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1.
研究落羽杉与池杉幼苗对常规水分处理(C)、轻度干旱(MD)、土壤潮湿(WS)以及水淹(FL)等不同水分处理的生理响应特性。与对照组相比,2树种幼苗在轻度干旱与水淹处理条件下叶片自由水含量显著提高,而束缚水含量则显著降低。2树种幼苗在潮湿处理组的叶片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均未出现低于对照组的现象。轻度干旱、土壤潮湿与水淹处理均未导致2树种叶片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的显著变化(池杉水淹条件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变化例外)。水淹处理能显著增加2树种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同时降低其脯氨酸含量。轻度干旱与潮湿处理能显著增加落羽杉而降低池杉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尽管同属的2树种幼苗表现出较多相似的响应特征,二者对不同水分逆境胁迫条件的响应仍然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为禾本科香根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它根系发达,且向地下纵深发展,以及它所具有的其他诸多特性,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的亲睐,成为知名的水土保持和斜坡固定植物。香根草由于根系十分发达,主要被应用于农业和非农业保护,同时,香根草的修剪物或干植株作为副产品可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3.
麻竹枝叶生长对钩梢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冠层生物量积累、分配及枝叶大小对麻竹立竹受营林措施干扰(钩梢)后的响应,对不同竹龄全梢、钩梢麻竹地上构件生物量、生物量比、单叶特征、大小枝生物量分配比例及商品竹叶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麻竹立竹地上现存生物量分配格局为秆>枝>叶.叶生物量、叶/枝和叶/秆生物量比为2年生>3年生>1年生.随着竹龄的增加,枝、秆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枝/秆生物量比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2年生和3年生立竹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显著高于1年生立竹,秆生物量分配比例显著小于1年生立竹.此外,随着竹龄的增加,立竹减少了对0 ~8 mm枝生物量的分配,增加了对8~16 mm、16 mm以上枝生物量的投入,以提高空间拓展能力,截获更多光资源.钩梢强烈影响了生物量分配格局,显著减小了麻竹立竹枝、叶、秆、地上生物量.钩梢后麻竹立竹增加了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减少了秆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同时提高了单叶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增加了8~16 mm、16 mm以上枝生物量分配比例,减小0~8 mm枝生物量分配比例,以权衡枝叶的生长,提高立竹对环境的适合度.钩梢后立竹叶/枝、叶/秆、枝/秆生物量比升高,表明生物量分配更多地向叶和枝倾斜.钩梢麻竹商品竹叶数量较全梢麻竹增加29.68%,且发生部位明显降低,钩梢后冠层下部商品竹叶数量增加79.73%,中部商品竹叶数量增加25.81%,降低了采摘高度.在钩梢后的一个生长季内,钩梢影响了麻竹立竹资源利用策略,表现为枝与叶之间关系的变化,但随钩梢年限的增加其变化规律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树莓(美国黑莓)的引进和繁育试验,总结了树莓(美国黑莓)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为树莓(美国黑莓)在重庆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对重庆市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实地调查和通过资料查阅确定的60种重庆市优良乡土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及选择。分别依据不同用途的树种制定不同的选择标准,确定出若干评价指标:对用材树种选定了速生性、丰产性、耐瘠性、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能力、干材形质、材用价值等8个指标;对生物质能源树种选定了速生性、丰产性、耐瘠性、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能力、多用途性、工业价值等8个指标;对景观树种选定了观叶、观花、观果、观树形、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能力、抗污染性、吸硫能力、滞尘能力、降低噪音能力等11个指标。采用3分制并提出了每个指标的分级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各指标的分值和权重对60个目标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对20种用材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鹅掌楸、香椿、桤木、檫木、毛桂、香樟为综合效益较高的用材树种,苦楝、川楝、厚朴、山杜英等树种次之。(2)按照20种生物质能源树种的综合评价值大小,建议选择杜仲、桤木、苦楝、刺槐、光皮树、山桐子等树种作为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的主要树种。此外,灯台树、山苍子、文冠果、麻栎、栓皮栎等可以作为备选树种。(3)通过对20种景观树种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深山含笑、四照花、珙桐、栾树、枫香、厚朴等是非常优异的观赏树种,可作为绿化骨干树种,枫杨、山桐子、红豆树、伯乐树等可作为绿化基调树种。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林地土壤氮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的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 青冈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林分0~20,20~40和 40~60cm土层土壤氮库及相关酶活性特征,包括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氮、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脲 酶和蔗糖酶.结果表明:马尾松 青冈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各土层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马尾松 青冈混交林林地 各土层铵态氮含量分别为47.21,47.69和43.83mg/kg,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分别增加了13.7%,24.8%和 31.5%;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 青冈混交林林地20~40,40~60cm 土层的硝态氮含量提高了2.2%和 3.2%,0~20,20~40cm土层的微生物氮含量提高了77.4%和60.4%.马尾松 青冈混交林林地各土层蛋白酶、 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因此,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 青冈混交林显著提高 林地内土壤酶的活性,改善土壤氮循环与供应状况.  相似文献   
17.
竹产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潜力巨大的现代林业朝阳产业之一,具有鲜明的生态、经济、文化属性,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载体。重庆属于散生竹—丛生竹—混生竹的混合区,竹类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重庆竹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重庆应持续挖掘竹资源利用空间和价值空间,通过实施强化高标准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研发,实施品牌战略,深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措施,实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重庆竹产业的升级和进步,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团粒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撂荒地相比,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表层土壤的5-2 mm干筛团聚体分别增加6.03%、10.32%和10.97%,而<0.25 mm干筛团聚体明显减少;各层土壤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均随植被恢复进程而明显增加,但其分形维数明显减小;紫色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与≥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0.2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反地,分形维数与<0.2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植被恢复能有效改善紫色土土壤团粒结构,且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强,但是,对郁闭度过大的柏木中龄人工林,应适当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香根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根草(Vetiveria xixanioides)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用途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地区和多种领域,其发达的网状根系使香根草成为水土保持、恢复地力的理想植物。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2年开始对该草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本文对香根草在重庆的生长表现、适应性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香根草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坡位、不同海拔等地形因子对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引种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位对黄甜竹的造林成活率、发笋数及平均胸径均有显著影响,造林第2年发笋数和竹高生长显著增加;2)生长在下坡位的黄甜竹,竹林平均胸径和平均高最高,而生长在中坡位和上坡位的竹林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低;3)坡位对黄甜竹生物量分布的影响较大,黄甜竹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大小排序为秆 > 枝 > 叶;4)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造林成活率、当年新发笋数、第2年新发笋数呈减小的趋势,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单株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可为西南地区黄甜竹营林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