测调查及分析比较。[结果]在造林成本方面,发现径阶≤2 cm母竹的造林成本分别比径阶为3~5和≥6 cm母竹造林少4 500、10 500元/hm~2;小母竹造林成林时间平均比大母竹造林成林时间早,但成材时间晚;3~5 cm径阶母竹造林形成的林分,出笋数最多,退笋率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寿竹母竹造林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汝溪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长江汝溪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肥力,通过计算和分析特征根、累计贡献率、因子载荷矩阵、各土层主成分因子及其综合得分,得出汝溪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丰缺状况、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找到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和途径。分析表明:pH值和主要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下降,各植被类型在不同土层的养分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土壤养分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子的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情况,该分析结果可对该区域内森林抚育、水土流失防治、土壤可持续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