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6篇
  9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比较研究了开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不同绿色器官光合活性的变化,发现叶片光合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大于穗器官。在干旱胁迫下各器官叶绿体Hill反应活力、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及光合磷酸化水平均下降,但下降幅度以旗叶叶片明显大于穗、穗下节间和叶鞘。暗示穗等非叶器官的光合作用具有较强的耐逆性。  相似文献   
82.
针对中国华北地区冬小麦生产中所面临的水资源不足、氯素污染和秸秆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1999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和德国霍恩海姆大学(Hohenheim University of Germany)开展了中国国际合作项目“华北平原作物高产高生产力条件下环境可承受的持续农业研究”。2000-2001年度北京试验基地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水肥及秸秆还田优化水肥条件下,冬小麦总根量不仅显著高于传统灌溉-优化施肥、优化灌溉-传统施肥和传统水肥,而且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随土层深度递减速度慢。传统灌溉-优化施肥、优化水肥、秸秆还田优化水肥的氮肥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优化灌溉-传统施肥和传统水肥。各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和支持。国内外关于DCPTA和DTA-6对作物根系的促进作用均有相关报道。以拟南芥野生型(Columbia)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利用叔胺类活性物质DCPTA和DTA-6两种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在MS培养基上对拟南芥萌发和根系生长相关指标进行研究,以明确DCPTA和DTA-6对拟南芥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DCPTA和DTA-6对拟南芥生长致死浓度为1000mg/L;(2)同一浓度下,含有DTA-6培养基的萌发率和幼苗子叶发生率略高于DCPTA。其中含有1mg/L浓度的DCPTA和DTA-6培养基的拟南芥萌发率和幼苗子叶发生率为100%;(3)拟南芥幼苗的主根长、下胚轴长、侧根数在0.1mg/L,1mg/L和10mg/L浓度DCPTA和DTA-6的培养基下均高于对照。其中1mg/L浓度的值为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p〈0.05)。100mg/L,500mg/L浓度的显著低于对照(p〈0.05)。拟南芥平均根粗、根表面积、根系总体积以及叶片鲜重和根系鲜重表现相类似的规律;(4)拟南芥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0.1mg/L,1mg/L和10mg/L浓度DCPTA和DTA-6的培养基下均高于对照。其中1mg/L浓度的值为最大,显著高于对照(p〈0.05)。1mg/LDCPTA和DTA-6培养基的拟南芥叶片叶绿素a/b比值最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4.
鲜肉苁蓉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鲜肉苁蓉为材料,采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法对鲜肉苁蓉切片进行干燥,通过研究风温、风速、和切片厚度这3个工艺条件在干燥过程中对肉苁蓉饮片色泽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优选肉苁蓉饮片的最佳干燥工艺,采用图像分析法鉴别肉苁蓉干燥后的颜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半乳糖醇的含量。结果表明:鲜肉苁蓉饮片的最佳干燥工艺为风温70℃,风速12 m/s,肉苁蓉切片厚度2 mm。该工艺干燥的肉苁蓉饮片半乳糖醇含量较高,色泽呈淡黄色,有效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并对肉苁蓉饮片的精细化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5.
几种水氮模式处理下冬小麦冠层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志勇  郭永新  王璞  翟志席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6):1085-10881095
为了给冬小麦水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京冬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水氮模式处理下冬小麦冠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传统水肥相比,传统灌溉-优化施肥的冬小麦株型较紧凑,植株高度相近,基部节间缩短,上3叶变短、变厚,总面积减少11.6%,叶倾角大,各层透光率高;优化灌溉-传统施肥的冬小麦株型松散,植株高度增加,基部节间差异小,上3叶变长、变薄,总面积增加14.1%,叶倾角小,各层透光率低;优化水肥与秸秆还田优化水肥株型稍松散,高度有所增加,基部节间缩短,上3叶长度有所增加,宽度有所减少,总面积分别减少2.3%和1.7%,叶倾角略减小,各层透光率略下降.与优化水肥相比,秸秆还田优化水肥有利于改善冬小麦冠层结构和光分布,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