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6篇
  9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快生根瘤菌(S inorhizobium xinjiangensis,CCBAU110T)和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T,USDA6T)接种大豆,在无菌沙培条件下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BR和SHK-6研究调节剂对大豆植株及根瘤固氮的激素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根瘤菌接种条件下,BR和SHK-6处理大豆根干重和茎干重得到显著增加,提高了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活性.2)BR和SHK-6处理提高了根瘤固氮能力,根瘤、根和茎的含氮量得到明显提高.3)BR和SHK-6处理通过改变激素平衡来调控根瘤固氮,其中CTK/GA、CTK/IAA对根瘤固氮有正调控作用,IAA/ABA和GA/ABA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2.
密度对夏直播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覆膜栽培研究了密度对夏直播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采用开放式气路测定了花生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等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试验田肥力条件下,密度为15万穴/hm2时,叶面积系数、叶片净光合速率、饱果率和果重最高,荚果产量和经济系数较其它密度处理显著提高。研究认为,在此试验条件下,覆膜夏直播花生的适宜密度为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43.
冠菌素对早稻和水稻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稻297和水稻越富种子为材料,用冠菌素浸种处理,研究冠菌素对旱稻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芽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冠菌素对旱稻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芽生长具有双重性效应,低浓度的冠菌素(10^-8mol/L)可促进旱稻种子萌发和初生根及芽的生长,提高幼芽含水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高浓度的冠菌素(≥10^-5mol/L)则明显抑二者种子的萌发及幼芽的生长,旱稻和水稻对一定浓度冠菌素处理的反应效果有差异;冠菌素促进或抑制种子萌发可能与α-淀粉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4.
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冠菌素(COR)在干旱条件下对玉米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8d,与PEG处理相比,COR PEG处理显著提高玉米幼苗的株高、根长、根条数和根冠比;在正常情况下,COR能诱导茉莉酸甲酯(MeJA)的增加;干旱条件下COR处理的幼苗叶片和根中ABA和MeJA的同时显著升高;COR处理的玉米幼苗叶片和根中GA3含量在干旱第2天和第3天与MeJA含量同时显著增加;干旱胁迫第2天,COR处理中的IAA和ZR含量在叶片同时降低,而在根中则同时升高,至干旱第3天,其ZR含量在叶中降低,而在根中则增加.初步认为,干旱胁迫下,冠菌素可通过调节玉米幼苗体内的激素系统平衡以诱导其形态改变,并增强其抵抗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5.
DCPTA和DTA-6对大豆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叔胺类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高生物活性和低分子量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DCPTA和DTA-6是该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目前有关叔胺类活性物质的研究仅在生理效应上.未能揭示叔胺类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特别是对光合作用的调控,从而限制了叔胺类活性物质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大豆中黄13为材料,在温室和盆栽条件下,研究叶面喷施叔胺类活物质DCPTA和DTA-6对大豆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光合关键酶以及叶绿索荧光特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DCPTA和DTA-6处理提高了大豆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索含量,降低了细胞间隙CO2浓度和叶绿索a/b值;提高了PEPC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了大豆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电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qP),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提高了大豆株高和生物量;DCPTA和DTA-6处理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 mg·L-1和10 mg·L-1.  相似文献   
46.
用不同浓度的冠菌素对旱稻297和水稻越富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冠菌素对旱稻和水稻幼苗的形态指标(干物重、株高、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及侧根发生量)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10^-5mol/L)的冠菌素处理后旱稻和水稻幼苗的株高、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较低浓度(10^-8-10^-7mol/L)的冠菌素处理却促进了旱稻幼苗根系生长。提高了根系活力。促进了干物质的积累,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侧根发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步认为用低浓度的冠菌素浸种培育健壮幼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7.
以旱稻 297 和水稻越富幼苗为材料,在 20% PEG 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处理对叶片水分状况、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及内源激素(ABA、IAA 和GA3)含量的影响。干旱胁迫下,冠菌素处理可以维持旱稻 297(0.01 μmol/L)和越富(0.1 μmol/L)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促进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质膜透性,维持细胞质膜的完整性;同时,冠菌素(0.01 和0.1 μmol/L)处理明显促进旱稻 297 和越富幼苗叶片中ABA的积累,并改变了 IAA 和GA3 的浓度及比例。冠菌素处理能改善旱稻和水稻幼苗耐干旱胁迫的能力,最适浓度分别为0.01 μmol/L和0.1 μmol/L。  相似文献   
48.
SHK-6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生理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垦农5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条件下对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同化物运输、抗氧化酶系统以及渗透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SHK-6显著提高干旱条件下叶片水势、Fv/Fm、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 同时也显著提高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但对叶片水势、Fv/Fm和叶绿  相似文献   
49.
穗分化期UV-B增强辐射对大田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品种农大108为材料,在玉米穗分化期各个阶段田间进行UV-B增强辐射处理,辐射强度比环境强度增强20%,研究了UV-B增强辐射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开始第1和第2周UV-B增强辐射处理使玉米株高显著降低,分别降低8.91%和7.71%;拔节开始第1和第2周UV-B增强辐射处理显著缩短穗下节间和降低穗位,第2周处理效应最强;第3和第4周处理对株高、穗位、穗下节间长度影响均不显著。整个穗分化期UV-B增强辐射处理对玉米株型和产量性状影响程度最大,株高降低21.30%,穗下各个节间长度降低,穗位下降15.70%,但对穗位比和根层数影响不显著;同时使玉米穗粒数降低18.60%,穗秃尖长度增加89.31%,籽粒产量下降23.40%。拔节开始后第3和第4周UV-B增强辐射处理对玉米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比拔节前期处理大。  相似文献   
50.
华北平原管花肉苁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为充分利用华北平原丰富的中国柽柳资源和人工栽培濒危中药材管花肉苁蓉,应用根管接种方法,在华北平原中国柽柳上接种管花肉苁蓉成功。探索了适宜的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处理及适宜的接种融合剂溶液灌注接种管,并使管内相对水分含量达到80%,同时选择直径0.2-0.5cm的柽柳根系进行接种。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可使管花肉苁蓉接种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